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历史
恩村始建于宋元丰七年(1084年)。
据明嘉靖、清康熙、同治、民国等《仁化县志》和《蒙氏族谱》等史料记载,蒙姓源自山东沂蒙,乃秦朝大将蒙恬后裔。先祖念四念五念六三兄弟,从江西于都迁徙来到韶州经商。念四公择此地四面环山,钟灵毓秀,乃罕有风水宝地,遂于宋元丰七年(1084年)在村中定居,到了蒙氏第三代蒙天民(字宪初,1174年生)首开科甲,由此开启了蒙氏家族仕宦世家荣耀史。
在近现代历史上,恩村曾名恩寨乡、城恩乡和恩寨大队,含恩村、东光、上光三个小乡,后东光、上光划出。
民国十四年(1925年)—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以及长征期间,恩村作为人民武装暴动推翻旧世界的革命根据地,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4月27日,红三军团第二师一部经过恩村,广泛宣传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方针政策和主张。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主力总计八万六千余人在城口镇休整,红一军六团四部驻扎在恩村,受到了恩村百姓的热烈欢迎。相对富足的恩村百姓,捐助粮草,救助伤员,年轻人踊跃加入红军,或为红军带路,在恩村,至今还有当年红军书写的标语遗存(原书写于村中观光坊墙面,后来,为了妥善保护,拓印下来现保存于村委会)。红军离开后,恩村群众遭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报复,有多位群众和红军伤员惨遭杀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06国道从恩村境内穿过。
1963年,修建106国道时,恩村百姓自发组织搬迁坟墓,除了红军烈士骸骨外,还有其当时的随身物品镜子和水壶。
1983年,恩村乡设立。
1986年,恩村乡改设恩村村委会。
1989年,恩村村委会设恩村管理区。
1998年,恩村管理区撤区设村为恩村村委会至今。
2008年,重修了红军战士坟墓。每年清明时节,恩村小学都会组织学生扫墓,进行红色历史宣传教育。
2022年4月20日,这3位红军烈士遗骸与全县其他零散烈士墓被集中迁入铜鼓岭烈士纪念园,以此告慰烈士英魂,弘扬红军长征精神。
地理环境
恩村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东北部,属城口镇,距城口镇政府西南7公里,距丹霞山景区30公里,景区面积1.95万平方米,核心建筑区域面积约1.75万平方米。
村落整体坐西北面东南,背靠老鸭山、西风寨、老虎冲,东北侧有来自湖南汝城白云仙山脉,西南边有来自董塘的黄岭仙殿分脉。
畔锦江(恩溪)弯弯,环村东南流过。
村落格局
选址理念
恩村前方有笔架山山脉相对,地势低缓,总体形成一个有山、有水、有田,且山势围合的自然生态环境空间,选址充分体现了古代依山傍水的风水选址思想。
空间布局
恩村座西北面向东南,一条主街道恩村直街,随地形蜿蜒贯穿,穿过楼图南门和拱北里两座门楼扼守南北。路北为恩村核心区“冲入(里)”,与直街平行为两条次街,纵向,为四条主巷,又称“恩村地脉”。冲入(里)中部有蒙氏家庙,前部为蒙氏宗祠(世科祠)及祠前广场、风水塘等。隔风水塘为百学堂(书斋、私塾、社学集中之所)。世科祠广场外围,有进士坊、观光坊、五马坊等牌坊,以弧状分布,朝向远山峰岭。正街及次巷两侧,以里巷为单元,民居、祠堂栉次鳞比。朝向随广场外围建筑,大的庭院式,小的临街式。广场左侧接观光坊、右侧进士坊(已毁)延续。外附古驿道环带,穿越墟坝街市。
