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创作的一篇散文。原题《忆冼星海先生》。作于1946年1月5日。载于1946年1月28日《新文学》月刊第2期,署名茅盾。收入1946年11月大地书屋版《时间的记录》,1961年1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版《茅盾文集》第10卷、1980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版《茅盾散文速写集》,收入《茅盾文集》第10卷时改题《忆冼星海》。文章记述了作者在新疆时,和冼星海第一次也是仅有的一次会面。深情而传神地勾画出这位人民音乐家的风采,抒发了对其崇敬、怀念、伤悼之情。
作品原文
和冼星海见面的时候,已经是在听过他的作品(抗战以后的作品)的演奏,并且是读过了他那万余言的自传以后。(这篇文章发表在延安出版的一个文艺刊物上,是他到了延安以后写的。)
那一次我所听到的《黄河大合唱》,据说还是小规模的,然而参加合唱人数已有三百左右;朋友告诉我,曾经有过五百人以上的。那次演奏的指挥是一位青年音乐家(恕我记不得他的姓名),是星海先生担任鲁艺音乐系的短短时期内训练出来的得意弟子;朋友又告诉我,要是冼星海自任指挥,这次的演奏当更精彩些。但我得老实说,尽管“这是小规模”,而且由他的高足,代任指挥,可是那一次的演奏还是十分美满;———不,我应当承认,这开了我的眼界,这使我感动,老觉得有什么东西在心里抓,痒痒的又舒服又难受。对于音乐,我是十足的门外汉,我不能有条有理告诉你:《黄河大合唱》的好处在哪里。可是它那伟大的气魄自然而然使人鄙吝全消,发生崇高的情感,光是这一点也就叫你听过一次就像灵魂洗过澡似的。
从那时起,我便在想象:冼星海是怎样一个人呢?我曾经想象他该是木刻家马达(凑巧他也是广东人)那样一位魁梧奇伟,沉默寡言的人物。可是朋友们又告诉我:不是,冼星海是中等身材,喜欢说笑,话匣子一开就会滔滔不绝的。
我见过马达刻的一幅木刻:一人伏案,执笔沉思,大的斗篷显得他头部特小,两眼眯紧如一线。这人就是冼星海,这幅木刻就名为《冼星海作曲图》。木刻很小,当然,面部不可能如其真人,而且木刻家的用意大概也不在“写真”,而在表达冼星海作曲时的神韵。我对于这一幅木刻也颇爱好,虽然它还不能满足我的“好奇”。而这,直到我读了冼星海的自传,这才得了部分的满足。
从星海的生活经验,我了解了他的作品之所以能有这样大的气魄。做过饭店堂倌,咖啡馆杂役,做过轮船上的锅炉间的火夫,浴堂的打杂,也做过乞丐,———不,什么都做过的一个人,有两种可能:一是被生活所压倒,虽有抱负只成为一场梦,又一是战胜了生活,那他的抱负不但能实现,而且必将放出万丈光芒。“星海就是后一种人!”———我当时这样想,仿佛我和他已是很熟悉的了。
大约三个月以后,在西安,冼星海突然来访我。
那时我正在候车南下,而他呢,在西安已住了几个月,即将经过新疆而赴苏联。当他走进我的房间,自己通了姓名的时候,我吃了一惊,“呀,这就是冼星海么!”我心里这样说,觉得很熟识,而也感得生疏。和友人初次见面,我总是拙于言词,不知道说些什么好,而在那时,我又忙于将这坐在我对面的人和马达的木刻中的人作比较,也和我读了他的自传以后在想像中描绘出来的人作比较,我差不多连应有的寒暄也忘记了。然而星海却滔滔不绝说起来了。他说他刚出来,就知道我进去了,而在我还没到西安的时候就知道我要来了;他说起了他到苏联去的计划,问起了新疆的情形,接着就讲他的《民族交响乐》的创作。我对于音乐的常识太差,静聆他的议论(这是一边讲述他的《民族交响乐》的创作计划,一边又批评自己和人家的作品,表示他将来致力的方向),实在不能赞一词。岂但不能赞一词而已,他的话我记也记不全呢。可是,他那种气魄,却又一次使我兴奋鼓舞,和上回听到《黄河大合唱》一样。拿破仑说他的字典上没有“难”这一字,我以为冼星海的字典上也没有这一个字。他说,他以后的十年中将以全力完成他这创作计划;我深信他一定能达到。
我深信他一定能达到。因为他不但有坚强的意志和伟大的魄力,并且因为他又是那样好学深思,勇于经验生活的各种方面,勤于收集各地民歌民谣的材料。他说他已收到了他夫人托人带给他的一包陕北民歌的材料,可是他觉得还很不够,还有一部分材料(他自己收集的)却不知弄到何处去了。他说他将在新疆逗留一年半载,尽量收集各民族的歌谣,然后再去苏联。
现在我还记得的,是他这未来的《民族交响乐》的一部分的计划。他将从海陆空三方面来描写我们祖国山河的美丽,雄伟与博大。他将以“狮子舞”、“划龙船”、“放风筝”这三种民间的娱乐作为他这伟大创作的此一部分的“象征”或“韵调”(我记不清他当时用了怎样的字眼,我恐怕这两个字眼都被我用错了。当时他大概这样描写给我听:首先,是赞美祖国河山的壮丽、雄伟,然后,狮子舞来了,开始是和平欢乐的人民的娱乐,———这里要用民间“狮子舞”的音乐,随后是狮子吼,祖国的人民奋起反抗侵略者了)。他也将从“狮子舞”、“划龙船”、“放风筝”这三种民族形式的民间娱乐,来描写祖国人民的生活、理想和要求。“你预备在旅居苏联的时候写你这作品么?”我这么问他。“不!”他回答,“我去苏联是学习,吸收他们的好东西。要写,还得回中国来。”
那天我们的长谈,是我和他的第一次见面,谁又料得到这就是最后一次啊!“要写,还得回中国来!”这句话,今天还在我耳边响,谁又料得到他不能回来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在写这小文的时候还觉得我是在做噩梦。
我看到报上的消息时,我半晌说不出话。
这样一个人,怎么就死了!
