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红星,1969年5月出生于江苏省连云港市
灌云县,物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武汉大学教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
河南省科学院院长、
墨子实验室主任,华东师范大学
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武汉量子技术研究院院长,
武创院医疗与物理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所长。
人物经历
1988年7月,徐红星从
江苏省板浦高级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
1992年7月,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96年,前往瑞典留学及工作,先后获得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硕士学位(1998年)、博士学位(2002年3月)。
2002年8月,博士毕业后在瑞典隆德大学物理系任助理教授(至2004年12月)。
2005年1月,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并从瑞典回到中国,担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200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至2008年)。
2008年,担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
2009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纳米物理与器件重点实验室主任(至2014年)。
201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012年9月,进入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工作,担任教授、纳米科学与技术中心主任。
2014年,担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
2015年7月,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2016年,入选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7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8年,入选中国光学学会会士;同年11月,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22年11月,担任武创院医疗与物理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所长。
2023年7月,河南省墨子实验室主任。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徐红星发现成对金属纳米颗粒在光场作用下能够在其纳米间隙中产生巨大的电磁场增强效应,是单分子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原因,也是其它基于纳米间隙效应研究的物理基础;提出了等离激元光学力和单分子捕获、表面增强拉曼与表面增强荧光统一的理论,发现表面增强光谱的纳米天线效应,研发了针尖增强拉曼光谱系统,实现等离激元催化反应。发现纳米波导等离激元的激发、传播、发射、与激子相互作用的物理机理和调控机制;在纳米波导网络中实现光子路由器、完备的光逻辑、半加器和光逻辑的级联。
徐红星发现了金属纳米波导中表面等离激元的手性传播;发现金属纳米线等离激元的近场分布强烈依赖于纳米线周围的介电环境,并利用该特性实现了对等离激元传播的调控;实现了纳米尺度的光路由器;首次通过金属纳米波导构建了完备的纳米全光逻辑器件,实现了两个二进制数的加法运算;首次演示了等离激元逻辑的可扩展性,通过或门和非门的级联实现了或非运算;在室温下实现了对等离激元传播损耗的补偿;系统地研究了金属纳米线的表面等离激元性质,如等离激元的发射方向、偏振特性、分光特性、衬底效应、传播损耗、干涉特性、模式转换等;利用金属纳米线表面等离激元的传播实现了单分子水平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远程激发;利用自主研发的高真空针尖增强拉曼光谱系统发现了等离激元辅助的分子化学反应;首次合成了具有均一米状形貌的银纳米颗粒,并研究了该结构中的高阶等离激元共振;发现了等离激元和激子相互激发和相互转化的双向过程;首次在实验上实现了对金属纳米线上两个量子点产生的表面等离激元的分辨;研发出大面积自支撑高深宽比 5000 线/毫米的软 X 射线金透射光栅。在等离激元纳米波导与集成光芯片、表面/针尖增强光谱和金属纳米结构的等离激元光子学特性的研究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
截至2018年10月,徐红星在包括Nature Communic ations,PRL,Nano Lett.,PNAS,JACS, Adv. Mater.等的国际科学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7的有33篇(其中21篇为通讯作者),被邀请撰写综述性论文10篇。
截至2018年10月,徐红星在重要国际会议上作主旨报告(keynote talk)、邀请报告(invited talk)近40次,作为会议主席或国际指导委员会/程序委员会委员组织国际学术会议20次。
截至2018年10月,徐红星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了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973)、基金委重点项目等。
人才培养
2018年6月6日,徐红星受邀为吉林大学物理学院师生做了题为《等离激元光子学和纳米光学:超灵敏传感和纳米光波导研究》的学术报告。
2018年9月21日,徐红星应邀访问
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并为理学院师生做了题为《纳米等离激元光子学中的超灵敏传感和光子回路研究》的学术讲座。
2018年12月28日,徐红星应邀参加在长安校区举行的
西北大学2019院士新年论坛暨杨钟健学术讲座第一百三十七讲,为师生作了题为《等离激元光子学和纳米光学基本问题研究》的报告。
2019年1月18日,徐红星应邀为
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师生带来了题目为《等离激元光子学和纳米光学基本问题研究》的南强学术讲座。
徐红星在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各种会上强调,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中华民族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才能真正强大起来,科学研究要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提供有力的支撑。创新是学院目前的重点。”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徐红星长期从事表面增强光谱和等离激元光子学(plasmonics)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单分子表面增强光谱和纳米全光网络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和系统性的工作。(
北京大学评)
徐红星主要从事等离激元光子学、分子光谱和纳米光学研究,是表面增强光谱和等离激元光子学领域的国际著名科学家,在相关方向做出重要原创性成果。(武汉大学评)
徐红星学术水平高,是纳米光学领域的国内顶级学者,在国际上也很有影响。加上他为人谦逊、善于合作,对高端人才很有吸引力。他作为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合理规划学科布局,打造国际一流学科。引领了纳米光学和等离激元光子学的学科发展,提升了学校和学院的国际影响力。(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刘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