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
九章·惜诵》中有这样的句子:“惩于羹者而吹齑兮,何不变此志也?”意思是:被热汤烫过的人,心存警戒,吃冷菜时都要吹一下,怎么还不改变这个志向呢?“惩于羹者而吹齑兮”化出了“惩羹吹齑”一词。
《惜诵》是《九章》的第一篇,屈原叙述自己在政治上遭受打击的始末,和自己对待现实的态度,基本内容与《
离骚》前半篇大致相似,故有“小离骚”之称。 全篇以楚王听信谗言而疏远屈原开头,引出他对天发誓,以表忠诚,并向各路神明申诉自己忠而被谤的事实和原因。并且找占梦的厉神以占卜前路。 屈原问“终危独以离异兮?” (是否要遭受疏远?)。成语所处诗句为占梦者对屈原的劝告,先告诉他楚王是靠不住的,众口铄金,你遭受这样的对待,已经吃亏了,不如改变志向,放弃对楚王进逆耳忠言,谨慎做人(惩于羹而吹齑兮,何不变此志也?)。后面还摆事实讲道理,劝屈原回头。后文是屈原对未来道路的纠结,左右为难之下,他决定独善其身。这首诗对于了解爱国诗人屈原的心路里程十分重要。也代表了中国古代士大夫在理想受挫之际,在价值观、人生观上的矛盾心态,以及最终的正面选择。
《
晋书·汝南王亮等传序》:“汉祖勃兴,爰革斯弊。于是分王子弟,列建功臣,锡之山川,誓以带砺。然而矫枉过直,惩羹吹齑,土地封疆,逾越往古。”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汉高帝》:“故宋祖惩羹吹齑而自弱,汉高
拔本塞源以已乱,迹同而事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