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明州
福建省辖县
思明州(思明洲),思明县是昔日曾设置于福建省的县,存在于明郑时期民国初期,其辖区主要是在厦门本岛一带(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湖里区)与金门地区(中国台湾地区金门县与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厦门市翔安区所管的大小嶝)
建制沿革
1655年,郑成功将明朝中左守御千户所改为“思明州”,表示“思念明朝之意”,并置有知州,下分吏户礼兵刑工,之后郑经又于1663年将州改制为县,是为“思明县”之名首次出现(但约在此时期,位在台湾的天兴县与万年县却改制为天兴州与万年州)。金厦两岛在改制不久后便为清军攻下,思明县遂裁撤,复归同安县管辖。
民国
辛亥革命之后,厦门成立了福建军政府厦门分府,于1912年4月18日厦门军政府参事会派代表向福建都督府请愿获准,厦门金门一同从同安县独立再次设置“思明县”,但该年9月18日思明县便升格为“思明府”,直到1913年3月30日又废府改回“思明县”。
1914年福建巡按使许世英咨陈内政部,派左树燮为金门筹办设治委员,于同年7月奉准后将金门地区(大、小金门与大、小嶝等岛)从思明县独立出来设置金门县(归厦门道管辖,乃二等县治)是以思明县仅辖厦门本岛。金门县于隔年(1915年)4月9日奉批令成立县治,设县知事,改县丞署为县公署。
思明县后来在1935年4月裁撤,改制为厦门市
行政区划
公元1912年4月15日,析同安县嘉禾里厦门岛)和翔风里的金门、大小嶝及附属各岛置思明县。1912年9月12日,改思明县为思明府,翌年3月20日,复原为思明县。1914年8月,思明县析金门、大小嶝筹设金门县。翌年元旦,正式成立金门县政府。此后,思明县辖境仅为厦门本岛及周围岛屿。1933年6月,撤销思明县,划入思明市。1934年复置,属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区管辖。1935年春,经国民政府行政院核准,厦门设市,撤销思明县。
名字变迁
据《厦门地名录》称,“厦门处于九龙江口外侧,与内侧的海门相对而言,是在下的出海口或下面岛屿之意,人们通称‘下门’,‘厦门’似系‘下门’的谐音改变而来”的。“下门”是“厦门”的最早通称。清代,“下门”渐渐改为“厦门”, “厦”与“下”,在闽南话的文读或白读,话音的声、韵、调都是一致。广东珠江口有“虎门”,“澳门”,福建闽江口有“长门”、“五虎门”、漳州九龙江入海处有“海门”、“濠门”,此外还有“金门”、“下门”等。
以福建漳厦:“海门”在九龙江进入厦门港海域这间;“濠门”在海门的东北(《明史》)。按照方位,该是今的屿仔尾一带。那地方有个村落叫“石后”,即今的厦门到屿仔尾客轮的终点站。“后”字闽南话叫“户”或“护”,《辞海》给“濠”字解释为“护城河”。这样“护”字的话音就还有“濠”字的痕迹以及 “户”字的谐间。而“海门:往下到鼓浪屿和厦门岛,是海潮进出的通道,像护域河河水进出的门,也就是“濠门”。“濠门”以下的一个门叫“下门”。
参考资料
思明州.思明州.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9 17:46
目录
概述
建制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