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懋庸
中国文学家
徐懋庸(1910-1977),原名徐茂荣,浙江上虞下管人,中国文学家。
人物生平
徐懋庸(1910—1977)原名徐茂荣,浙江上虞县下管西堂人。
1910年12月26日生于浙江省。
1916年,徐懋庸进入本村方山小学学习。
1919年夏季,初小毕业,秋季升本村公立小学读高小。这年,中国发生的五四运动,通过报纸,很快影响到下管,方山小学教师在校内外进行宣传。许多小学教师把家藏的书借出,并订了一批报刊,有《申报》、《东方杂志》、《小说报》、《教育杂志》、《妇女杂志》、《少年杂志》、《儿童世界》、《小朋友》等。还办起了油印刊物《管溪声》,介绍新思潮。只有九岁的徐积极参加了各项活动。如印刷平民夜校的教材和《管溪声》,分发《管溪声》,管理图书馆的书报等。还积极参加了集会和游行示威等活动。
1921年夏,高小毕业,因家贫无力升中学,只好随其父去山区贩卖和修理纱筛。
1923年初,原来方山小学的一个老师新办了一个鹿溪小学,招年仅十三岁的徐去当“小先生”。从此,他先后在鹿溪小学和民强小学当了四年小学教员。直到1926年底止。在这四年中,他参加了上虞县一些进步知识分子组织的“青年协进社”,并在这个组织的刊物《上虞声》上开始写文章。这一阶段的活动,使徐的政治倾向性逐步建立和明确起来,为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打下了基础。
在1926年的北伐战争中,徐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上虞县国民党党部宣传部当干事,负责编辑《针南报》,他通过报纸和上虞县共产党人的直接影响,初步知道了共产党的主张,积极参加了当时共产党领导的一些革命活动。“四·一二”蒋介石叛变革命以后,徐在上虞党组织的领导下,坚持地下斗争,编辑和散发地下刊物《石榴》报,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叛卖行径,后在国民党反动派的通缉之下,被迫离开家乡逃亡上海。
1927年9月,在上海化名余致力考入上海劳动大学中学部,这是一所不花钱可读书的半工半读学校,多年寻求读书的机会终于来到了,他善于思考,在校期间学会法语、日语、英语书也可阅读,(后在延安时又自学俄语)。
1930年毕业后,回到浙江临海县回浦中学教书,到1932年底离职。
1932年他翻译了法国罗曼·罗兰的《托尔斯泰传》。
1933年徐第二次到上海,夏天开始向“左联”支持的《申报》副刊《自由谈》投稿,受到《自由谈》编辑黎烈文的重视。从此,便成了《自由谈》的经常撰稿者,开始了文化生活。并因此同鲁迅先生相识,徐便以杂文家而出了名。同年11月徐给鲁迅寄了自己翻译的《托尔斯泰传》,并附信请教两个问题。鲁迅得书信后,当夜即作复。从此,徐与鲁迅就开始了他们真诚、友好的交往。
1934年上半年,徐懋庸由任白戈介绍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同年夏,负责编辑《新语林》半月刊。
1935年春,徐继任白戈后任“左联”常委、秘书长,并负责同鲁迅的联系。在这期间,他和鲁迅站在一条战线上,写下了大量杂文,向国民党反动派和形形色色的黑暗势力作坚决的斗争。这些杂文当时编成两个集子《不惊人集》和《打杂集》,鲁迅给其中的《打杂集》写了序。除杂文之外,徐还撰写了一些如《街头文谈》、《怎样从事文艺修养》、《文艺思潮小史》等有关艺术理论、艺术史方面的论著。
1936年“左联”解散之后,发生了“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两个口号的论争。在这场论争中,徐同鲁迅的意见相左,在8月1日给迅的一信中,凭着同鲁迅的友谊,凭着鲁迅先生对他的爱护和信任,急不择言地直抒了自己的一些意见,冒犯了鲁迅先生,鲁迅发表了《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的长文。随后,徐作《还答鲁迅先生》一文。
1938年初,徐转辗到延安。5月,同毛泽东作长谈,汇报了“左联”的解散及“两个口号”论争等问题。毛泽东对此作了明确具体的指示和结论。其后,徐又向中共中央组织部陈云李富春分别汇报了情况。
1938年8月,徐在抗日军政大学艾思奇张庚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大工作期间,先后任编译工作,三大队哲学教员、政治主任教员、总校政教科副科长等职。并同何干之等共同编了《社会科学基础教程》、《社会科学概论》等教材。
