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箭连中双兔
唐代苏颋诗作
《御箭连中双兔》是唐代诗人苏颋参加科举考试时所作的试律诗。此诗通过对皇帝狩猎射兔场面的叙写,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精湛射艺的赞颂之意。全诗善用衬托手法,具有深远的意蕴。
作品原文
御箭连中双兔
宸游经上苑⑴,羽猎向闲田⑵。
狡兔初迷窟⑶,纤骊讵着鞭⑷。
三驱仍百步⑸,一发遂双连。
影射含霜草⑹,魂消向月弦⑺。
欢声动寒木⑻,喜气满晴天。
那似陈王意⑼,空随乐府篇⑽。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宸(chén)游:帝王之巡游,此指天子游猎。苏颋《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诗:“主第山门起灞川,宸游风景入初年。”上苑:上林苑,在今陕西长安、周至、户县一带。《新唐书·苏良嗣传》:“帝遣宦者采怪竹江南,将莳上苑。”
⑵羽猎:帝王出猎,士卒负羽箭随从,故称“羽猎”。《文选·宋玉高唐赋〉》:“传言羽猎,衔枚无声。”李善注引张晏曰:“以应猎负羽。”闲田:指无主之田;无人耕种的荒地。《孔子家语·好生》:“虞芮二国争田而讼,连年不决,乃相谓曰:‘西伯仁也,盍往质之?’入其境则耕者让畔……遂自相与而退,咸以所争之田为闲田也。”
⑶“狡兔”句:典出《战国策·齐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兔其死耳。”狡:狡猾。窟:洞窟,这里指窝。
⑷纤(xiān)骊(lí):古骏马名。《艺文类聚》卷九三引三国魏曹丕与孙权书》:“所遗吾纤骊马……朕之常所自乘,甚调良,善走,数万疋之极选者,乘之真可乐也。”讵(jù):岂,怎。
⑸三驱:古王者田猎之制。谓田猎时须让开一面,三面驱赶,以示好生之德。《周易·比卦》:“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孔颖达疏:“褚氏诸儒皆以为三面著人驱禽。必知三面者,禽唯有背己、向己、趣己,故左右及于后,皆有驱之。”
⑹含霜草:意指清早草上的霜还未融化。
⑺向月弦:拉开后形状如满月的弓弦。
⑻寒木:泛指寒天的树木。南朝梁简文帝《登城诗》:“靡靡见虚烟,森森视寒木。”
⑼陈王:指三国魏曹植。曹植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唐夏侯审咏被中绣鞋》:“陈王当日风流减,只向波间见袜罗。”
⑽乐府篇:指曹植的《名都篇》。
白话译文
天子游猎经过上林苑,士卒负羽箭走向荒田。
三窟之狡兔奔跑快捷,骏马追赶岂用得上鞭。
网开一面更衬出百步神技,一箭射中双兔连。
清晨兔影映在含霜草上,魂魄消于如月弓弦。
欢呼声惊动寒天树木,洋洋喜气溢满了晴天。
哪像陈王那样子,只能把射猎场面寄于诗篇。
创作背景
此诗《文苑英华》卷一八〇编入“省试”类,当为作者参加科举考试时所作的试律诗,但其具体创作年份难以考证。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这是一首叙事诗,在写作上似乎有些类似曹植的《名都篇》。首联写天子的狩猎队伍,从皇宫出发经过上林苑到达目的地——闲田。“闲”字至关重要,它说明了天子狩猎不是在良田上举行,不扰民,不害农。二三联写射兔过程,描写了一个热闹紧张的场面,其中“一发遂双连”是直点题目。四联从人、弓两方面描写射猎场景:上句言狡兔,“含霜草”意指霜还未化的清晨时分;“向月弦”,状写弓被拉得极满,如满月,这是借弓称美皇帝的技艺。五联是承上联而来,“欢声”、“喜气”都是对御箭连中双兔的说明,“动寒木”和“满晴天”,极言随从者称颂山呼之声。尾联以议论作结,犹言吾皇实有武技,胜于只在诗篇中空见射猎之事的陈思王曹植。
此诗有两点值得注意:一、运用了衬托手法。狡兔三窟,兔子其实是一种灵敏矫健的动物,故很难射中,加上为示好生之德,狩猎时要让开一道,更增加了射猎的难度。但尽管如此,天子还是连中了两兔。射中双兔,除了因为有良弓之外,更重要的因素在于有百步穿杨的技术,而这种技术在反衬之下就显得尤为高超了,是对君王射艺的一种称赞。二、尾联含义深刻巧妙。陈思王曹植曾作乐府诗《名都篇》,写洛阳贵族子弟如何耽于斗鸡走马之乐,而无治国忧民之心,中间两度出现“我”字,看似自责,其实是刺世。诗人说“那似陈王意”,就意味着他写这首诗所抱的心情和曹植是不同的,并未对狩猎本事心存讽刺。文治武功向来是封建社会衡量好的君主的两个重要标准,此诗从一个方面,向读者展示了这种观念的影响。
名家点评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集》:(题)试帖。(“一发”二句)典切。
清代臧岳《应试唐诗类释》:首韵从猎说起,次韵承出“兔”字。三韵点明连箭双中。四韵写出兔被射情形。五韵言诸臣见箭中景况。末韵反驳古事作结。
作者简介
苏颋(670—727),唐代诗人。字廷硕,京兆武功(今属陕西)人。武则天朝进士,袭封许国公。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间居相位时,与宋璟合作,共理政事,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当时和张说(封燕国公)并称为“燕许大手笔”。原有集,已佚,现存《苏廷硕集》,系后人所辑。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3 20:01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