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团结报
中共德宏州委机关报
1954年,中共云南省委决定在德宏边疆创办一张用汉文与民族文出版的报纸,加强民族团结的宣传。《德宏团结报》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创刊的。当时,德宏边工委还没有成立,保山、德宏两个行政区域党内同属于保山地委领导,报纸暂由保山地委领导,社址暂定在保山。1956年成立德宏自治州,报社随即迁至芒市,社址在现州民族出版社社址。《德宏团结报》是用当地民族文字(傣文、景颇文、僳僳文)与汉文同在对开四版出报。这在中国仅此一家。2008年10月9日,德宏团结报社连同其他5家州级新闻出版单位合并成立德宏传媒集团。2023年4月20日,德宏传媒集团进一步整合成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融媒体中心。
简介
《德宏团结报》是中共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委员会机关报,创刊于1955年元旦。原名为《团结报》,以汉、傣、傈僳、景颇4种文字出版,出版初期四种文字中的汉文、景颇文、傈僳文可以用铜模进行铅印。而德宏傣文都是手工抄写,没有铜模。因此,只能用石印印刷,整个排印过程中工序十分复杂。在1998年时改为《德宏团结报》,并且增出佤文版。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党委机关报《德宏团结报》景颇语载瓦文版诞生于1985年1月,从此景颇族载瓦人民有了第一张属于自己语言的报纸。1996年报纸由半月刊改为周刊,1999年由铅印改为激光照排,2000年由内部发行改为邮政发行。
发展历程
办报的历史背景
《德宏团结报》是在党的民族工作胜利发展的形势下创办的。1952年夏天,省民族工作队到德宏,开展了系列的民族工作。随着工作的进展,民族团结、生产发展、对敌斗争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1953年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成立。 到1954年,德宏工作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随着各族群众觉悟的提高,民族内部原有的阶级矛盾逐步突出,傣族地区的群众开展了自发的抗缴官租运动,农民提出了土地要求,土地改革势在必行。这一新的形势,要求党委加强统一领导,以保证民族工作的健康发展。《德宏团结报》就在那一年创刊。
组建报社
1954年,省委决定在德宏创办报纸后,保山地委领导立即行动,抽调余丹(原地委书记的秘书)任报社总负责人;王孝溶(原德宏自治区办公室副主任)负责组建报社工作;马心(原龙陵县人民政府秘书)负责报社印刷厂的筹建工作。地委组织部在各县抽调了一批当时在收音站办小报的年轻同志担任编辑、记者工作。当时调任编辑、记者的有:黄正德、金尚常、杨继朝、王启鸿等人任汉文编辑、记者。方正新(傣)、郗保常(傣)、刀保乾(傣)、排正清(景颇)、孔早兰(景颇)、尚德祥(景颇)、雷老三(景颇)、密有文(僳僳)、余文朝(僳僳)、双锋(僳僳)、余国政(僳僳)担任民族文编译工作。省委、省政府极为重视,指示省文化厅立即订出人、财、物计划,调拨了一批旧机器及印刷、排字、铸字、制版的技术工人,他们是普凤岗(石印)、胡福松(刻字)、詹家基(铸字)、郭家敏(铸字打版)、彭代禧(排字)、梁墉(圆盘机)、高国雄(装订)、张尚武、覃振邦(照相制版)、刘铮(机电)、黄文元(排字)、王继祥、曹筱三(石印)。他们带着机器和家人从昆明奔赴边疆,和报社干部工人一起安装机器,书写石印版、排字打版,在他们的传、帮带动下,共同创办《团结报》。报社第一批民族工人有乔四团(傣)、孟安喊(傣)、麻都(景颇)、郭勒都(景颇)、勒勇(景颇)、余三(僳僳)、早立业(僳僳)、方亮保(傣)。
创刊
1954年12月下旬,编辑部办公室和印刷车间夜夜灯火通明,工人安装机器试机、编辑组稿、排版,余丹、王孝溶组织创刊号版面,撰写发刊词,发刊词以《为边疆各兄弟民族尽快进入先进民族行列而奋斗》为题经地委审核通过。
1955年1月1日在中共保山地委直接领导下,在报社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团结报》创刊号出版了。象征着各民族大团结、象征着民族的进步和发展的第一张自己的报纸终于诞生了,填补了德宏边疆从未办过报纸的空白。