1943年初,徐调任晋冀鲁豫边区文联主任,主编《华北文化》。
1945年8月,徐调到冀察热辽军区政治部工作。先后任热河省文联主任,建国学院院长,冀察热辽联合大学教育长、副校长、校长等职务。
1949年3月,徐率领联大干部到北京,组成第四野战军南下工作团第三分团,并任政委。
1949年10月,徐到武汉,先后任武汉大学秘书长、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南文化部副部长、教育部副部长、武汉大学副校长等职务。这期间著有《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简单介绍》、《鲁迅——伟大的思想家与伟大的革命家》等书。
1957年徐用“回春”等笔名在《人民日报》发表不少杂文,并选编一本《打杂新集》。后来他被错划为右派,调到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徐庸在三十年代和五十年代两个杂文兴盛时期,对杂文的继承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文革”期间受到了林彪、“四人帮”残酷迫害,1977年2月7日病逝于南京。
1978年恢复政治名誉。
1979年4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了追悼会,悼词中说:“他艰苦奋斗,忘我工作,为党培养干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襟怀坦白,敢于讲出自己的观点。”“是我们党的好党员、好干部。”
亲属成员
徐懋庸祖父是个贫农,原来有过两亩地,但是被高利贷剥削光了,死后还给子孙们留下了一笔债务。
父亲名徐金木,是一个贫穷的手工业工人,以制造筛面粉的纱筛在附近的乡村里出卖,或替别人家里修理纱筛为生。在下管周围方圆数十里地区内,干“纱筛老”的只有他父亲一人,生意较好。由于勤劳节俭,在徐懋庸十岁的时候,父亲便还清了祖父遗下的债务。
母亲丁氏曾在一个地主家当过几年女佣,后在家协助父亲管理家务。
同住的还有一个做竹工的叔父,手艺高明,做事认真,讲价公道,态度严肃和气,生活朴素,毫无不良嗜好,极勤劳。原来是个文盲,在徐懋庸读书以后,向侄子学认字,后来能自己记工账。叔父的思想顾能接受新潮流,赞成打倒土豪劣绅,赞成耕者有其田,同情共产党。徐懋庸幼年生活上、思想上,以及后来参加党所领导的各种活动,叔父都给以很大的支持、帮助。大革命失败后,徐逃亡上海,叔父还到上海看他,并在经济上给予帮助。叔父于一九三六年去世。母亲于一九五七年去世。父亲则于一九六八年去世。
这样一个家庭,特别是叔父的影响,使得徐容易接受革命道理,走上革命道路,并使他在革命道路上,不断寻求真理,努力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的理论,热爱党,热爱人民,对共产主义事业矢志不渝。
轶事典故
徐的杂文师承于鲁迅。他热爱鲁迅的作品,学习鲁迅的文章,特别是杂文学得很好,使一些人读了误以为是鲁迅的作品。如1934年新年,《申报》的黎烈文邀请鲁迅、郁达夫、林语堂、徐懋庸等人吃饭,席间林语堂对鲁迅说:“周先生又用了新的笔名吧?”鲁迅问:“何以见得?”林答:“我看新近有个徐懋庸的名字也是你”。鲁迅哈哈大笑,指着徐说:“这回你可没有猜对,徐懋庸的正身就在这里。”
1932年11月,徐懋庸翻译的《托尔斯泰传》出版,他当即决定给鲁迅寄上一本,还写了一封问好求教的信。收到赠书与来信,鲁迅当夜作复,自此两人开始了密切的书信往来。有人统计过,自1933年到1936年8月5日,他们共通信52次。  
1935年3月,徐懋庸准备出版《打杂集》,请鲁迅作序,一向关爱青年作家的鲁迅痛痛快快地答应了。他在序中说:这部杂文集“和现在切贴,而且生动、泼辣、有益,而且也能移人情”。民国文坛第一牛人的推举,无疑使初入文坛的徐懋庸名声大震。
