意拳站桩
中国传统武术拳法
意拳站桩为中国武术家王芗斋先生所创,是意拳的基本功夫,可分为养生桩技击桩,均在相对静止的状态下进行训练,以体会(不动之动)的微动。其基本要点是精神集中、周身放松、呼吸通畅自然。
功夫介绍
根据练功的目的不同,意拳站桩可分为健身桩和技拳桩,实际上健身椿也是从事拳术锻炼的基本功,拳学修炼到了登堂入室之时则无所谓什么是健身什么是技击了。站桩功总的基本要求是:精神集中,周身放松,呼吸自然。
作用
通过站桩的训练使人体达到协调统一,肢体间处处连通成为ㄧ个整体,达到「一动无不动」的状态,练成自身感觉的高度敏感协调,并且经由「松紧转换」的训练,培养整体的弹力,做到「无点不弹簧」,而能在技击中发挥作用。
其作用若从养生的角度讲,只此「凝神定意」一站,即可使精神意志、气血筋骨都得到锻鍊;若从技击的角度讲,只此一站,则可于「无力中求有力,拙笨中求灵巧,微动中求迅速」。
要求
意拳,顾名思义是用意发挥之拳学,其重点并不在外形之操作。意拳讲究神意,只要神意足具,就不必讲求形状的似或不似。然而当神意足具时,形体的姿势又不求似而自然似了。就象中国艺术书法、绘划划山水花鸟,追求的都是神似而非形似。这点在义理上是完全相通的,即「学我者死, 似我者生」、「但求神意足, 不求形骸似」。
意拳不讲套路,不论招式,着重“神不外溢,力不出尖,意不露形,形不破体”,以站桩为主,以试力为用,动静配合,以期达到去后天之拙力,长先天之真劲的目的,所以强调“不在劳形苦体,在于方寸无误”,其“一法不立,无法不容,拳本无法,有法也空”的精神,被誉为武学中的禅学
意拳站桩不讲求深呼吸,不用意守丹田,而是通过自然呼吸、全身放松、凝神定意,调整姿势的动静、虚实、松紧,及适当的意念活动,达到思想入静,身体舒适轻灵。站桩强调“但求神意足,不求形骸似”,所以各地所传授的站桩姿势不尽相同,但“神圆意方,形屈力直”的精神却始终如一。此种桩法不用意守,不讲大小周天,练习时只需身心放松,保持似笑非笑,似尿非尿的舒畅状态,所以少有偏差弊病发生。
意拳站桩用幻想力和联想力假借出力量,不是透过死板板的姿势来求得力量;桩法是一种导引的工具,而非必然,即使是独立守神也是站桩
练习站桩时,首先将全身间架调整妥当。要内清虚,外脱换,松和自然。头直、目正、身端、顶竖、神壮、力均、气息平静、意念放大、发挺腰松,周身关节似有微屈之意。扫除万虑,默对长空。内念不外游,外缘不内侵。以神光朗照颠顶,虚灵独存,浑身毛发有长伸直竖之势,周身内外激汤回旋,自身觉如云端宝树,上下有磁力线相吸。悠然相依的神情,犹如空气浴[2]相似。此时再体会自身肌肉细胞动汤不已,周身毛孔无不有穿堂风往返的感觉[3]。
三种境界
持桩需经历三种境界,体认有得,方为功夫。王芗斋先生曾在《意拳论》上引用清末学者王国维先生的诗作喻:“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来说明持桩所需经历的三种境界。
基本概念
《论意拳之哲理根据》中说:「庄子曰:『物物者非物』[4]。意即使物质成为物质者,并非物质。意拳主张一切力量都是精神之集合,亦可谓力者非力也。换言之,使力成为力者并非力,是精神也、意念也。此即意拳之实质所在。」
什么是「意」? 简言之,「意」就是「感觉」,也是『意拳』的根本所在,没有了意就没有意拳。这种「感觉」当然有别于平常生活的感觉,而是变化的感觉。在练习站桩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感觉,练习者要做的,首先只是专心感觉它(意感)的出现。它出现了不是要控制或追寻它,因为若有了这种心态,就是意的执着,感觉便会消失,继而出现着相着形、力量出尖破体的现象,身体力量失衡,再不能达到「均整、单双重」的结果了。
