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僧人。鉴真大和尚(六八八至七六三)高足弟子,曾随鉴真六次东渡。善制漆器。现藏日本奈良唐招从寺鉴真髹漆夹纻造像,传为思托、忍基(日本高僧)等设计、塑造。像高80.1厘米。是鉴真生前所作,彩色,刻纹简练,造型生动,为唐夹纻造象的佳作。日本视为“国宝”。造像迄今仍供奉在招提寺内“御影堂”(又称“开山堂”)。
天宝二年(743年),第一次随
鉴真大师东渡日本。天宝三年(744年)第四次东渡日本时,于浙江黄岩禅林寺被扣,渡海队伍强行解散,思托遂留居临海的龙兴寺,入天台之门。自此长住临海龙兴寺(台州开元寺),成为临海龙兴寺(台州开元寺)高僧。临海龙兴寺(台州开元寺)亦因思托以后的东渡成功,而名闻日本。天宝七年(748年),应鉴真之召赴扬州,第五次东渡日本。未果,复回临海龙兴寺(台州开元寺)。天宝十三年(754年),思托随鉴真终于东渡成功。鉴真前后六次东渡日本,思托是唯一“始终六度,经逾十二年”追随的中国僧人,“四度造舟,五回入海”,虽历尽艰辛,备尝漂泊之苦,而总无退心,最后更和
鉴真一样埋骨在异邦日本。
到达日本之后,始终追随鉴真其后,和日僧普照具体主持执行唐招提寺的初创工作,除了授戒、讲律之外,积极参与造寺、写经和雕塑佛像等佛事活动。又应道璇之请,在大安寺唐院为其弟子忍基、常魏等讲法励《四分律疏》和《饰宗义记》(即《镇国记》)等。还多次为僧众讲述天台教义,播撒“天台”种子。期间,为反击代表顽固保守势力的日本旧教团对鉴真的诽谤攻击,思托以自己的亲身见闻和经历,撰写了《大唐传戒师僧名记大和上鉴真传》,驳斥旧教派的澜言。并在鉴真圆寂以后,约请当时“文人之首”的淡海三船利用他所写的《鉴真传》,改写成《和上东行传荃》,即今之所见的《
唐大和上东征传》。日本延历七年(788年),思托又撰写《延历僧录》五卷、目录一卷,这是日本历史上最早的僧传。
此外,鉴真圆寂后思托所制作的鉴真
干漆夹苎坐像,是日本美术史上最早的雕塑,史称“唐招提派”。可以说,思托的日本传道,揭开了临海与
日本佛教文化交流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