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扬州
唐代诗人徐凝诗作
《忆扬州》是唐代诗人徐凝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绝句是怀人念远之作。诗的前两句借用典故以抒情怀,回忆当年在扬州与所爱的人离别时,她那难分难舍的情态。后两句通过怨嗟明月,表达对扬州女子的思念之情。此诗明里写地,暗里写人,但地随人传。思景念人,交相辉映,诗家之语,可见一斑。
作品原文
忆扬州①
萧娘②脸薄③难胜④泪,桃叶⑤眉头⑥易觉⑦愁。
天下三分⑧明月夜,二分无赖⑨是扬州。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①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
②萧娘:南朝以来诗中常称男子所恋的女子为萧娘,女子所恋的男子常被称为萧郎。
③脸薄:容易害羞,这里形容女子娇美。
④胜:能承受。
⑤桃叶:原指晋王献之爱妾名。南朝陈僧智匠《古今乐录》载:晋代王献之有妾名桃叶,笃爱之,故作《桃叶歌》。后常用作咏歌妓的典故。这里代指所少女的代称或指思念的佳人。
⑥眉头:一作“眉尖”。
⑦觉:察觉。
⑧天下三分:《论语》有“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勤。”
⑨无赖:无奈,无可如何,常用以指称烦扰多事者。诗中作者是说,满腹愁怀却偏又遇见月光朗照,觉得甚是不堪。后世转而用来表达可爱、亲昵之意。
白话译文
萧娘脸嫩难承受眼泪,桃叶女眉头易显忧愁。
天下若是三分明月夜,有二分无奈要在扬州。
创作背景
徐凝曾到扬州,并在那里产生过一段感情。这段感情在他此后回忆起来,还是那么的美丽。于是,就有了这首《忆扬州》。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说是“忆扬州”,实际上是一首怀人的作品。所以诗人并不着力描写这座“绿杨城郭”的宜人风物,而是以离恨千端的绵绵情怀,追忆当日的别情。不写自己的殷切怀念,而写远人的别时音容,以往日远人的情重,衬出今日自己情怀之不堪,是深一层写法。
前两句“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头易觉愁”,所谓“相见时难别亦难”,极写当日的别离景象,“萧娘”“桃叶”均代指所思;“愁眉”“泪眼”似是重复,而以一“难”一“易”出之,便不觉其烦,反而有反复留连、无限萦怀之感。当日的愁眉,当日的泪眼,以及当日的惨痛心情,都作成今日无穷的思念。于此思念殷切之际,惟觉一片惆怅,无可诉说之人,于是,抬头而见月,但此月偏偏又是当时扬州照人离别之月,更加助愁添恨。虽然时光冲淡了当日的凄苦,却割不断缠绵的思念。这种挣不断、解不开的心绪,本与明月无关,奈它曾照离人泪眼,似是有情,而今宵偏照愁人又似无动于衷,却又可憎。诗人于深夜抬头望月时,本欲解脱此一段愁思,却想不到月光又来缠人,故曰“明月无赖”。
古人律体绝句的结尾处,有时用一种叫做“一笔荡开”的方法,往往会产生一种“寄意无穷”的效果。这首诗所不同的,是它不在第四句用,而在第三句时即已“荡开”。曰愁眉,曰泪眼,虽作者余情未尽,而他事已不必增添,于是忽然揽入一轮明月,以写无可奈何的情态,可谓诗思险谲。这两句看似将全诗截为两段,实则欲断不断,题中用“忆”字,将全诗连贯起来,依然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别是一般滋味”。
“无赖”二字,本有褒贬两义,这里因明月恼人,有抱怨意。但后世因惊赏这对扬州明月的新奇描绘,就离开了作者原意,把它截下来只作为描写扬州夜月的传神警句来欣赏,这时的“无赖”二字又成为爱极的昵称了。这也是形象有时会大于作者构思的一例。
本来月光普照,遍及人寰,并不偏宠扬州。而扬州的魅力,也非仅在月色。诗为传神,有时似乎违反常理,却能深入事理骨髓。“三分”这样的数目字,都是不可以常理论的,而它的艺术效果是惊人的。以徐凝此诗而论,后世读者读此诗后,对扬州的向往如醉如痴,致使“二分明月”成为扬州的代称。至如“月色无赖”,后世如王安石“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中的“春色恼人”即与之同一机杼。
《忆扬州》是一首怀人诗,但标题却不明题怀人,而偏曰怀地。这是因为诗人把扬州明月写到了入神的地步,并用“无赖”之“明月”,把扬州装点出无限的风姿,与《忆扬州》的标题吻合无间,因而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向往扬州的美好。这也许是诗人有意的安排。无论如何,这种大胆的艺术构思所产生的效果,是不能不使人为之惊叹的。
名家点评
清代黄叔灿唐诗笺注》:极言扬州之淫侈,令人留恋,语自奇辟。
清代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月明无赖,自是佳句,与扬州尤切。
清代余成教石园诗话》:洪容斋以为诸如《辞韩侍郎》《相思林》《忆扬州》亦皆有情致。
作者简介
徐凝,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浙江睦州分水人,与诤友张祜年岁相当,与白居易元稹同时而稍晚。代表作有《忆扬州》《奉酬元相公上元》等。《全唐诗》编其诗为一卷。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26 12:31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