创刊初期,各文版特别是民族文版的采编人员都是半路出家,业务素质较低,民文版每编译一期报纸都需要汉族同志选好稿子,讲解大意,编译以后又口译为汉语,再让汉族同志用汉文原稿校对,方可排印。汉文记者既无交通工具,又无采访的先进设备,加之语言不通,工作十分困难,无不体现办报的艰辛。但在汉族记者和民族记者之间,大家相互取长补短,团结共事,同心协力,克服了种种困难,使初创的这张报纸越办越好,既体现了党报的作用,又符合人民的心声。
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出版〈团结报〉的方案》是用当地民族文字(傣文、景颇文、僳僳文)与汉文同在对开四版出报。这在中国仅此一家。四种文字中的汉文、景颇文、僳僳文可以买到铜模,进行铅印。而德宏傣文自古以来都是手工抄写,走遍全国也买不到铜模。因此,只能用石印印刷,因为石印不需要铜模。在整个排印过程中,其工序之复杂是可想而知的。
1956年,德宏第一任州长刀京版亲自为报纸书写了标准的傣文字母,派员到上海制作了铜模,使古老的德宏傣文第一次制作为铅字。从此,《团结报》才告别了石印,改为铅印,四种文版以不同的期刊分别出报。
曲折发展
《团结报》刚刚创办两年,就遇上了“反右扩大化”,一批编辑、记者被打成“右派”而离开报社,使报社元气大伤,编译人员奇缺。汉文版除驻县记者外,在岗编辑只有四人;傣文版只有三人;景颇文版三人;僳僳文版二人。随之而来的是1958年的“大跃进”。工业农业在大跃进,各行各业大跃进,报纸也不例外,同样要大跃进。不久又改为周3刊,不久又出日报。汉文版四个编辑出日报,工作的强度可想而知。第四版是时事版,编辑兼收讯,晚上收录新华社的新闻,白天编辑发稿。一、二、三版有稿无稿每人每天都须编出一张报纸。我们的编译人员,就是这样废寝忘食,倾心笃职,历尽千辛,用心血浇灌着这张与德宏各族人民心连着心的报纸。
1960年,边疆(德宏)内地(保山)分版,原来《团结报》覆盖保山、德宏共10县1镇;分版后,分两地出报(即:边疆版、内地版)。其领导力量、采编人员、印刷设备,都一分为二。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63年。
1964年4月,州工委书记段华民亲自召集《团结报》社的领导及各文版的编辑人员到州工委开会,宣布三条决定:一、《团结报》负责人方致和调州工委农村工作部任副部长;潞西县委办公室主任张国栋调《团结报》任副总编辑;二、为了提高报纸质量,《团结报》汉文版由日报改为周三刊;三、为了集中力量办好报纸,僳僳文版发行量仅70份暂时停刊。段华民同志说,《团结报》只有编辑没有记者而出日报,真是今古奇观,所以要改三刊,给大家留点学习的时间。僳僳文版发行量仅70份,打字机打印都可以了,这也是今古奇观。
“文革”开始、被迫停刊
1966年7月初,州工委工作组进驻报社,宣布:“文化大革命”开始,为了集中力量搞运动,报纸暂时停刊。按惯例,停刊只不过是几期,谁也不曾料到一张一贯坚持党的办报方针,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各民族群众心声的地方党报,竟遭到“史无前例”的劫难,一停刊就是六年。
报纸停刊后,全体干部职工被卷入运动中。首先是查报纸。创刊以来保存多年的珍贵资料合订本,全部拿出来,用“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觉悟、“新”的眼光逐张逐版地细查细找,从中找出“毒草”,找“牛鬼蛇神”、找所谓的反动言论。“文革”期间崇尚“新”,“破四旧、立四新”,一切旧的都是坏的,一切新的都是好的。报纸,白纸落黑字,谁也抹不掉。只要用“新”思想、“新”观点一分析,任何文章,任何人的言论都可以分析成为毒草和反动言论。
大批判一开始,烈火熊熊,众编辑人人自危。报社全体干部职工夜以继日,年复一年,辛勤耕耘创办的报纸,一夜之间成了“黑报纸”,多年来废寝忘食、辛勤劳动的成果,统统成为“修正主义”的“罪过”。时事版的编辑,只发新华社稿件,自己不采不写,总不会有什么罪过了吧!不然,罪过更大,说他“不全发新华社的稿件是砍掉了毛泽东思想”。编辑遭殃,为报社写稿的通讯员也不能幸免,有的被打成“牛鬼蛇神”。
1968年底,作为“四人帮”篡党夺权的“伟大成果”,由“四人帮” 在当地的爪牙一手拼凑起来的所谓“红色”政权“革命委员会”,在“划线站队”的腥风血雨中陆续成立,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被无端撤消。作为州委党报的《团结报》哪还有存在的余地呢?
