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集
北宋时期史学家刘颁的诗文集
《彭城集》是北宋时期史学家刘颁创作的诗文集。
诗文集概述
入为秘书少监。钱勰草制,极称其词艺之富。後以直龙图阁出知蔡州。孙觉胡宗愈、苏轼、范百禄交荐之,言攽博记能文章,政事侔古循吏,身兼数器,守道不回。乃召拜中书舍人。苏轼草制,称其能读典、坟、邱、索之书,习知汉、魏、晋、唐之故。其没也,曾肇祭文有曰:“强学博敏,超绝一世。肇自载籍孔墨百氏。太史所录,俚问野记,延及荒外,阴阳鬼神,细大万殊,一载以身。下至律令,老吏所疑,故事旧章,盈廷不知。有问於子,归如得师。直贯傍穿,水决矢飞。一时书林,众俊并驰。满堂贤豪,视子麈挥”云云。盖一时廷评士论,莫不共推。即朱子於元祐诸人,自洛党以外多所不满。而《语录》云:“贡父文字,工於摹仿,学《公羊》、《仪礼》亦复称之。”岂非攽学问博洽,词章奥雅,有不可遏抑者乎!史载所著诸书有《文集》五十卷、《五代春秋》十五卷、《内传国语》二十卷、《经史新议》七卷、《东汉刊误》四卷、《诗话》二卷,《汉官仪》三卷、《芍药谱》三卷。今所存者自《诗话》以外,惟《东汉刊误》散附北监本《後汉书》中,近日始有刻本。《芍药谱》亦仅而不亡。《文集》则《宋史·艺文志》、《文献通考》俱作六十卷。明《文渊阁书目》有《彭城集》十五册,不列卷数。今所传《三刘文集》,仅有《公非集》一卷,凡诗四首、文二十三篇。盖掇拾於散佚之馀,多所阙漏。即《宋文鉴》所选者且不尽载,其他可知。至以刘颜之《辅弼召对序》误属之攽,舛谬尤属显然,殊不足据。今检《永乐大典》所载,篇章尚富。盖即据《彭城集》收入。谨掇拾排比,厘为四十卷。较之原书,所少不过十之一二。与新编其兄敞《公是集》,钜制鸿裁,旧观尽复。在北宋诸家中,可谓超轶三孔,而凭陵两宋者矣。
----出《四库总目提要
作者简介
作者介绍
《彭城集》是北宋时期史学家刘颁的诗文集。
刘颁,字贡文,号公非。生于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卒于哲宗元?四年(公元1089年)。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父亲刘立之,字斯立,曾经任知县、通判、提点刑狱、转运史等职。刘颁的哥哥刘敞,字原文,号公是。历任右正言、起居舍人、翰林侍读学士等职务。刘敞博览群书,无所不读,对于儒家经典,诸子百家、古今传记以及天文地理、医算卜筮等都有涉猎。特别精通《春秋》。著有《公是集》、《七经小传》、《弟子记》和有关《春秋》的著作多种。
生平履历
刘颁二十四那年,和刘敞一起考中进士。以后一直在地方上任职,填到仁宋嘉?八年(公元1063年),才从地方调至京城汴梁,任国子监直讲。英宗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由欧阳修赵概的推荐,参加馆职考试,被任命为馆阁校勘。宋神宗即位后,王安石被任命为宰相。王安石神宗的支持下,实行变法改制。这时候,刘颁任判尚书孝功、同知太常礼院的职务。刘颁王安石司马光都有着良好的私交,但在政治观点上,刘颁更顺向于反对新法的司马光。
反对王安石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有青苗法等,而青苗法遇到了极大的阻挠,王安石为此曾写过《答曾公立书》,极力维护青苗法。刘颁在读过这封信后,曾致书王安石,认为王安石“直以周公圣人为证,上则使人主无疑,下则使廷臣莫敢非”,而实际上青苗法“不能使民家给人足,无称贷之患。”对青苗法表示反对。刘颁还反对改革学校贡举法,并得到太常礼院同僚的支持。由于政见之不同,王安石便把刘颁贬为泰州通判。不久又转为曹州知州。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担任开封府南司判官。后又离开京城,去地方担任京东转辽使、兖州、毫州知州等职务。不久,由于继他担任京东转运使的吴居原的控告,刘颁被贬往衡州任盐仓监仓。
