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汉德克
奥地利小说家、剧作家
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1942年12月6日出生于奥地利克恩顿州的格里芬。奥地利小说家剧作家,主要作品有《骂观众》《无欲的悲歌》《痛苦的中国人》等。
人物经历
1942年12月6日,汉德克出生在奥地利克恩滕州格里芬。
1945年,战争结束后,母亲带着汉德克前往柏林,寻找从战争返回后生活在那里的丈夫。
1948年6月间,汉德克全家从东柏林回到克恩滕,居住在外祖父母家里。同年秋天,汉德克开始上小学。
1954年,汉德克转学到坦岑贝格天主教寄宿中学读书。
1959年6月, 汉德克在《克恩滕大众日报》上发表了处女作《无名的人》。学期中间离开坦岑贝格天主教寄宿中学,进入克拉根福特联邦高级中学就读。
1961年,汉德克中学毕业,夏天第一次与生父见面。秋天在格拉茨大学读法律,开始参加“城市公园论坛”的文学活动,成为“格拉茨文学社”的一员。
1966年,汉德克公开发表了他的第一本小说《大黄蜂》,开始放弃法律专事文学创作。同年发表了使他一举成名的剧本《骂观众》,在德语文坛引起轰动。
1966年8月,汉德克从格拉茨移居杜塞尔多夫。从此长达7年之久生活在联邦德国和柏林。
1967年,汉德克的剧作《卡斯帕》发表,次年《卡斯帕》在德国法兰克福和奥本豪森同时首演。
1973年,汉德克获得毕希纳文学奖。同年移居巴黎。
1979年,汉德克在巴黎居住了几年之后回到奥地利,在萨尔茨堡过起了离群索居的生活。期间创作《缓慢的归乡》四部曲,创作风格开始转变。
1990年,汉德克搬到巴黎西南边缘的沙维勒。
1996年,汉德克发表了游记《多瑙河、萨瓦河、摩拉瓦河和德里纳河冬日之行或给予塞尔维亚的正义》批评媒体语言和信息政治,因此成为众矢之的。
1999 年,在北约空袭的日子里,他两次穿越塞尔维亚和科索沃旅行。同年,他的南斯拉夫题材戏剧《独木舟之行或者关于战争电影的戏剧》在维也纳皇家剧院首演。为了抗议德国军队轰炸这两个国家和地区,汉德克退回了1973年颁发给他的毕希纳奖。
2006年3月18日,汉德克参加了前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的葬礼,媒体群起而攻之,他的剧作演出因此在欧洲一些国家被取消,杜塞尔多夫市政府拒绝支付授予他的海涅奖奖金。
2009年,汉德克获得了卡夫卡文学奖,并成为获得塞尔维亚文学勋章“拉扎尔国王金质十字勋章”的作为首位外国人。
2019年10月10日,彼得·汉德克获得了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
个人生活
彼得·汉德克的母亲玛莉亚·汉德克出生于一个斯洛文尼亚族家庭,其丈夫布鲁诺·汉德克是一个驻扎在克恩滕的德国下级军官,来自柏林。而彼得·汉德克是德国国防军军官埃利希·勋纳曼的私生子。
彼得·汉德克的第一任妻子是女演员利普伽特·施瓦茨,两人1967年结婚并育有一女阿米娜,1973年离婚。第二任妻子是女演员索菲·赛敏,两人1991年结婚。
主要作品
出版图书
创作特点
主题
汉德克在创作早期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严厉地批评了当代文学墨守于传统描写的软弱无能,旗帜鲜明地阐述了自己的艺术观点:文学对他来说,是不断明白自我的手段;他期待文学作品要表现还没有被意识到的现实,破除一成不变的价值模式,认为追求现实主义的描写文学对此则无能为力。与此同时,他坚持文学艺术的独立性,反对文学作品直接服务于政治目的。这个时期的主要作品有剧作《自我控诉》《预言》《卡斯帕》,诗集《内部世界之外部世界之内部世界》等。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汉德克的创作从语言游戏及语言批判转向寻求自我的“新主体性”文学。这个阶段的小说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试图在表现真实的人生经历中寻找自我,借以摆脱现实生存的困惑。《无欲的悲歌》开辟了70年代“格拉茨文学社”从抽象的语言尝试到自传性文学倾向的先河。