1936年,围绕“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两个口号,左翼文坛争论得烟巴火熏,前者是周扬提倡的,后者是鲁迅支持的。鲁迅倒是主张两个口号并存,周扬却觉得只有“国防文学”才唯一正确。此时的徐懋庸给鲁迅写了一封信,谈了他关于无产阶级在抗日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反对“不以工作、只以特殊的资格去要求领导权”。信中还说:“在目前,我总觉得先生最近半年来的言行,是无意的助长着恶劣的倾向的。以胡风的性情之诈,以黄源的行为之谄,先生都没细察,永远被他们据为私有,眩惑群众,若偶像然,于是从他们的野心出发的分离运动,遂一发而不可收拾矣。”“我觉得不看事,而只看人,是最近半年来先生的错误的根由。先生的看人又看得不准。譬如我个人,诚然是有许多缺点的,但先生却把我写字糊涂这一层当作大缺点,我觉得实在好笑。”这封信的口气生硬、霸道,甚至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味道,这自然惹起了鲁迅的极大不快。一九三六年八月,鲁迅在《作家》月刊第一卷第五期发表《答徐懋庸并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一层层批驳徐懋庸的有关责难。批评他“在国难当头的现在,白天里讲些冠冕堂皇的话,暗夜里进行一些离间、挑拨、分裂的勾当”,“抓到一面旗帜,就自以为出人头地,摆出一副奴隶总管的架子,以鸣鞭为唯一业绩”,徐鲁从此分道扬镳。
离开上海后,徐懋庸去了延安,他将“左联”的解散及与鲁迅的争执原原本本地汇报给了某位领导,得到理解并认为:此次争论,是在由内战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转变关头发生的,争论的性质,是革命阵营内部的争论,不是革命与反革命之间的争论。
鲁迅(周树人)先生于1936年10月19日上午5时25分病卒于上海寓所。徐懋庸写了一副挽联:敌乎友乎,余惟自问;知我罪我,公已无言!
去殡仪馆凭吊的人很多,徐懋庸也很想去,但有人劝告他不要去,去了恐会受到群众的冲击,至少是怒视的。他只好托楼下曹聚仁的夫人王春翠把他的挽联带去。后来,徐懋庸考虑:去,固然有可能受到冲击;不去,也会被人们认为真正是对鲁迅绝情了。他在先生的遗体前站了一分钟,各种难受的目光是受到了,冲击却没有。
然而,世事如云,到了五十年代后期、六十年代中期,徐懋庸又因为曾经与鲁迅的争执重新成为“罪人”,被贴上“右派”、“反革命”的标签,受尽磨难,以至临到逝世,依然不能盖棺论定。
主要作品
主要作品有《犹太人》(1933年)、《打杂集》(1937年,千秋出版社)、《不警人集》、《文艺思潮小史》(1936年)、《街头文谈》、《打杂新集》(1957年,北京出版社)、《鲁迅——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革命家》(1951年,中南人民出版社)、《研究方法与工作方法》、《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简单介绍》、《“矛盾论”在思想改造中的作用》、《工人阶级与共产党》(1952年,中南人民出版社),
翻译有:法国罗曼罗兰的《托尔斯泰传》(华通书局)、日本山川均的《社会主义讲话》(1933年)、苏联拉甫莱湟夫的小说《伊特勒共和国》(1934年)、俄国梭罗古夫的小说《小鬼》(1934年)、法国巴比塞编的《列宁家书集》(1937年)、巴比塞著《斯大林传》(1936年,新知书店)、法国萨特尔的《辩证理性批判》(1963年,商务印书馆)、法国加罗蒂的《人的远景》(1963年,三联书店)、《共产党人哲学家的任务和对斯大林的哲学错误的批判》、《人的哲学——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等。
出版图书
历史评价
中国社会科学院悼词中说:“他艰苦奋斗,忘我工作,为党培养干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襟怀坦白,敢于讲出自己的观点。”“是我们党的好党员、好干部。”
后世纪念
徐懋庸纪念室于2002年开始筹建,2004年获批上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获批绍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下管镇中心小学内。
现代著名文学家徐懋庸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在他的家乡绍兴上虞区下管镇徐懋庸故居,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图书馆开馆。徐懋庸图书馆总投资72万元,占地面积128平方米,可藏书约1万册,设有阅览座位80余个,馆内的书籍可与上虞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2 13:13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