昨晚我忽然这样想:当在国境被阻,而不得不步行万里,且经受了生活的极端的困厄,而回莫斯科去的时候,他大概还觉得这一段“傥来”的不平凡的生活经验又将使他的创作增加了绮丽的色彩和声调;要是他不死,他一定津津乐道这一番的遭遇,觉得何幸而有此罢?
现在我还是这样想:要是我再遇到他,一开头他就会讲述这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而且要说,“我经过中亚细亚,步行过万里,我看见了不少不少,我得了许多题材,我作成了曲子了!”时间永远不能磨灭我们在西安的一席长谈给我的印象。
一个生龙活虎般的具有伟大气魄,抱有崇高理想的冼星海,永远坐在我对面,直到我眼不能见,耳不能听,只要我神智还没昏迷,他永远活着。
作者介绍
茅盾(1896(
丙申年).7.4 - 1981.3.27),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嘉兴桐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
1896年
7月4日生于浙江
桐乡县乌镇。这是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达之区,它毗邻着现代化的
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里成就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
笔触。到了“
文化大革命”时期,亦即时局稍稍平稳时,他便秘密写作《
霜叶红似二月花》的“续稿”和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茅盾于1981年3月27日辞世。
茅盾的启蒙教育开始较早。小学前便读过
家塾、
私塾。8岁入乌镇立志小学读书,后转入植材高级小学,成为该校第一班学生。在这里,他不仅读到了国文、修身和算术教科书,并且对绘画发生了兴趣。那时,在一般守旧人的
眼光里,小说之类被称为
诲淫诲盗的“闲书”,是不准孩子们看的,但茅盾竟得到明达的父母的允许。《
西游记》《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聊斋志异》和《
儒林外史》等,都是他平时爱读的书。
文章主角
冼星海(1905.6.13-1945.10.30),曾用名
黄训、孔宇,祖籍广东番禺,出生于
澳门,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有“人民
音乐家”之称。1926年入
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1928年进上海国立音专学习音乐。1929年去
巴黎勤工俭学,师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
保罗·杜卡斯。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
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赴
延安,后担任
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1945年10月因劳累和
营养不良,他的肺病日益严重。无情的病魔让冼星海病逝于
莫斯科文章理解
文章分段
第一部分(1-5节):想像中的冼星海;
第二部分(6-9节): 长谈时的冼星海;
第三部分(10-16节):记忆中的冼星海。
冼星海的特点
①中等身材,喜欢说笑
②战胜了生活的坎坷,成就了伟大的抱负
③气魄伟大,好学深思,热爱祖国
文章分析
作者撷取了几个生活镜头,刻画了冼星海坚强的意志和伟大的气魄,也表达了作者对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崇敬和怀念之情。在漫漫人生旅途中,冼星海积极的生活态度与人格魅力如一盏明灯,为作者,也为我们照亮了前程。
例题
1、作者在写与冼星海见面之前,先写了他想象中的冼星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作者在见到冼星海后,为什么“觉得很熟识,而也感到生疏”?
运用铺垫手法,使读者对冼星海有个全面深刻的了解,使冼星海的形象更加鲜明。(2)说熟识,是已从侧面对冼星海有了较全面较深刻的了解;说生疏,是过去还从未跟冼星海见过面。
2、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把只见过一面的冼星海描写得生动而感人的。
作者先写听《黄河大合唱》和看《冼星海作曲图》,从侧面表现出冼星海的气魄和神韵;然后再正面写与冼星海的见面,通过对他滔滔不绝谈吐的描述以及“要写,还得会中国来”的语言描写,表现了他热情开朗的性格和炽热的爱国情怀。文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使冼星海这一形象生动而感人。
3、对冼星海之死,作者表现出了无限的伤悲之痛,作者是怎样表述这种情感的?
作者以写两人的唯一一次见面,并听到他的创作计划,然而他却不能回来了,来表现自己的伤悲。接着,作者又通过“我在写这小文的时候还觉得我是在做噩梦”,“我看到报上的消息时,我半晌说不出话”,“这样一个人,怎么就死了”这些带有极强感情色彩的语句,抒发了对冼星海之死的悲伤。
4、 作者在结尾处说:“只要我神智还没昏迷,他永远活着。”你认为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
这是对“一个生龙活虎般的具有伟大气魄”,“抱有崇高理想的冼星海”的高度肯定,说明冼星海将永远活在作者的心中,同样也活在诸多读者的心中。一个具有非凡的音乐才能、具有伟大气魄、抱有崇高理想的冼星海将永垂不朽。
艺术特色
(1)围绕主题选择材料。
听《黄河大合唱》、看冼星海木雕像、西安见面以及听到他不幸逝世的假象,看似不连贯的材料,实际上都紧扣文章中心,表现主题服务。
(2)通过多种描写手法来展现人物性格。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互合,完整表现了一位人民音乐家潇洒和从容的形象。
主旨
文章通过对冼星海的回忆,赞扬了冼星海高尚的情操、真挚的爱国情感和音乐才华,表达了作者对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崇敬和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