1979年,汉德克在巴黎居住了几年之后回到奥地利,在萨尔茨堡过起了离群索居的生活。他这个时期创作的《缓慢的归乡》四部曲虽然在叙述风格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生存空间的缺失和寻找自我依然是其表现的主题;主体与世界的冲突构成了叙述的核心,因为对汉德克来说,现实世界不过是一个虚伪的名称,丑恶、僵化、陌生。他厌倦这个世界,试图通过艺术的手段实现自我构想的完美世界。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汉德克似乎日益陷入封闭的自我世界里,面对社会生存现实的困惑,他寻求在艺术世界里感受永恒与和谐,在文化寻根中哀悼传统价值的缺失。他先后写了《铅笔的故事》《痛苦的中国人》《去往第九帝国》等。但汉德克不是一个陶醉在象牙塔里的作家,他的创作是当代文学困惑的自然表现:世界的无所适从,价值体系的崩溃和叙述危机使文学表现陷入困境。汉德克封闭式的内省实际上也是对现实生存的深切反思。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汉德克定居在巴黎附近的乡村里。从这个时期起,苏联的解体,东欧的动荡,南斯拉夫战争也把这位作家及其文学创作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从《梦幻者告别第九王国》开始,汉德克的作品中到处都潜藏着战争的现实、人性的灾难。1996年,汉德克发表了游记《多瑙河、萨瓦河、摩拉瓦河和德里纳河冬日之行或给予塞尔维亚的正义》批评媒体语言和信息政治。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作家,汉德克坚定地把自己的文学创作看成是对人性的呼唤,对战争的控诉,对以恶惩恶以牙还牙的非人道毁灭方式的反思:“我在观察。我在理解。我在感受。我在回忆。我在质问。”他因此而成为“这个所谓的世界”的另类。
风格
汉德克的戏剧创作着重体现在主观感受的艺术表现上,具体地说,让主观感受和表现对象融合在语言之中,突出艺术表现的直接性和真实性。这就意味着艺术形式的不断创新。其一,他的戏剧重在表现,无意渲染,形式上的创新打破了常规的审美习惯,因而对读者和观众在接受理解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地说,改变观众被动接受舞台情节的常规习惯,打破观众与舞台之间的界限,要求观众参与,使之成为舞台演出的一部分,则是他的戏剧思想中的一个原则。其二,他的作品一般从剧情细节开始,逐渐引入主题,尤其是在非常简单的情节框架里表现艰深晦涩的语言主题和哲学主题,则更显得舞台空间排演的捉襟见肘,因而容易令观众迷茫。有的作品主题也可能并不明确,需要观众去寻找和发现、从而领悟其中的意义。其三,汉德克抽象而独特的感受方式源自他的思维方式,这决定了他的表达方式的独特性,如强调物的原本性以及认知和表达的直接性。对他来说,表现观察和感受的意义在于体现文学艺术的审美内涵,而并不在于以娱乐方式取悦观众和读者。
获奖记录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凭借着具有语言学才能的有影响力的作品,探索了人类体验的外延和特性。(瑞典文学院评)
人物争议
彼得·汉德克在西方同是一个有争议的作家,因为他曾多次公开支持前塞尔维亚总统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2014年彼得·汉德克获得戏剧界的最高荣誉——国际易卜生奖,导致评委会某些成员因不满评奖结果而辞职,极权主义研究者Bernt Hagtvet指责这是“史无前例的丑闻”,甚至认为“把易卜生奖颁给汉德克就等同于把康德奖颁给戈培尔”。当汉德克抵达奥斯陆领奖时,在场有一批示威者向他抗议。不过另一方面,2010年获奖者约翰·弗斯(Jon Fosse)则表示欢迎这个结果,他认为汉德克是个杰出的获奖者,而且认为他有资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4 13:59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