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成本信息化
将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产生所有成本降到趋于零
微成本信息化,是将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产生所有成本降到趋于零,这将代表全新的信息化服务模式。
定义
微成本信息化,最早出现在2010年12月8日 北京钓鱼台国宾馆 imo平台正式运营媒体发布会上,并且在会上成立了《中国企业微成本信息化联盟》。
最先提出该理论的是 互联网办公室·imo运营中心 董事长 乔月猛先生
微成本信息化,并不是廉价的去销售软件,把10万的ERP 给卖到5万,卖到5000,甚至5元,这也不是微成本信息化。因为企业使用信息化的成本远不止购买成本,软件厂商除了研发成本之外,还需要负担渠道成本,交付成本。企业使用信息化软件,还要承担部署成本,使用成本,时间成本和浪费成本。这些都导致软件厂商无法把价格降到趋于零。用户也无法把信息化成本降到趋于零。就是说真的把管理软件免费送给用户,也是给用户造成过多负担,而不是所谓的免费使用。如安装部署,运行维护,员工培训,甚至是员工习惯的改变和流程的改变等,这些隐性成本,
这些导致了现有模式无法做到微成本信息化。
微成本信息化,是一种模式的创新与革命。
成本
提到企业信息化,就会想到成本很高,但是却没有仔细研究过,成本都在那里,我们在这里先做个概括:
购买成本
购买成本不仅仅是价格,他还包含:从产品选型开始的一系列耗时耗力的麻烦。
首先,一家企业需要购买一款管理软件,就先要在各个部门与员工间收集需求,然后再联系多家软件厂商,进行洽谈对比,然后在根据企业特出需求要求进行二次开发。最终还好把公司中高层管理者聚集起来,进行决策,100块和100万的在公司的决策流程是不一样的,这其中要经过几轮讨论和决定。价格越高,决策风险就越大,过程也就越复杂。
部署成本
不仅仅是购买“服务器”等硬件,还包括:
厂商人员上门安装,这种服务费虽号称是免费,也会将成本加到最终用户身上。
企业需要配备专业IT人员进行维护
在部署过程中,耗时耗力。
使用成本
不仅仅是“使用培训”, 还包括:
不会用------会用------愿意使用-------养成习惯,这过程中每步就会给企业带来大量的成本,而且还有因为这些“软件”给企业带来的“流程重置成本”
时间成本
从决定购买,到真正使用上,一般需要3-6个月,这对于时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等待是有点长了。
浪费成本
在套装软件中,有80%的功能模块是企业用不到的。
作为软件厂商来说,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无非是降低价格,或者同样的钱,给用户更多的功能,这就导致了软件功能块越来越多,而不注重好不好用,易不易用,按照销售的话来说:“别担心,我们会安排专门人员上门给你们做培训的,而且是免费的。”
这不是厂商的错,而是模式和市场决定了这些软件就该这样。
而对于用户来说,当然希望花一样的钱,买到更多的东西,在了解需求的时候,综合大家的意见,会发现,原来有很多好的意见,并且在决定购买的功能后,还会要求厂商送这个功能,送那个功能。送的不要钱吗?不可能,这些成本都叠加到了用户身上。
详细信息
微成本信息化的核心
微成本信息化的核心是,企业应用的“互联网”化。
因为只有互联网化了,才能使高额的研发成本,被海量的用户摊薄,使企业可以花10块钱,用上2000万研发成本的软件,而不是花10万块钱去用100万研发成本的软件。
另外,互联网的交付模式,是一个产品,可以瞬间到达所有最终用户,交付成本也趋于零。
这种模式就必须使微成本应用的使用成本趋于零,因为无法安排人员上门培训,所以在研发之初就要考虑到用户体验,使软件符合用户使用习惯,是它更好用,易用,乐于使用。
而且微成本信息化应用是按需、按模块采购,将浪费成本趋于零。
微成本信息化模式,是健康的产业模式
微成本信息化模式,是一种健康的产业模式,也是网络普及的必然结果。
对于用户来讲,企业以“微”成本的价格,得到“高”价值的产品,
对于产业链厂商来讲,也是一种高收益,海量的用户使得微成本信息化提供厂商以低价格获得高收益。
这是一种良性发展,而不会造成恶意的价格战。一般企业不敢轻易尝试开始此类软件,因为开发成本很高, 如果不成功,没有得到普及,没有大量的用户来分摊研发成本,最终会导致入不敷出。所以微成本信息化模式不可轻易尝试。得做好可行性分析。
国企业信息化将进入“微成本”普及时代
随着12月8日在北京钓鱼台,由国家工信部指导的,互联网办公室·imo运营中心发起的《中国微成本信息化联盟》的成立,标志这中国即将进入微成本信息化普及时代,众多国内企业,将是“微成本”的受益者。这对响应中央对“可靠、低成本的信息化策略”是完全符合的,这也是“即时”提升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一次重要机遇。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12 13:13
目录
概述
定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