在村头、村尾,数株超过四百年树龄的古榕、香樟和苦粟,高大苍劲,荫如华盖。
建筑特色
恩村村舍民居古朴,富有南岭地区特色,兼容粤(北)湘(南)建筑风格,依山傍水、错落有致。恩村古村落的建筑以清代建筑居多,少许明代建筑,石柱与基石几乎都是用红砂岩和麻石制造,且处处可见镌刻秀丽端庄的对联。
经济社会
人口
截至2018年2月,恩村全村人口1400多人,以蒙姓为主。
经济
恩村依托“红色+古村”的发展道路,因地制宜发展种养业,并积极推进农旅结合发展,走出一条强村富民高质量发展之路。一手发展红色旅游,一手发展以柑橘为主的特色产业,为村民提供“家门口的就业岗位”。现有耕地1931.5亩,其中水田1480亩,另有山林4.3万亩。恩村有进出口双车道,停车场、游客中心、卫生所、旅游厕所、特产商店、农家乐、民宿等旅游配套设施。恩村充分利用入选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的优势,积极尝试“农文旅”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如把老村委会所在的古房子改造成五马居驿站,提供农家乐和民宿服务;又如利用农产品展销中心来帮村民销售农副产品、土特产。目前,恩村通过发展种养业、推进农文旅结合发展、带动村民农副产品销售等方式。
2019年,该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13875.29元,村集体收入达到21.5万元。
截至2021年7月,恩村人均收入从七八千元提升至15000元左右。截至2024年2月,恩村村民每年人均收入已达2.1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35万元。
主要景点
古宗祠
恩村共有七个宗祠,现在只保存下来四个宗祠,分别是世科祠、功德房祠、长房祠、二房祠。
世科祠是建筑规模最大、装饰最精美、保存最好的宗祠。世科祠为三开间二进砖木梁抬架结构,硬山顶、前互檐二层楼阁式建筑,前檐两柱直通楼阁斗拱托檐,瓦檐喙牙翘角,有大鹏展翅之势。两柱上方托精美檐饰,横梁檩条雕龙刻凤,梁上托一大匾,匾上镌刻“叔侄亚魁”四个大字。
古牌坊
据清朝嘉庆《仁化县志古迹志》载:仁化功名坊表有十,恩村独占其五。其实,恩村的功名牌坊除了为蒙英昴立的“进士坊”、为蒙正立的“观光坊”、为蒙禄昌立的“五马坊”、为蒙荣立的“登选坊”、为蒙温立的“登第坊”以外,还有为蒙均远立的“都台坊”和清光绪年间“维新牌坊”。
恩村的牌坊现存“观光坊”“维新坊”“五马坊”,“观光坊”为四方门楼式青砖条石建筑,“观光坊”三字为宋代大书法家
赵孟頫所书;“维新坊”结构较为简单,修筑在
戊戌变法和
维新运动前后;为蒙英昴立的“进士坊”已毁,“进士坊”三字由
文天祥亲书,但牌匾由村民所收藏。“五马坊”为复建。
古门楼
恩村有两座门楼,一座称为“拱北里”,另一座称为“图南门”,两座门楼一北一南。“拱北里”为二层牌坊式建筑,门里门外皆刻有对联,中间开一大半圆拱洞为门,可进出中型以下车辆;“图南门”比“拱北里”略小些,为四方门楼,与一段残存古城墙相连。
古城墙
古城楼连着一道古城墙,城楼是南城门,三丈见方的城楼上设有炮台两座。城墙为砖石砌就,高6米,上建堞垛马道,城墙四面围护着古恩村。
