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偃王,嬴姓徐氏,名诞,字子孺,是西周时期
徐国第32代国君。徐国统辖今淮、泗一带。建都下邳良城(今
江苏省邳州市)。
人物生平
建国及统治
夏朝时期,早已雄距在东方的部落,其首领名皋陶,嬴姓。相传,
皋陶曾被部落联盟领袖
舜任命为掌管刑法的官员。皋陶生子
伯益,伯益因助大禹治水有功,禹封其子
若木于徐地,建立徐国。徐国世代相传,共传44世,直到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为吴国所灭,历时1600余年。徐国的范围为今淮、泗一带。
即位及传说
相传第31世徐君的宫人,十月怀胎,分娩时,产下一肉卵。徐君认为是不详之物,命人将其弃之水滨。徐君家有犬名
鹄苍,将弃之水滨的肉卵衔回,咬破卵皮,卵内有一男孩,就是后来的徐偃王。
据旧志记载:“王生有异相……目不能缩视细物,望远乃见。荀子注云:‘其状偃仰,故称偃焉。’”由于鹄苍衔卵救偃王有功,偃王厚待之,饲养至老死。
据旧志载:“鹄苍将死,头生角而九尾,盖
黄龙也。葬之
徐里,有垄存焉。”葬犬之处旧称“龙墩”,又名“鹄苍冢”,老百姓称“狗坟”。由于鹄苍死时变成了九尾黄龙,故葬处称“龙墩”。
徐里的百姓对
鹄苍也十分崇敬,认为鹄苍为吉祥的象征,千百年来,人们祭祀它,祈祷其保佑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平安吉祥,世世代代为鹄苍冢添土,现“龙墩”遗址仍高高耸立在
泗洪县陈圩乡境内。
数千年前的传说不一,当然不可完全相信,但由这些传说的长久不泯,可以反映出徐偃王是受到当时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尊重的。
王道衰微
在历史长河中,徐国逐渐发展为东方最强大的部落,成为统辖淮、泗流域的东方盟主。周初,徐国曾多次联合淮夷反抗周王朝。周武王灭商后,曾分封商纣王之子武庚继续统治殷商都城附近的地方,同时派其弟
管叔鲜、
蔡叔度、霍叔武统帅军队,驻扎殷都附近,监视武庚,史称“三监”。周武王死后,由其子
周成王继位,由于成王年幼,周武王死前曾委托其弟
周公旦(史称周公)摄政。
纣王子武庚出于复辟的目的,利用管、蔡二监对周公的忌妒,相互勾结,并派人联系徐、淮等部落,起兵反周。后周公旦两次东征平息了叛乱,攻灭东方17国,继续分封诸侯,而徐戎仍然保持东方盟主地位。
徐国到了徐偃王时期,由于偃王治国有方,素以仁义闻名于世,因此徐国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国力不断增强,来朝贡者日益增多,统治的范围也越来越大。据史料记载,当时各地来朝者“三十有六国”、“地方五百里”,范围涉及到淮河、泗水流域的苏、鲁、豫、皖的部分地区。
周王朝在开始的200年中,特别是成王和康王时期,政治比较稳定,国力比较强盛,社会经济发展较快。但到了昭王和穆王统治时,西周王朝大肆对外侵犯,结果昭王南征,淹死在汉水,全军覆没;穆王西征,消耗了大量的财富,加重了内部剥削。
诸侯国对
宗主国的暴虐统治和沉重的负担甚为不满,徐偃王就是反对宗周最强烈的国君之一。
反对宗周
宗主国西周,对其诸侯子国颁布了很多规制,不允许子国
逾制。
但徐偃王无视宗周的规定,首先“
僭越”称王,将31世的“封君”变成了“王”;同时逾制建筑徐国都城。当时,
周天子的王城“方九里”,而徐城的范围却大大超过了周天子的王城。