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神宗逝世,哲宗继位。执政的宣仁皇太后高氏起用司马光、吕公著刘挚等人,政治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刘颁不久即被起用,先是任襄州知州,很快就回到汴京担任秘书少监。担任秘书少监不久,即因病辞职,去祭州担任知州,但苏轼、范百禄孙觉胡宗愈等人联名上奏,挽留刘颁,于是被命为中书舍人,而中书舍人掌管起草诏令,而且如果事有失当及除授非其人,可奏请皇帝重新考虑,是一个重要的职位。但这时刘颁已年过六十,且身体多病,到了元?四年(公元1098年)因病去世,卒年六十七岁。
刘颁学问广博,著述丰富,特别精于史学,受到时人的器重。欧阳修认为他“辞学优瞻,履行修谨,记问该博。”王安石写诗称赞他“笔下能当万人敌,腹中尝记五车书”,“才高意大方用世”,“能言奇字世已少”。曾巩推荐他“广览载籍,强记洽闻,求之辈流,罕有伦此。”
主要贡献
刘颁的历史上的主要贡献是参与司马光修撰的《资治通鉴》。英宗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四月,为了编修《资治通鉴》,奏请刘恕、赵君锡同修,得到英宗皇帝的应允。而赵君锡因父死而忧,便决定由刘颁接替赵君锡。刘颁的工作主要是分段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删定工作,以及某些考证工作。司马光在刘颁等人已做工作的基础上,再一起共同研究,勒成《长编》。刘颁对司马光《资治通鉴》的编撰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主要是在两汉阶段,司马光之子司马康曾给予以高度评价:“《资治通鉴》之成书,盖得人焉,《史记》、前后汉则刘贡文;自三国,历七朝而隋则刘道原;唐五代则范淳甫”。
评价
金毓黻也对《资治通鉴》两汉部分予以高度评价,认为“《通资》(两汉部分)则不然,凡前汉十二帝之纪事,虽不出荀悦所记之范围,而与《汉纪》之面目则大异,盖取史、汉之文,徐徐自出手眼,冶于一炉,创为新作。试取其书观之,无一语不出于《史》、《汉》,而无一处全袭《史》、《汉》,非特全汉为然,全书无不如是也。”
不仅刘颁精通汉史,其兄长刘敞、侄儿刘奉世也精通汉史,时人称之为“三刘”,三人合著有《汉书标准》六卷。
除参与《资治通鉴》的编撰外,刘颁还校勘过《魏书》、《北齐书》。著有《东汉刊误》、《〈后汉书〉精要》、《五代春秋》、《内传国语》、《经史新义》、《汉官仪》、《中山诗话》、《芍药谱》。
刘颁“为人疏俊,不修威仪”,性格诙谐幽默,出语无忌,因此得罪了不少人,但至死不改。
刘颁不仅是一位史学家,在文学上也有一定的造诣,一生写下了不少诗歌,有《彭城集》传世。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宋史·艺文志》和《文献通考》均著录为六十卷,明朝《文渊阁书目》中著录《彭城集》十五册,不列卷数,《四库全书》收录《彭城集》四十卷。
《彭城集》赏析