古驿道、码头
在旧南城门城墙脚与锦江河岸边至东城门至今还留存一条一百多米的古驿道,东城门外条石阶梯连接古驿道和码头。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据明嘉靖《
仁化县志》卷二山川篇记载:越王勾践灭吴王,其子孙避难此诶(现恩村石围古榕树下)失路,逢老妇导之而去(向西南走,到吴竹岭下定居,此岭下有一溪亦名吴溪),事后,吴王子孙以金帛报其恩,命名恩溪(锦江河),其村命名“恩村”并沿用至今。
历史人物
恩村经历宋、元、明、清几个朝代,九百年来飞出去26位进士,考上武举,岁贡、拔贡,监生、庠生、太学生等三百多人,可谓冠盖连云,人才济济,曾称“江南第一世家”。
蒙天民,为宋宁宗敕封文林郎,御笔钦点仁化县知县。上任后,首先构建营房公宅,官衙县府。修筑城墙堡垒,水运码头。设立仁化第一个县学馆,不出三年,县城初具规模。公而忘私,殚精竭虑,为仁化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获朝廷恩赐,在恩村筑建蒙氏家庙,极尽荣光。
蒙英昴,南宋宝佑年间进士,与文天祥同榜,历官国子监教授、临安督学、襄阳招讨使,总领江南五省军政。文天祥为宰相时,力荐他为参知政事。后因遭奸臣贾似道陷害,蒙英昴被逼辞官回乡。这时元军已攻陷南宋都城临安,国破朝倾之际,蒙英昴为护乡保家,便主持修筑古城堡,保全了恩村数百年免遭兵匪之灾。
蒙禄昌,明朝天顺年间中了进士,由奉直大夫升授奉政大夫,历官衡州、桂阳州知州,政绩卓著。明英宗旌其贤廉能,赐建“五马坊”,赏联二幅,都是名家撰写。
传统民俗
恩村旧时婚俗,一是讲究“同姓不通婚,邪恶不联姻”。无论相隔多少代,是否已出“五服”,只要是本姓,就视同姐妹同胞,不准通婚;对于横行乡里,邪恶出名之辈,从是富甲一方的大户,也为家族所不容。二是联姻讲究门当户对,注重功名文化。一般是官家对宦家,平民配农户,但清贫人家子弟如果在求学业途道路上有成绩考上秀才或被薦为贡庠,那也是人家闺秀抛绣球的对象,因为一旦他中了举人或考上进士,那时便很难拴得住他的心了。对于男方来说,还是“宁娶人家奴,不娶小家女”的讲究门当户对。
恩村的娶亲习俗,先由媒人按男女两家的财势量礼裁衣,确定拧合对象,再问双方父母介绍对方家庭情况及两位当事人的年龄、人品、互换“生庚八字”(出生年月日时)。再由算命先生将“八字”详拣,若无相伤相克的话,经双方父母同意,即可挑拣日期下聘礼订婚。订婚同时,男方还得征求女方意见,特别是女子本人的意见,才能确定“迎娶过门”的日期(应避开女方的月经期),男方在安全期后选个黄道吉日,再向女方送“喜期”。到喜期前一日,男方还要向女方送去举办“出阁婚宴”之全部酒菜,鸡鸭鱼肉,一应开销,都由男方送去,不能菲薄。不然的话,第二天男方迎娶,会因为悭吝小气而被女方制出些难题,或迟迟不叫新娘上轿起程,或扣压妆盒不给配合抬运。迟迟而己,还发大难,女方家长一个批评男方的机会,矜此也给男方一个咨询:你们可不能薄待本家闺女。但这样的事很少出现,男方会尽量满足女方要求,为“讨老婆”而委曲求全。讨老婆一个“讨字”,就有乞讨和低声下气之意。大多要经过“求庚、下聘、娶亲”三个序程。
如果“出堂婚宴”没出什么矛盾,就可以吹吹打打,花轿上路了。恩村迎亲的花轿与其他地方花轿有点不同,一般花轿是四个抬的,取与古时七品县令的官轿同一等级的用意,而恩村的花轿身格式一样,只是轻巧些,只用两个人抬。不知是考虑山村路窄的躺倒还是另有什么典故。