据《汉·地理志》记载:“故徐国也,其城周十二里。”不仅如此,徐偃王尚有“欲霸上国”的雄心。
《帝乡纪略》、《泗周志》等旧志上就有这样的记载:“(徐偃王)
周穆王时为东方诸侯,长行仁义,欲霸上国,获朱弓彤矢,以为天瑞,乃
僭称王,陆地而朝者三十六国。”
这种“
僭越”称王、“
逾制”筑城的违规之举,只有统领三十六国、被东南的
江淮地区众多国推为盟主,敢于同周天子
分庭抗礼的徐偃王才敢如此造次。不仅如此,徐偃王在都城外还建筑了他与宠妃的离宫的偃王夫人祷祀处梳妆楼。
据旧志记载:“废皇城,在
故城北里许,偃王时筑,盖离宫也。”“香城,在故城北里许,相传徐偃王夫人祷祀处。”在今泗洪县
太平乡境内,废皇城遗志尚在,香城之名一直沿袭至今。
穆王灭偃
到
周穆王时,由于徐偃王好行仁义,国力强盛,来归者日增,势力范围不断扩展。慑于徐偃王的威德,周穆王以徐偃王“
僭越”称王、“
逾制”建城等为由,“乘八骏之马,使造父御之,发楚师袭其不备,大破之,杀偃王。其子宗遂北徙彭城武原山下,百姓归之,号曰‘
徐山’。”(见《元和郡县志》)。
徐偃王弃国出走后,因他在当地很得民心, 周穆王封其子宗为徐子,继续管理徐国。从宗开始,徐国又相传了十一世至
章禹,周敬王八年(前512年),徐国被
吴王阖闾所灭。古徐国经过了夏、商、周三代,历时千余年,徐国人民创造了灿烂的
徐文化,形成了淳朴的徐国民风。光辉的徐国历史和灿烂的徐文化似晶莹的宝石,永远放射出不朽的光芒。
淮河流域的徐国史和长江流域的吴国史,共同组成了江苏地区的上古史,
吴文化、
徐文化和吴徐过渡地带的文化,共同组成了江苏地区的古文化。
史料记载
《史记·秦本纪》:“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缪王,得骥温骊骅骝騄耳之驷,西巡狩,乐而忘归。徐偃王作乱,造父为缪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
《韩非子·五蠹》:“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
《淮南子·人间训》:“徐偃王好行仁义,陆地而朝者三十二国。(陆疑应作割,下引《后汉书》同误。)王孙厉谓楚庄王曰:王不伐徐,必反朝徐。楚王曰:善。乃举兵而伐徐,遂灭之。”
《后汉书》:“偃王处潢池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陆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穆王得騄骥之乘,乃使造父御以告楚,令伐徐,一日而至。于是楚文王大举兵而灭之。偃王仁而无权,不忍斗其人,故致于败。乃北走彭城武原县东山下,百姓随之者以万数,因名其山为徐山。”
韩愈《衢州徐偃王庙碑》即本此为说。此徐偃王之故事也。
《史记正义》引《古史考》云:“徐偃王与楚文王同时,去周穆王远矣。且王行有周卫,岂得救乱而独长驱,日行千里乎?此事非实。”
崔述《丰镐考信录》亦辨此事,谓:“前乎穆王者,有鲁公之《费誓》,曰:徂兹淮夷,徐戎并兴。后乎穆王者,有宣王之《常武》,曰:震警徐方,徐方来庭。则是徐本戎也,与淮夷相倚为边患,叛服无常,其来久矣。非能行仁义以服诸侯,亦非因穆王远游而始为乱也。且楚文王立于周庄王之八年,上距共和之初已一百五十余年。自穆王至是不下三百年,而安能与之共伐徐乎?”今按谓荆文王伐徐者,韩非也。谓楚庄者,《淮南》也。谓周缪王者,《史记 秦本纪》也。缪王之事,不载于《周纪》而见诸《秦本纪》,此自秦人称其祖造父,欲神其技,大其功,因附会于偃王之事。《
