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王
佛教语
心王,佛教语。指法相宗所立五位法中的心法。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与心所有法相对。见《百法明门论》。亦泛指心。心为三界万法之主。
定义
1 万法都是从心中生出来的,就是万法之王,故称心王。人由心生。
2 出处: 《涅槃经·寿命品》:“头为殿堂,心王居中。”
基本信息
1 心王,佛家用词。八识心王,唯识宗将心解析为八,立下八识心王的名称。此八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唯识宗不说心而说识,佛法上谓之方便。事实上,识即是心,亦即是意,心、意、识三者,同体而异名。小乘佛教建立六识,没有第七、八识,但在文字中已有七、八二识的含义,如《顺正理论》卷十一谓:“心、意、识体虽是一,而训词等义类有异,谓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别故名识。”集起故名心者,即相当于第八识;思量故名意者,即相当于第七识;而了别故名识者,即相当于前六识。唯识宗将一心析为八识者,无非是破遣我人“实我”的执著。原来我人通常执著于实我实法,把宇宙万有视为实体,因此我人说到“心”时,把心视为整体的东西存在。唯识家为对治此等观念,乃以分析的方法,解析此心为八,以此心不是一个整体的东西,来破遣“实我”的执著。
2 佛教语。指法相宗所立五位法中的心法。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与心所有法相对。见《百法明门论》。亦泛指心。心为三界万法之主,故称。
出处
1、唐王维《大唐大安国寺故大德净觉禅师碑铭》:“光宅真空,心王之四履;建功无旱,法将之万胜。”
2、唐刘禹锡闲坐忆乐天以诗问酒熟未》:“减书存眼力,省事养心王。”
3、唐 元稹《春色》:四邻非旧识,无以话中肠。南有居士俨,默坐调心王
4、《景德传灯录·志公和尚》:“心王自在翛然,法性本无十缠。”
参考资料
心王.百度汉语.
最新修订时间:2022-10-26 17:52
目录
概述
定义
基本信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