浩浩荡荡的接亲队伍之前,有两面大铜锣鸣道,轿后是八音鼓乐,吹吹打打,热闹非常。调皮啰人在肩上扛条小楠竹,竹兜处在胸前挂一面大锣,整根楠竹只削去竹枝,竹竿直到竹梢尖叶部保留着,取后世子孙绵长之意,敲锣人左手稳住锣绳,右手敲打,在一路上两面铜锣咣,哐声中,竹梢竹尾颤颤悠悠,煞有意思。
花轿的门用铜锁锁住,两扇轿门上方及两边花窗吊着红绸窗帘,新娘可以看得见外面,而外面的人却睹不见芳容。轿门的两边设置有贴对的空楹。左边的出联由男方撰写贴上,右边留下空楹,照例应由女方续出对联,以此显示男女双方的儒风家声和文化风采。不论官绅农户的迎娶,届时都要恭请村里有学问的宿儒,为花轿撰写对联,一般的如:“琴瑟春常润”;人天月共圆,鸾凤双棲桃花岸;鸾燕对无艳阳天之类,也有族人以新郎、新娘姓名的对联,有传在民国初期,在县城高等小学堂(时为县内最高学府)读书的恩村人蒙浩章,娶了一家朱姓的女孩子,花轿上的上联是新郎官亲手撰写:“恩村非小地,高小己学成,小小花车迎淑女”。其下联则由女家对出。下联曰:“沛国是平家,奕平是娇养,平平恣态配才郎。”至今犹传为美谈。恩村婚俗之特点,“花轿轻巧,只用两人抬”是其一:“轿门半边联,考考女方能”是其二:“彩旗鸣锣,梢长子孙长”,是其三。至于拜天地高堂,闹新房之类,同当时习俗就没有什么两样了。
现代社会,在婚俗上,以传统习俗为基础,简化了很多。包括说媒、服饰、迎娶方式、行礼等,吸收了较多现代西式婚礼做法。但习俗仪轨中必要的环节,仍保留至今。
恩村对于崇丧事祭礼,最为崇尚。在族规中,都将其列为首章。而寻找和选择风水穴,则更是首要任务,甚至人还在世时,遇上好的风水位,先定位墓穴的情况常有。同时,夫妻不同穴的现象也较普遍,成为恩村蒙氏与常人不同之处。这也更加说明了恩村蒙氏对风水的重视尤为显著。对于仕宦家族,蒙氏更将自身的荣华富贵看作是祖宗积德的恩泽。平民百姓也将自己的企盼和希望倾注于先人的保佑和愉同。他们相信长辈死后升天成神,定能为后辈不遗余力地去发挥作用。从理智与感情上来说,先辈父母的养育之恩后辈们艰辛坎坷的人生之旅中,往往难以周全报答,现在既已离世,也就是只留给后人一个唯一的补偿机会了。以此,铺张炫耀者有之,勉为其难者也有之。俗话说:“八音锣鼓响,家当族老营”,丧事的锣鼓一开场,孝子家的钱财什物就是族老乡者们手中的之票了,如何开销,孝子已难于过问。一般来说公正的族老都能量财力张罗,阔家阔用,小家小用。如果子孙劣绩犯众,忤逆双亲,影响很坏。这时族人政治坏类的最佳时机,或叫他多破钱财,或叫他长跪不起。对不肖儿孙也是一个很直观,有权威力的教育。
丧事祭奠礼仪是非常繁琐和磨人的。
谁家死了老人,就由族长族老们协商成立“理丧会”,发出榜文告示,张贴于这家门墙之上,并开具执事人员。一般由主祭、司仪,监宰,代献,通赞,引赞,盟洗,执爵,司尊,读况文,陈设,焚帛撤撰各一人以及八名醮主(司乐)祖成。
祭奠仪式一般在当事人主厅堂举行(也有在宗祠另设祭堂的)。上首神龛前停放死者棺柩,灵柩前置放一张八仙桌,名为“香案”,上摆逝者灵主牌,两旁列醮主法器,桌子前方摆放香楮(纸钱),酒樽(壶),酒礼(杯),香炉,三牲(鸡、鱼、肉),果品,香茗,东帛(丝巾)。香案前铺一地毡为孝子们跪拜之用。厅堂右靠墙设一洗脸架,架上置一铜盆、盆内备有一方干净丝巾。起祭时,在主祭于司仪的高声唱词指挥下,醺主擂鼓三通,气势威严肃穆,顿时祭堂之内鸦雀无声。这时孝子孝孙持杖哭出灵堂,纷纷到香案前地毡处跪拜下去,司仪止住大乐(八音锣鼓),小乐(琴笛)兴起,在主祭的唱词下,孝长子到香案就位肃立,跪、拜、叩首四次之后,在司仪的唱词“盟洗──”声中,谢身至东阶石墙边洗脸架前,象征性地捧起丝中洗手净身,再回到香案前跪下。