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斯特·罗姆
德国纳粹运动早期高层人士、冲锋队的组织者
恩斯特·罗姆(Ernst Julius Röhm,1887年11月28日——1934年7月1日),德国纳粹运动早期高层人士,冲锋队的组织者。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887年出生。1914年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获得上尉军衔。在一战中,罗姆面部受重伤而留下疤痕。战后加入反共的自由军团。1919年参加德国工人党(1920年更名为纳粹党),协助组建冲锋队
1923年的啤酒馆政变失败后,罗姆于次年被法院判处入狱15个月,但在判刑后随即获释,条件是保持行为良好。
冲锋队
罗姆曾出国到玻利维亚担任军事顾问,后来接受希特勒的邀请返回德国,于1931年初出任冲锋队参谋长。1933年,冲锋队数量达到450万是国防军的20倍,并都配备有先进的武器。
罗姆及冲锋队以“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先锋自居。希特勒当上德国总理后,罗姆及冲锋队期望德国会推行激进改革,同时为他们带来更大权力和回报。
罗姆当时是纳粹党内社会主义派系的最重要人物之一。他们大致上抗拒资本主义,提倡把主要工业企业国有化,扩大工人的控制权,没收旧贵族的田产然后再分配,及社会平等。罗姆提出针对“反动派”的“二次革命”,正如纳粹党以前对付共产党人及其他政敌那样。
那些协助希特勒取得政权的商界人物对罗姆的主张感到不安,希特勒迅即向商界保证不会有二次革命。许多冲锋队员出身于工人阶级,支持推行社会主义路线,对新政府缺乏社会主义色彩感到失望。罗姆曾经公开批评希特勒没有贯彻国家社会主义革命。
1934年2月,罗姆要求冲锋队与国防军合并。陆军大加反对,认为冲锋队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合并会引致军队失去荣誉及纪律。1934年2月28日,罗姆大骂希特勒,因为他不支持罗姆的计划。
1934年6月,国防部长勃洛姆堡兴登堡总统的名义向希特勒发出“最后通牒”:如果德国的政治局势持续紧张,总统会考虑颁布戒严令。希特勒稍后亲自从兴登堡那里证实了该“通牒”。希特勒明白戒严令一出,自己将会失去权力,于是下定决心整肃冲锋队。
6月19日,罗姆宣布了冲锋队的休假。20日,希特勒决心消灭罗姆。30日,希特勒的党卫军开始了“长刀之夜”清洗了冲锋队。
长刀之夜
此时,在阿尔布莱希特王子街上盖世太保头目莱因哈德·海德里希的办公室里,其他的党卫军成员任务。海德里希将死亡小分队的负责人一个个叫进去。他吩咐党卫军突击大队长库尔特·吉尔迪希说:“你负责克劳森纳尔一案,他事成后你会马上进入国家交通部。”吉尔迪希不认识克劳森纳尔,但他毫不犹豫。他打电话报告已完成任务,又接到命令要将这件事伪装成自杀。当天他还将冲锋队负责人恩斯特从不来梅叫来柏林,然后是冲锋队大队长海纳斯的副官和医疗卫队的负责人韦赖因。吉尔迪希将被捕的人送进了柏林-李希特菲尔德的“亲卫队”兵营,马上将他们枪杀了。虽然号外已经报道了他的死亡,恩斯特还以为这是他的同志们在和他开一个蹩脚的玩笑。直到枪响时他都不相信,死时嘴里还在尖声喊着“打得真准,同志们”。
与此同时,好像想说服自己似的,一天前还唾沫飞溅、大骂这场“世界史上最大的背信弃义”的希特勒,出席了为党内名流和内阁成员组织的一场游园会。应邀参加的有妻子和孩子们。当李希特菲尔德的枪声还在响着,住在附近的军官家庭茫然地离开他们的住宅区时,希特勒出现在他的客人们中间,显得情绪快乐,他聊天,喝茶,抚摸孩子们。希特勒的传记作者约阿希姆·费思特写道:“这一场面具有鲜明的心理学意义:轻易地暴露出了莎士比亚笔下的一个不敌邪恶的反面主人公的嘴脸。”可能是出于那种貌似真实的安全感,他在当天下午也下达了杀害那个人的命令,这个星期天希姆莱戈林一直在催促他下这道命令,他最后无法回避,因为罗姆不是个二流的对手,而是个非干掉不可的民众领袖。