在四十卷《彭城集》中,卷一至卷十八是诗歌,其中包括七言绝句、五言绝句七言律诗、五言律诗等。刘颁不仅是一位史学家,而且也是一位有造诣的诗人,他一生中写下了大量的诗篇,其中有不少上乘之作,作品中充满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和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同情,富有极强的现实主义精神。在《幽州图》一诗中,他写道,“鄙夫平居常叹息,蓟门幽都皆绝域;安得猛士守北方,力排敌人复禹迹。”表达了诗人企图早日收复祖国领土的强烈爱国主义感情。在卷十三《京北流人》诗中,刘颁写道,“嗟尔流人亦可悲,白头老叟抱中儿。不羞远作投荒客,自恨生迟外户时。鱼失江湖相煦沫,鸟囚笼槛苦啼饥。乡原日日生荆棘,说似旁人犹涕垂。”
诗中充满了对人民不幸生活的无限同情。在《关西行》里,诗人写道,“关西居人多闭屋,屋底老翁相向哭。县官禁钱钱益轻,百姓无钱食不足。平时斗粟钱百数,今者千钱人不顾。大家萧条无十金,小家流离半逵路。忆初铸钱为强国,盗贼无端皆得职。迩来救弊因宽民,盗贼自苦民逾贫。安得万物皆为铜,阴阳炽炭造化工。铸钱万万大似展,官定足用民家丰。”不仅表达了对人民生活的同情和解除人民痛苦的希望。而且还谴责了官府的弊民政策。这样的诗篇在《彭城集》中还有不少。如《渔翁》诗,“老翁年侵耕作苦,官田税多不敢住。身携儿孙事渔钓,编竹为家寄江浦。朝寻菱芡逗烟水,暮饣卞鱼虾宿风雨。”揭露朝廷税收太重,逼得百姓只好下湖捕鱼度日。在《自古》诗中,刘颁对皇帝因嬖幸而封侯进行了嘲讽,“自古边功缘底事,多因嬖幸欲封侯。不如直与黄金印,惜取沙场万骷髅。”;“汉约无功不得侯,奸雄恶少善为谋,却令骄主轻人命,奴仆行师海北头。”
从卷十九至卷二十三是刘颁为皇帝起草的各种各样的制诰。卷二十四至卷三十一是刘颁撰写的奏议、疏、表、制、启、书。这些都是刘颁对当时朝政发表意见的文字,于此可见刘颁的政治观点和立场。有些则是刘颁谈论学术的文字,如卷二十七《与王深甫论史书》认为“古者为史,皆据所闻见,实录事迹,不少损益,有所避就也,谓之传信。惟仲尼作《春秋》,乃讳国恶耳。夫《春秋》,圣人所特作,以见一王之法,不当引为史例。然其讳国恶,犹但使显者隐之,大者微之,率皆有文以起焉。不昧,昧都为藏匿,使不可知也。后之史官不达此意,猥自?于圣人,以是为史未尝直书。上则顾时君忌讳,退又恶斥言当世权势大人罪过,改之、易之以就美好。悦生者而背死人,不顾是非。”这里是论述中国史学中的曲笔产生的原因和过程,有着独到的见解。有的书信则是谈论当时的朝政大事,如《与王介甫书》中批评王安石实行青苗法带来的种种不便,指责王安石“直以周公圣人为证,上则使人主无疑,下则使廷臣莫敢非”。
卷三十二至卷三十九是序、论、行状、墓志铭神道碑;卷四十是杂著。在上述序、论中,有些表达了刘颁的学术观点,如《〈后汉书〉精要序》、《公是先生集序》、《王天下说》、《处士论》(上、下)等。在行状、墓志铭、神道碑中记录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人士的言行事迹,是了解北宋社会、经济、风俗的原始材料。杂著则内容不一,有读书笔记,有进士策问,有旱祷文、祭文、哀辞等,不一而足。
被毁
《彭城集》的被禁毁,和他的另一部著作《中山诗话》一样,除了书中的内容有问题外,主要是作者是政治上反对新法的旧党人物。因此,当崇宋二年徵宗下诏禁毁元党人的书籍时,《彭城集》也就在劫难逃了。
参考资料
彭城集.豆瓣.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30 08:36
目录
概述
诗文集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