这时,执事者们在司仪的唱词下,三上香(分三次焚香插于香炉),酌酒(斟酒)、酌酒(端起酒杯)、反爵(将酒杯中的酒洒出一点于地下)。孝子俯伏于地,小乐也停。这时由礼生读祭文,读祭文毕,司仪唱词“升”!孝子方可伸直腰,唱“平身!”孝孝子再站起身来。这时八音大乐起,孝子由引赞带领由东楷绕过灵昡到西楷(山右至左),再复位于香案前,如是者三,第三次时,执事者除把熙三酌酒,三进爵,一献牲而外,还要献香茗,献果品,献东帛(丝巾),献楮财,焚楮财(烧纸钱)。最后,再由东至西阶回复番案前,跪、叩首四次,再平身。这时主祭,司仪大声唱道:“辞神一楫、礼毕、撤馔!孝子谢众宾,退身入纬!鸣炮奏乐”──于是炮竹连天,大小乐齐奏,钟鼓齐鸣,一堂祭奠仪式就告结束。在孝子之后,按五服亲疏,先内后外的顺序,亲房……外戚都来灵柩前祭奠。仪式相同,祭文各异,大概大家族二、三日,小家族一日一晚,才能完成祭奠礼仪。
另外,还有祭奠之时,除入棺法事外又延请道家,佛僧前来做道场,做超度者,时日长短以家财为定,与祭奠仪式同时进行,另设神主牌灵堂做法事。儒释道三家各有千秋、唱、打、念、做各显风采。但不论做超度法事还是请道家或是佛家,儒家的祭奠是必不可少的,直至现在演变成为一种开追悼会的形式。
祭奠和法事做完后,就可以起驾出殡了。恩村出殡仪式有些还设路祭、与堂祭仪式相差不多。出殡队伍也鸣锣开道,八抬八拖,前由孝子本家案引,后面亲朋戚友随行,八音伴送。灵柩须由图南门抬出,以示显耀,一路吹打热闹送上墓。安葬后三天还有上坟仪式,也须子孙亲自到坟地三悭、酒礼、果蔬、焚香烧纸、跪拜读文祷告,是对老人的告别仪式。以后,就是每年清明祭扫到宗祠内神主前祭祀了。
现代社会,在丧俗上,总体依然沿袭传统习俗,只不过,现在推行遗体火化。与原有习俗稍有不同。火化完毕,骨灰带回家中后,则按照原习俗继续。但丧事不可拍照,是恩村蒙氏的规矩,故无照片可读。
自20世纪六十年代(文革时代),恩村成立了以水陆对歌歌手为基础的老年歌舞队,队员年龄一般均在50岁以上。一代一代到现在已有近30年了。遇上重大节庆日,老年歌舞队均出来助兴。所表演的歌舞,均由他们自编自演。有对歌对唱,有双人歌舞、多人群舞等。另有器乐班子均为老年人。
节庆活动
恩村的节庆项目,除了婚丧嫁娶、祠堂或新居入伙、宗族大的集体活动外,每年传统的重大节庆,包括如下方面:
春节。俗称过年,为一年中最热闹最隆重的节日。
在外地的恩村人,都尽可能回家团聚。过年前家家户户都忙于办年料,诸如购买新衣鞋袜,腌制腊肉、腊鸭、香肠,酿酒,准备肥鸡、鲜鱼,做好糍粑、年饼,买好花生、瓜子、糖果、水果、对联、年画、香烛炮竹等等。腊月十五后至春节前各家都打扫好“屋尘”,搞好室内、外卫生。腊月二十四日为“小年夜”,先办酒肴一餐,并送“灶君”上天“奏好事”。除夕这天,大家忙于办酒肴、贴年画、对联,布置一新,到处呈现一派欢乐的气氛。夜幕未降,各家先后鸣炮敬祖先、接灶君,举行家宴吃“团圆饭”。晚上守岁,给小孩发“压岁钱”,鸣放鞭炮、烟花,大家尽情欢乐至深夜。零时,各家各户都鸣放鞭炮开“大门”,迎财神、求吉利,鞭炮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大年初一,一大早大家都出行、串门,相互道贺新禧,晚辈向长辈拜年。是日,恩村有醒狮队,向单位、商家、居民拜新年。锣鼓声、鞭炮声、欢乐声连成一片,处处呈现着节日盛景。春节期间农村还喜欢舞春牛、彩龙、火龙。各家探亲访友,来往拜年,互贺新禧,互封利是(红包)给小孩。
但在旧社会时贫苦人家最怕过年。因过年需购年货,花钱多,难以应付,尤其是地方老财,逼债厉害,更不好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后,人民生活活不断改善,家家有钱。过去那种困境,已一去不复返了,大家都能愉快地欢度春节。