1969年3月初,上级命令:《团结报》除留少数印刷工人和机器设备在芒市创办潞西县印刷厂外,其余全部人员和设备搬迁到保山,创办《新保山报》,迎接党的九大召开。经过近一个月的忙碌,3月底搬迁基本就绪。4月1日,党的九大召开,《新保山报》由此创刊。
《新保山报》办了一年多就停刊了。当时,为了找点事情给编辑们干,地革委政工组主办的内部刊物《政工通讯》(八开四版小报),交报社承办。地革委政工组宣传组的人从各大报上选些文章,东拼西凑编成小册子交报社编排印刷。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71年底。
报纸复刊
1971年,恢复了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停刊六年之久的《团结报》于次年复刊。《新保山报》又一分为二:大部分人员、设备留在保山,少数编辑、记者、工人带着少量设备搬回芒市。
1978年,报社规模有所扩大。原来的社址(现德宏民族出版社)已难以容身。为了报纸的长远发展,州委、州政府决定把原州民干校所在地划给报社,作为报社的社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报社在认真办好报纸,提高报纸质量,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注重搞好经营管理,改善办报条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装修了编辑部大楼,新建了厂房,更新了设备,扩展了业务,创办了彩印车间,成为德宏首家开办彩印业务的单位。1984年与云南省新华印刷厂联营,成立了德新联营彩印公司,进一步扩大了彩印业务。1985年增办景颇族载瓦文报纸。1987年《团结报》更名为《德宏团结报》。1990年安装了新华社地面卫星接收机;引进电子激光照排设备,解决了部分排字问题(主要解决排书问题,报纸尚未采用激光照排)。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德宏边贸的迅速发展,于1990年在瑞丽市建立了印刷分厂并在姐告设立经营点。1990年11月成立了广告科,充实人员,专门负责广告业务,报纸广告收入逐年有所增加。1991年底,经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德宏州批准,创办了德宏州广告公司,成为当时全州唯一的专业性广告经营单位,为企业牵线搭桥,为振兴德宏经济作出了贡献,也为报社增加了一定的收入。1990年底,在报社区域临街面的一块闲置土地上兴建了芒市第一家较为集中的镀锌铁皮简易经营场所“文兴商场”,投资80万元扩建装修了编辑部大楼。第三层为编辑部;一、二层全部改建为商场对外出租,为国营、集体、个体经营者提供了经营场所,方便了群众,活跃了市场。1991年底,随着全国范围内经济热的掀起,当时社领导班子从解决报社经费严重不足这一良好愿望出发,预计投资1400万元将原“文兴商场”改建成星级宾馆即 “德新宾馆”;印刷厂在瑞丽合资筹建“孔雀山庄”。宾馆、山庄两项工程正在建设中突然遇到国家对金融宏观调控,银根紧缩,银行再也无法向宾馆提供贷款,致使报社在建宾馆仅完成800余万元便被迫下马。
1995年以来,报社行政、编辑部、印刷厂各项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理顺。报社党委班子通过对各种矛盾的分析,抓住了主要矛盾,首先处理好几个关系:主业和副业,副业必须服从主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必须服从社会效益 ;汉文版和民文版,各文版必须同一内容导向;报社和印刷厂的关系,报社必须对印刷厂实行强有力的领导。社党委认真分析了报社工作的形势,明确了报社的主业应该是报纸,其他一切都必须为报纸工作服务的思想。在认清继续投资宾馆已无实际意义,包袱反而会越背越重的情况下,果断地割断了在建宾馆与报社的经济联系。由于报社资金极度困难,无力投入印刷设备的更新,报纸一直沿用铅印设备,印刷质量低劣,导致《德宏团结报》在1994年全省报刊质量年度检审中被评为不合格报纸,按有关规定,连续两年检审不合格的报纸,要取消刊号。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报社一方面停止了在建宾馆的投入,在全社广泛开展增收节支活动,另一方面积极与北大方正集团公司成都分公司联系,采取先使用、后付款的方式,于9月底赊购了价值120万元的激光照排设备,解决了汉文版的印刷质量问题,10月1日汉文版正式采用激光照排,使当年的报纸顺利通过全省年度检审。
