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乾运(758年—780年),即新罗惠恭王,
新罗第36代君主(765年—780年在位)。新罗景德王
金宪英之子。在位时,新罗进入政变不断的多事之秋,他本人也在建中元年(780年)死于金志贞之乱,标志着
武烈王统的断绝。
永泰元年(765年)六月,景德王
金宪英薨,金乾运继位,时年八岁,由母后满月太后摄政。其摄政至少持续至大历七年(772年)。
大历二年(767年)七月,金乾运派伊餐金隐居赴唐请封。大历三年(768年)正月二十八日,
唐代宗下诏册封金乾运为开府仪同三司、新罗王,二月十日又下诏册封满月太后为新罗王太妃,并命仓部郎中
归崇敬兼御史中丞,充正使,陆珽、
顾愔以监察御史充副使,前往新罗行吊祭与册封之礼。
大历三年(768年)七月初三日,一吉餐大恭和阿餐大廉发动叛乱,包围王宫三十三天之久,最后被王军镇压,两人被诛九族。此外,新罗各地都有贵族响应这次叛乱,卷入其中的真骨贵族据称达96人,故又称九十六角干之乱。其时唐朝册封使一行也在新罗,经历这一乱局,据中国记载,此乱“三岁乃定”(“三岁”亦可能为“三旬”之误)。从此,新罗开始进入政变不断的多事之秋。
大历五年(770年),大阿餐金融造反,被处死。九年夏四月,遣使入唐贺正,并进献金、银、牛黄、鱼牙紬、朝霞紬等方物。大历十年(775年),前侍中金隐居和廉相、正门相继造反,都被处死。据分析,他们是反抗上年被任命为上大等的
金良相。金良相代表真骨贵族的利益,而金隐居等则主张强化王权。金良相成为上大等并肃清了反对派,反映出新罗王权式微、真骨贵族的势力开始占了上风。与此同时,汉化政策出现倒退,景德王时更换为唐风的称号大多恢复为新罗旧称。
金乾运在长大亲政后,“淫于声色,巡游不度,纲纪紊乱,灾异屡见,人心
反侧,社稷
杌陧”。建中元年(780年)春,伊餐金志贞叛乱,聚众包围王宫。四月,上大等金良相与伊餐
金敬信起兵诛金志贞,而金乾运及其后妃也被乱兵杀害。据说金良相就是弑杀他的元凶。金良相继位,是为宣德王。金乾志之死开启了新罗国王被臣下弑杀的先河,而他的死也标志着
武烈王统的断绝,新罗从“中代”进入“下代”的阶段。
相传景德王金宪英的生殖器长达八寸,但连续立了两个王妃,都生不出孩子。金宪英召见高僧表训,请他向天帝询问天意,表训传达天帝的意思是“求女即可,男即不宜”。金宪英请求“转女成男”,天帝又说“可则可矣,然为男,则国殆矣”,并警告表训不得泄露天机。表训还是将此言说给金宪英,金宪英表示:“国虽殆,得男而为嗣足矣。”于是满月夫人生了王子,也就是金乾运。金乾运在位时“太后临朝,政条不理,盗贼蜂起,不遑备御”,果然应验了表训所传达的话。而且金乾运本应是女子,虽转为男儿身,却“常为妇女之戏,好佩锦囊,与道流为戏”,最终导致国乱身死。而新罗在表训之后也不再出现能通天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