正月十五日,是传统的元宵节。村中出门在外的,近者尽可能都回来。晚上,各家各户办美酒佳肴,欢度佳节。有时,还在该晚闹花灯,放烟花。这晚要烧旧的门联纸,俗话讲“火烧门神纸,大人做生意,小人读诗书(也有讲:小孩捡猪屎)”。有些地方还舞春牛、火龙、彩龙等,过去人们认为舞火龙、醒狮能驱邪魔、除灾害,保平安、夺丰收。现在恩村舞火龙的习俗依然存在(拟申请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元宵过后,走亲戚的人少了,大家逐渐转入正常工作和生活。元宵节的各项活动,除了各家各户资助活动外,一般由村委会组织。在旧社会,则由村中长老组织。
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日。这天,恩村民间兴裹粽子,办佳节肴,合家欢聚共进晚餐。每家门上插艾叶,用雄黄酒浇屋脚门窗,以避邪除害、驱除蛇虫。用冷水给儿童洗头脸或带儿童到河里洗澡。据传,端午节所采的药药性特别好,故这天,街上买卖草药者甚多。节庆活动以各家各户为单位,自主举办。
农历六月初六日,简称“六月六”,又称“杨泗辰诞”,即每年的六月初六定为他的纪念日。传说,杨泗是古代当地的一勇士,和他的父亲一起为救助百姓,跳入恩溪与巨蟒搏斗,最后杀死巨蟒,而他和他的父亲因被巨蟒咬伤,不幸葬身恩溪而成仙。在城口镇原七星桥脚下,建有杨泗庙,每年的六月初六,当地百姓均会请道士欢庆十天,打醮五天,到湖南请祁剧戏班,在城口萝卜坝搭戏台演出古装戏。各家各户都有人参加敬神活动。舞龙、狮、彩灯、装故事、抬出杨泗大王到街上游行,以示消灾除害,保护丰收,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六月六”敬神活动,属迷信活动,建国后已废除。但每逢此节仍有加菜、供香、拜神之习。恩村作为较富裕的村,地方性的活动,总少不了恩村的士绅大力捐助,成为这一活动的主要组织者。解放后,杨泗庙被洪水冲垮,节庆活动内容大大减少,但“六月六”这一节庆日,在恩村依然保留,后成为恩村成功人士和热心人事做善事,救助贫困的一个重要节日。
中元节,又称“七月半”、“丰收节”、“鬼节”,在农历七月十四日,广东地区有大过比小年之说。但该节在恩村却定在七月十五。“七月十四鬼节,我哋恩村人十五过,不与鬼一起过节”。在外工作的恩村人,均尽可能回村过节。节前,各家自制购买冥钱,于节日晚上焚烧祭祖,晚上各家还办酒肉举行家宴。解放前,此节在恩村特别热闹,打中元醮、做斋、装故事、演戏、请道士,敲锣打鼓、号角齐鸣,舞龙舞狮,抬菩萨到乡村游行,历时三天四夜。现在社会,道士做谯、抬菩萨等习俗,渐渐消失,但其他内容,总体得以保留至今。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恩村人民与全国各地一样,节日气氛特别浓厚。家家户户都买中秋月饼,不但自家人吃,更主要的是作节日礼品馈赠亲戚、朋友。当晚,除办美酒佳肴举行家宴外,一家老小团聚在月光下,吃月饼柚子赏月。过去有的妇女还搞请“月姐”活动,向“月姐”问卜吉凶。现在这一陋习基本不存。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盛行爬山登高,寓意“避祸消灾”。在恩村,是日,有的学校师生举行登高活动。农家则晚上加菜,奉神欢度节日。1989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决定重阳节为“老人节”,各地都组织开展慰问老人活动,发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美德。