《德宏团结报》创刊以来,由于多种因素,发行量一直较低,且五种文版,报纸成本昂贵,虽然每年财政都给予一定数额的报纸亏损补贴,但仍是入不敷出。特别是1995年新闻纸价格暴涨以来,报社在报纸印刷上每年都需要暗贴40万元左右。根据这一问题,党委从端正办报思想入手,引导干部职工从新闻宣传这一特殊行业的实际出发,正确理解和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摆正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位置。明确在全党全国以经济工作为中心的历史时期,报纸作为党和人民群众的喉舌,只能围绕这一中心,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努力做好舆论导向工作,通过报纸宣传,统一全州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而不能本末倒置,忘记自己的职责。在此基础上,党委一手抓报纸质量,一手抓发行,在州委、州政府的直接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使《德宏团结报》五种文版的发行量逐年回升。1998年 ,汉文版首次突破万份大关,达到14000份。随着发行量的增加,宣传面的扩大,报纸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和肯定,其它地位和威信也得到了相应提高。影响力扩大,地位和威信提高的社会效益,反作用于经济效益,不但报纸广告量、栏目赞助量随着发行量的增加而增加,报纸成本费用也随着发行量的增加而降低。1996年以来,汉编室、广告科实行经费收入承包。1999年完善了通讯、收讯设施建设,上了因特网,改善了办报条件,添置了激光照排设备和民族文字软件,1月1日起,汉文版增出星期刊,由原来的周三刊增至周四刊;傣、景颇、僳僳、载瓦5种文版报纸全部采用激光照排印刷,使《德宏团结报》从此告别铅与火,全部步入光与电的历程。投资10万余元,添置了信封印刷机械设备,为印刷厂的发展增添了后劲。投资46万元,修建了职工食堂,维修了社区道路,接通了自来水,区分了办公、生产、生活区域,绿化了环境,使报社工作和生活环境明显改观。2000年,为充分利用现代电子传媒,加大对外宣传力度,1月1日《德宏团结报》网络版正式推出,每周一期,开辟有本期要闻、图片新闻、特别报道、经济广角、综合新闻、社会经纬、民族风情、德宏掠影、德宏简介等栏目。同时,载瓦文版由内部发行改为邮政公开发行。2001年,报社首次对报纸广告实行风险抵押承包。2002年1月1日,经中共德宏州委和云南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德宏团结报》汉文版由周四刊改为周五刊,四开四版改为四开八版,平版单色印刷改为轮转双色印刷。首次推出了社会、文化、体育、生活、文摘五个周刊,报纸的信息量成倍增长,满足了各族读者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了开展文化扶贫,傣、景颇、僳僳、载瓦四种民族文版对原订户和民族聚居地区实行免费赠阅。2003年,为了加速报纸采编工作的现代化进程,报社克服经济困难,优先保证报纸工作,投资20多万元,购置了23台电脑和北大方正文韬新闻采编系统,为报社各科室配置了电脑。1月22日,电脑采编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汉文版实现采编一体化办公。8月5日起,汉文版采用日报运作机制,新闻时效大大提高,德宏人在当地的报纸上看到了本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头一天发生的重要新闻。12月,欣逢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建州50周年大庆,《德宏团结报》(汉文版)首次推出“特刊”,共出“州庆特刊”七期,其中两期为彩报。2004年,四种民族文版恢复邮政发行;由职工全额集资建房20套,基本解决了采编人员的住房问题;11月,报纸试行改版,一至八版打通编排,地方新闻大大增加,报纸宣传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
与此同时,还抓了印刷厂的体制改革。《德宏团结报》印刷厂随报纸的创刊而创立,起初单纯为报纸印刷服务,由地方财政根据需要酌 情拨款。1982年,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国营企业利润留成规定》,印刷厂在年度结束实现增收目标后,允许提留部分利润,并以奖金形式分给职工,初步改变了政府、报社和印刷厂的产权关系。印刷厂也就由单一的印刷报纸业务,转入微观经济活动的场所,扩大了生产经营的范围。