得到这个任务的不是“领袖的副手”鲁道夫·赫斯(他一天前还在激动地喊:“元首,将枪杀罗姆的任务交给我吧!”)而是两名身穿黑色制服的可靠的杀手。18点左右,达豪集中营总指挥台奥多尔·艾克和党卫军小队长米歇尔·李勃特走进斯塔德尔海姆监狱里的罗姆囚室。他们让监狱管理员勒希拉尔将最新版的《民族观察家报》(Voelkischen Beobachter)放在这位犯人的桌上,报纸上以大篇幅报道了发生的事件。报纸里包着:一把手枪,枪里只有一颗子弹。然后这些党卫军成员离开了囚室。
罗姆没有理睬这一明目张胆的自尽要求。罗姆当时想说话,但是党卫队军官禁止他开口。于是罗姆就站得笔直——他上身给脱光了——露出满脸轻蔑的神色。枪声没响。那些党卫军成员——这回是小心地,因为他们预料他们的受害人会做出绝望的行为——重新让打开囚室门。艾克和李勃特缓缓地举起他们的枪瞄准摆好姿势的罗姆。“别慌。”艾克低声对他的颤抖的副手说。两颗子弹结束了恩斯特·罗姆的生命。他就这样死去了,死况之暴烈不下于他生前的作为,对于他曾经出了很大力气帮助达到任何其他德国人所从未达到过的那么高地位的那个朋友,只有轻蔑的份儿。
大屠杀的浪潮继续涌过全国。将现政权的真真假假的敌人干掉,这机会再好不过了。斐迪南·冯·布雷多夫少将在柏林的家中被捕了。一支盖世太保小分队在李希滕贝格附近将他枪杀。71岁的古斯塔夫·里特尔·冯·卡尔1923年曾经反对希特勒政变,这成了他的灾难。在达豪他受尽酷刑,后在艾克的命令下被枪杀在司令部的拘留区。他的尸体被尖锄砸碎了,后在达豪沼泽地里被发现。机智的反对派格雷戈尔·施特拉瑟尔曾鄙称希姆莱是“崇拜者”,他死在柏林盖世太保的一间地下室里。在西里西亚,党卫军负责人乌多·冯·沃尔希对他下令的屠杀行为失去了控制。他的杀手将冲锋队负责人恩格斯追杀到一座森林里,用一梭子子弹杀死了他。冯·沃尔希的一位随从谋杀了一位前党卫军参谋长,他本人随后也被枪杀了。党卫军区队长埃利希·冯·德姆·巴赫·泽莱乌斯基派两名党卫军成员去杀他的竞争对手、党卫军骑兵队长安东弗赖赫尔·冯·霍贝格·布痕瓦尔德,让人从背后将这位庄园主杀害在他的客厅里。当受害人17岁的儿子冲进来时,一位凶手心安理得地说:“我们刚刚枪杀了你父亲。”
7月2日,希特勒的一道命令结束了“第三帝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屠杀。柏林和慕尼黑的绝大多数资料都被销毁了;直到战后在审判泽普·迪德里希、米歇尔·利勃特、库尔特·吉尔迪希和乌多·冯·沃尔希时才重新追述了这些事件,统计了死者。今天有案可查的被害者为85名,但这只不过是真实的受害人数的一个依据罢了。
评价
罗姆是希特勒的战友,他比希特勒还要更早加入的纳粹党,在纳粹党成为德国第一大党前,他为纳粹党以及希特勒,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由于自身的过于狂妄,和诸多元老人物都关系紧张,导致了自己的灭亡。在临死前,他曾说:“我要希特勒亲自开枪打死我。”
语录
“如果冲锋队的敌人希望在假期期满后不会再召集冲锋队员归队或者先召集其中的一部分归队,那么我们就让他们暂时去这么希望吧。在必要的时候,会以必要的方式答复他们的。冲锋队现在和将来都是德国的命运。”——恩斯特·罗姆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3 05:11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