农历十月初十日,称“十月朝”。此节,过去在农村盛行。其时,农村秋收完毕,各家宰鸡杀鸭,欢庆丰收。
冬至节日,在整个岭南均为重大节日,在恩村也是比较盛行的节日。有“冬至大过年”之说。在外地的恩村人,均不约而同回到村中。共度佳节。过去习惯,在此日蒸制“冬至酒”、腊制“冬至肉”,因那时所制的酒、肉,色黄味香,久贮不坏。所以冬至节日,家家户户杀猪宰鸭,欢庆节日。这一传统一直保留至今。
文物古迹
恩村现存景点有庙坛祠堂6处,其中祠堂4处(蒙氏家庙、世科祠、德志祠、昆寿公祠),庙宇2处(关帝庙、潼江祠),年代最早可追溯到宋代,后历经各时期重修或重建,较普遍的为清代重建或重修。现存包括牌坊2座(五马坊、观光坊)、门楼2座(拱北里、图南门)、街巷4条、水井1个、码头遗迹1处、古驿道1条、拱桥3座,古城堡1座。另有红军标语、红军墓、红军桥、战壕等16处红色革命遗址。
2020年9月3日,恩村古祠堂群被韶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韶关市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非遗项目
舞香火龙,是恩村独特的传统民俗,相传最早由恩村第十二世祖蒙荣所创。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有史可佐证的,至少也有三百多年历史。据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修《仁化县志·上卷·风俗纪》记有:“元宵,剪纸为灯,前十日,每夜击鼓鸣锣,扮演故事或舞火龙”。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包括恩村舞香火龙在内的民间多种民俗活动得以复苏。每年春节期间恩村都会举行舞香火龙活动,主要分六个步骤进行:1、公议筹备;2、草龙完形;3、汲取圣水;4、醒龙起龙;5、龙舞贺岁;6、潜龙归海。
2023年11月14日,恩村香火龙入选韶关市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福主庙谯会,据说兴于远古,自清光绪三年之后,由庙祝负责,在每年的农历八月至十二月间,则吉日举办谯会,恩村百姓称之为“打谯”。旧社会打谯,一连七天七夜。大戏连连,现在,活动大都集中在一天。 谯会的前一天晚上,由庙祝请来道人在庙里颂经做法。 第二天一早,村里的男女善信,脖子系着红丝带,纷纷带着贺礼到来福主庙。 议程分别为:接龙——舞龙——入庙拜祭——盘龙——百姓共贺。
家训家风
在长期的官宦外迁、异地繁衍中,恩村的留守人丁仍然坚守着先人“耕读兴家”的祖训,延续着气贯数百年的文化传统和伦理氛围,尽力守护着恩村文化古迹和历史荣耀。恩村蒙氏有一规矩,任何人均不得在祭祀墓地拍摄。始祖墓地位于大山中,蒙氏自古有先人墓葬乃风水之所,外人不可觅。
荣誉称号
旅游信息
随着G4E高速公路的东西穿越,在恩村北2公里处设有互通出口,对外交通更为便利。自驾路线:韶关—赣韶高速—丹霞站出口(周田/仁化/G106出口)—沿G106行驶至仁化县—往东北方向驶约38公里—到达城口镇恩村(导航可搜索恩村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