赵世家》又载缪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此本以著异闻,非以为信史。故灭之于《周纪》,而存之于两家。史公之意,至慎至显也。(马氏《绎史》亦云:“《史》称造父御王巡狩,见西王母。徐偃王反,日驰
千里马,攻破之。岂王之贰车,遂足以制胜?抑六师之众,咸有此捷足哉?《史》不录于《周本纪》,亦不过杂采异说,以传疑。”此说发明史例,极为有见。余辨《史》载苏、张纵横传说之妄,亦用此例,参读《考辨》第九五。又按《檀弓》载徐大夫容居曰:昔我先君驹王西讨,济于河。不知此驹王属何时,盖非行仁义之偃王可知。若谓今《秦纪》《赵世家》缪王故事,由徐驹王而来,则仍与徐偃王行仁义而见灭于楚者不同。盖徐偃王自与宋王偃有关,不必以徐驹王疑之也。)至楚文王时,考之《春秋传》及《楚世家》,均无徐偃王事。(楚成王伐徐,齐桓公救之,徐恃救而败,见《左传》僖十五年。徐为吴灭,徐子章羽奔楚,见《左传》昭三十年。)此韩说之妄。然称徐偃王以仁义灭国,则三说皆同。余疑徐偃王即宋王偃,其见灭时,惟《淮南》楚庄王之说得之。宋称徐者,战国时宋都盖迁彭城。
《韩世家》“文侯二年伐宋,至彭城,执宋君。”《年表》亦载此语。其时宋当休公世,盖已迁彭城,而史阙不载。盖宋都商丘,其地四望平坦,无险可守。彭城俗劲悍,又当南北之冲。自楚拔彭城以封鱼石,晋悼围之,重以畀宋,而彭城乃为形胜所必争。宋之徙都,实与赵徙邯郸,韩徙郑,魏徙大梁同意,皆就冲要以自镇。故宋亦称徐,即指新都彭城而言。如韩称郑,魏称梁,是也。又《史记·封禅书》:“周之九鼎,没于泗水彭城下,”《始皇本纪》:“二十八年,过彭城,齐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亦宋都彭城之证。(语详后。)《后汉书》称偃王处潢池东,《水经 济水篇》有黄水黄沟,其东为沛,秦之泗水郡,刘备徐州治此。又南为彭城,东为武原徐山。(《泗水注》作徐庙山。)此即偃王之国矣。云其地方五百里者,《宋策》墨子说楚,亦言宋方五百里也。偃王者,疑乃王偃之倒。考谥法无偃。《秦本纪集解》引《尸子》曰:“徐偃王有筋而无骨,駰谓号偃由此。”此语无稽,而可以证偃之非谥。《志疑》云:“偃身死国亡,未必有谥。然《国策》《墨子》《吕览》《新序》诸书俱以偃谥康王,而《荀子王霸篇》称为宋献。杨倞注曰:国灭之后,其臣子各私为谥,故不同。”则是王偃谥康谥献,于当时本非通行,故野人小民,遂乃倒王之名以为称。
《庄子·列御寇》:“曹商为宋王使秦。”《释文》:“司马云:偃王也”则王偃后人固亦称之偃王矣。谓其见灭,惟《淮南》楚庄王之时得之者?楚两庄王,一在春秋时,(考之《春秋传》及《楚世家》,庄王元年伐舒蓼,十三年众舒叛,楚灭舒蓼,疆之及滑汭,盟吴、越而还,如是而已。《左氏传》备载庄王事,亦不似有所谓徐偃王,割地而朝者三十二国,而见灭于楚也。)一在战国时,顷襄王又称庄王。(参读《考辨》第一三一。)《六国表》宋灭当楚顷襄十二年,故《淮南》以为庄王也。宋亡于齐,其后楚得其淮北徐地。当时盛毁之者,拟之桀纣,盖出诸列国之君卿。而宋之小民,则口道仁义不能忘。凡今先秦书记宋偃之不道者,皆本列国史记。而宋以国亡无史,其仁义之设施,已不足自传于后世。惟野民小人之所称誉,谓徐偃王行仁义而亡国者,其流传失真,乃误以为春秋之徐,或乃以谓在楚文在时,或乃以为当周缪王之世。传者弗深考,乃不知其即宋王偃。古事流传,其漫迤流衍如此者多,不足怪也。
又按:荀子《非相》列举徐偃王、仲尼、周公、皋陶云云,似徐偃王年代最在后,则亦非周缪王及春秋楚文、庄时人矣。此篇列之圣贤之俦,而《王霸》篇又并称宋献、齐湣,此则时人对宋偃评量本不一致,《非相》亦不必出