1983年,印刷厂实行承包经营,并根据国务院提出的利润留成办法,实行基数利润留成加增长利润留成的办法,不仅扩大了印刷厂的经营权和财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1987年,为了使印刷厂适应市场的需要,使之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印刷厂全面实行企业管理制度,在经济上与报社分离,进一步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强化了企业的利益主体地位,为企业走上市场参与竞争做了某些制度上的创新工作。1990年,印刷厂实行全行业投入产出包干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承包合同为企业设定了明确的目标责任,只要企业完成承包合同,就可获得预期的收益,并可以自主安排生产经营活动,另一方面,承包制规定超收自留,欠收自补,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这就促使企业加强内部改革,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但是,承包经营责任制实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加之印刷市场疲软且竞争激烈和经营决策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印刷厂举步艰难。1998年5月,报社党委主动申请州委、州政府将印刷厂作为全州企业改革试点单位,在州政府体制改革办公室的具体帮助下,对经营体制进行大胆改革,从实行计件工资制,打破“大锅饭”入手,对印刷厂的经营体制和管理体制作了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风雨沧桑半世纪,艰苦创业铸辉煌。50年来,《德宏团结报》一代又一代报人呕心沥血,默默奉献,记录了德宏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前进的足迹,见证了德宏50年来飞跃发展的巨大变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为德宏边疆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也为自己写下了一部值得珍视、可引以为荣的历史。
媒体融合
2008年10月9日,德宏团结报社连同德宏民族出版社、德宏广播电视台、德宏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译制传播中心、国际互联网德宏新闻中心5家州级新闻出版单位合并成立德宏传媒集团。
2023年4月20日,德宏传媒集团进一步整合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融媒体中心,标志着全州媒体融合改革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关键一步,全州新闻媒体将进入新的融合阶段,开启新的发展征程。州委副书记、州委宣传部部长孙杰,副州长雪琳等出席揭牌仪式并为德宏州融媒体中心揭牌。
报刊职能
德宏团结报社党委坚持新闻宣传“三贴近”的原则,围绕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服务百姓、反映生活、启迪社会,不断推进报纸的改革创新工作,先后在《德宏团结报》开设了《社会写真》、《法制经纬》等社会栏目,自2007年1月1日开始,进一步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实施改版创新工作,新开辟了关注民生的“民生报道”大型板块栏目。 “民生报道”大型板块栏目每周一期,侧重于民生新闻的报道,以关注民生、服务百姓、反映生活、启迪社会为宗旨,力求用平民的视角和鲜活的事实,及时报道全州城乡社会生活、社会风尚和社会问题,充分展现百姓的生存状态、精神风貌和喜怒哀乐,反映百姓的要求和呼声。“民生报道”大型板块栏目现主要开辟有民生头条、民生视点、百姓故事、直击现场、百姓心声、街谈巷议、读者来信、回音壁等专栏。栏目开辟半年来,提升了报纸的舆论监督水平,反映民生问题的报道和来稿逐渐增多,读者来信反映的一些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部门设置
报刊中心编辑部、报刊中心专题部、报刊中心评论部、报刊中心周刊部、报刊中心《胞波(缅文)》报新闻科、报刊中心《胞波(缅文)》报编译科、报刊中心《胞波(缅文)》报通联科。
现任领导
社址
印务中心地址
参考资料
德宏团结报.德宏团结报.2015-06-10
德宏团结报首页.德宏团结报数字报刊.2023-08-12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5 11:17
目录
概述
简介
发展历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