感觉的出现,最先由静开始,当入静之后,便能定。定是不可动摇之意;有了定,才能不受外界骚扰。
假借
入静之法很多,有守命门、守丹田…等,意拳的入静法是利用「假借」。要求做到“放松又放松,假借又假借”。
假借的运用是集中精神,顶心有如牵着一条丝线,令头顶不致下垂或歪斜,再想像自己浸沉在水中,感觉水中浮力,令肌肉处在放松的状态,手抱着一个水球。由于水球表面湿滑,要捉紧是不容易的,太大力的话,球便会因“水”的浮力而滑走。若力量不足,又控制不了球的稳定。借着抱球将注意力集中起来,时而收紧,时而放松;最后「意紧而力松」,杂念便会渐渐消失,“球”的感觉便会出现,这才是所谓的「意感」。意感不是所追求的目的,只是一种过渡的产物,「执着己身一无是处,离开己身无物所寻」,便是要求练习者不要拘执一点点感觉。只需要感觉它,而不是要掌握它和控制它的出现。
意紧力松
所谓「意紧力松」不是刻意的将肌肉放松,重要在于精神,透过精神高度集中而产生放松的结果。更要做到「松松紧紧莫过正」,松紧得宜才能得到「得力、长力、又舒适」。一切都在微微一点点之中,一旦有了着力、着意的拘执,肢体便会出现僵硬、犯力和双重的毛病,是一点也不会舒适的。
初习时,「假借」的作用未能发挥,杂念便会不断出现,骚扰意志,此时切勿刻意驱赶杂念。「勿助勿忘」,才是守静之道。
发挥意方式
『意』的发挥一直都是意拳的重点所在,从「拳无拳,意无意,无拳无意是真义」到后来的「用劲如海溢…神如雾豹,力若犀牛。」都是意境上的表达,不是气力的发挥;气力是拙力,不是劲力。韩星垣[5]先生比喻意拳的力量是:「力学+结构」,这里所指的力是劲而非拙力;结构就是整合之后的间架,也是从意念假借而来。
如何将意发挥?意到之后的这种感觉是通过意念训练出来,而非由意识活动所建造而得,这点也是成败的关键所在。
意的掌握别无他法:首从站桩起,最后到了圆融的地步,返过来学初步,回到最基本的桩法上去研究。由此寻求意境上的提升,做到「得力、长力、又舒适」的效果才算初步成功。若用拙力而练者,最多可以做到得力、长力,却难以在练拳中感受悠然自得、飘飘荡荡的意境。拳经所说,都不是用方法手段而求得的。「学我者死,似我者生…不求形骸似,但求神意足。」意拳就是意拳,一切从意开始,也从意结束,形并非所求之物,更遑论由形而入意了。
由于这一切都在由虚又实的意念之中,才会使人「为伊憔悴」百思不得其解,「望尽天涯路」地不断地「众里寻她」,到了有朝一日,感觉已经来临,那种茫茫然又或是讶然失笑的情态,便体会「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无奈。此时此刻才叫真正开始了解。
桩法
意拳的桩法,若依王芗斋先生的《意拳拳谱与八法练习之法则》中所提的,有混元桩技击桩、鸡桩、鹰桩、槓杆桩、弹跳桩等。
姚宗勋[6]先生所整理的桩法有:
健身桩:提插式 撑抱式 俯抱式 推托式 扶按式 提抱式 休息式 半伏式 坐式踩棉 坐式勾挑 卧式
技击桩:浑元桩 平抱桩 撑托桩 勾挂桩 大式桩 独立桩 坐式
依照王玉芳[7]《意拳功法三十一式》所整理的桩法有:
撑抱式 浮托式 浑元式 矛盾式 扶按式 行走式 坐式(一)(二)(三)(四) 卧式(一)(二)(三)(四) 扶物式 双侧揉球 单侧揉球 丁八式 金鸡独立 加力降龙 降龙式 伏虎式 举手式 开合式 分争式 前后分水式 陆水行舟式 蜻蜓点水 神龟出水(一)(二)(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15 14:53
目录
概述
功夫介绍
作用
要求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