荀卿手笔耳。
人物争议
出生之谜
下邳,古
徐国也,昔徐君宫人生一大卵,弃于野。徐有犬,名后苍,衔归。温之卵开。内有一儿,有筋而无骨。后为徐君,号曰偃王,为政而行仁义。(原载《
述异记》)
按《
述异记》里的记载,彭城,是古徐国所在地。以前徐国国君夫人生下了一个大肉球,扔在了野外。徐君或者徐国有一条叫
后苍(有书曰
鹄苍)的狗,把他衔了回来,等等。
逃亡之谜
西周徐国国君徐偃王,见《说苑》)徐偃王逃往何处,众说纷纭。史籍记载说他死于彭城
武原县(今
江苏徐州邳州)东山。但据一些地方志,如《
郡国志》《
太平寰宇记》《
大明一统志》等记载,徐偃王不是败退彭城东山,而是南逃江苏。
清代徐时栋《徐偃王志》中,则有一场背后算计徐偃王的阴冷的对话:楚王孙厉谓楚子曰:“汉东诸侯三十六国,胥服徐矣,不伐,楚必事徐。”楚子曰:“偃王有道,好行仁义,不可伐。”王孙厉曰:“臣闻大之伐小,强之伐弱,犹石之投卵也,犹大鱼之吞小鱼也,犹虎之啖豚也,又何疑焉!且夫文不达德,武不任力,乱莫大焉。”楚子曰:“善。”
很少会有人知道在中国的早期历史上以“仁义治国”著称的徐偃王会把他国亡之后的人生中的最后那段岁月交付给东钱湖畔那座并不起眼的隐学山。山下的村民对隐学山和隐学寺并不陌生,但是,谈及徐偃王,大都摇摇头说不知道,也许,这才是徐偃王当年隐居于此的最初本意。
元代诗人徐本原在几百年前早就造访过徐偃王墓地,追怀往昔,凭吊偃王生平事迹,咏叹历史命运无情,作诗云:“山以隐学名,上有栖真祠。翁仲医草莱,再拜空嘘嘻。辽东鹤不返,冢墓何累累。子孙繁且衍,谱牒能相贻。零落千载下,恻然起遐思。”
后世纪念
《徐偃王》
仁暴由来各异施,秦徐至竟孰雄雌。君看骊岫今无墓,得似柯山尚有祠。(刘克庄 )
《徐偃王》
当年大德瑞朱弓,仁在斯民千古同。故国已无徐子土,灵祠今有梵王宫。
水流檐影晴江上,山接钟声暮霭中。揽辔此行因致敬,蒲团分坐听谈空。(杨伯岩)
《徐偃王赋》
文以延国,徐以邈绵。德道不陨,仁义坦然。巍巍武原,络绎朝拜之踵;汤汤淮水,倒映明净之岸。谁识徐山之高,独葆真性之善。合十揖拜,每钦先圣高志;援翰作赋,长祈情溢尘寰。
溯夫伯益佐禹,功广志清。若木乃以封徐,礼让表率国中。数代英烈,伟岸徐土;累世匡政,承祀诞公。除酷减刑,衙署罕争诉讼;简约军事,剑刀熔化犁耕。督庠序之教,谨孝悌之明。慈雨广布,何限淮夷之地;恩波遍及,今传吴越之颂。
惜惟礼崩华夏,术乱春秋。贤者不贵,仁者不寿。尊从本心,何忍斗其百姓;敛避锋芒,亦免伤及楚周。不宝土地,存义以肃立;不矜江山,秉仁以自修。视下如伤,慰乎上苍知我;仰天无愧,巍乎古今谁俦。延不绝之后裔,誉长美于众口。
至若从来寇王,成败否臧。尸曰无骨,史书反上。拘儒虽多刻薄,浅诞不减流芳。籍有毁誉,民皆仰望。荀卿论圣,比仁德于周孔;韩愈谒拜,问谁人之颉颃。谱牒长贻,后裔笃效祖志;名实相副,草木伏偃风尚。且看庙宇林立,似昭正道煌煌。
斯人已逝,百代悠悠。名利得失一时,慈悲照亮千秋。墓安隐学,往来慕名之瞻;祠遍栖真,护佑东海之瓯。挂剑台前,仁昔感化异国;好人苑里,义今荡漾徐州。三尺巷内情沁溢,云龙湖畔花香幽。不愧通衢五省,火轮滚滚播温暖;自豪名满天下,帆樯浩浩扬风流。
赞曰:嗟嗟偃王,亘古谁属。以仁易国,何吝其土。败犹为荣,无愧仰俯。季札挂剑,宋不趁虚。国士景从,千里膺服。天道酬报,子孙繁富。法理诸夏,德领良图。由是观也,万载功著。(
薛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