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康
宋代司马光的继子
司马康(1050~1090),字公休,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程伯休父后裔,司马光大哥司马旦之子,在他的两个儿子童、唐夭折后,康过继给司马光为子(详见苏轼《西楼贴·与堂兄三首》,转引自颜中其《司马康为司马光兄亲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8年第3期)。
人物生平
司马康,司马光继子(详见苏轼《西楼贴.与堂兄三首》,转引自颜中其《司马康为司马光兄亲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8年第3期)。元祐五年(1090)卒,年四十一。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
主要成就
司马光助手参与编辑《资治通鉴》。
人物评价
论曰:......呜呼悲夫。康济美象贤,不幸短命而死,世尤惜之。然康不死,亦将不免于绍圣之祸矣。——《宋史》
史籍记载
《宋史·卷三百三十六 列传第九十五》:
康字公休,幼端谨,不妄言笑,事父母至孝。敏学过人,博通群书,以明经上第。光修《资治通鉴》,奏检阅文字。丁母忧,勺饮不入口三日,毁几灭性。光居洛,士之从学者退与康语,未尝不有得。涂之人见其容止,虽不识,皆知其为司马氏子也。以韩绛荐,为秘书,由正字迁校书郎。光薨,治丧皆用《礼经》家法,不为世俗事。得遗恩,悉以与族人。服除,召为著作佐郎兼侍讲。
  康为人廉洁,口不言财。初,光立神道碑,帝遣使赐白金二千两,康以费皆官给,辞不受。不听。遣家吏如京师纳之,乃止。
  论曰:熙宁新法病民,海内骚动,忠言谠论,沮抑不行;正人端士,摈弃不用。聚敛之臣日进,民被其虐者将二十年。方是时,光退居于洛,若将终身焉。而世之贤人君子,以及庸夫愚妇,日夕引领望其为相,至或号呼道路,愿其毋去朝廷,是岂以区区材智所能得此于人人哉?德之盛而诚之著也。
  康济美象贤,不幸短命而死,世尤惜之。然康不死,亦将不免于绍圣之祸矣。
东都事略》卷八七:
康字公休,幼端谨,不妄言笑,事父母至孝,凛然有光之风。以明经擢第,为富平簿。光修《资治通鉴》,奏为检阅文字。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以父丧免。服除,召为著作佐郎兼侍讲。康上疏曰:「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自古祸乱之兴,皆由饥馑,为国必有九年之蓄,乃可备水旱。昔魏李悝为平籴之法,国以富强。东汉永初以后,水旱十年。和熹临朝,用征和故事,徙置饥民于丰熟诸郡,躬自减撤,以救灾戹,故天下复平。唐太宗贞观初,天下连歳灾害,太宗勤而抚之,民虽东西就食,未尝嗟怨。至四年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自古圣贤之君,非无水旱之灾,惟有以待之,则不为甚害。如汉、唐之策,已非处处皆有蓄积,故令民东西就食,此策之下者也。魏文侯举国,四境悉令平籴,所在有储,此策之中者也。三代而上,国有九年之蓄,此策之上者也。今臣愿陛下先为汉、唐之下策,以济目前之艰,俟及丰穰,乃为魏文侯之中策,积以岁月,渐及三代之上策。乗今秋熟,令州县广籴,民食所馀,悉归于官。今冬来春,令饥民就食,俟乡土丰穰,乃还本土。夫国家积财,惟以安国,民安则国安。故凡为国者,一丝一毫,皆当爱惜,惟于济民,则不当吝。陛下诚能捐数十万金帛以为天下大夲,则四海幸甚。夫实仓廪,使百姓足食,非独可以消患,太平之化,由是而兴,措刑之夲,无先于此矣。除右正言,以亲嫌不就上疏,历陈前世治少而乱多,祖宗剏业之艰难,积累之勤劳以劝上,及时向学,守天下大器,曰德,曰才、曰识,三者皆由于学。又劝太皇太后每于禁中训导,其言切至。又言孟子为书最醇正,陈王道尤明白,所宜观览,寻讲《孟子》。迁左司谏,以疾除直集贤院、提㸃崇福宫。方病,召医李积于兖州。积时年七十馀,老于家,于是乡民闻之,告积曰:「百姓受司马相公恩深,今其子病,愿速往来」。告者日夕不絶,积未至而康卒,年四十一,特赠右谏议大夫。绍圣四年,追夺赠官。
范太史集》卷四一《直集贤院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官司马君墓志铭》:
元祐五年六月丁酉,诏以秘书省著作佐郎兼侍讲司马康为左司谏。时已属疾,五辞不许,就赐告。君奏曰:「臣不敢拜君命于家,疾间当亟起受。」乃留告合门以俟。诏以君久疾,不给俸,其自止日续给之,君辞不受。七月小间,将受命,疾作,不能造朝,即奏:「臣不可以备言职矣,愿卒辞新命。」诏遣内侍挟御医三人诊视治疗,以君清贫,命医毋得受馈,俟疾损取旨。八月,君奏曰:「臣之力惫矣,言职不宜久虚,愿领宫观,养疾西都。」二圣不得已,许之,用。遣内侍谕旨,俾留京师就医药,赐钱三十万。九月丙寅,以不起闻。明日,辅臣对延和殿,未及奏事,二圣嗟悼不已,命优恤其家,特赠右谏议大夫。遣将作监丞张淳督运木就护殡葬,官给钱百万。遣中使吊问妻子,赐钱五十万,又赙钱三十万,布帛有加。既又遣内侍问行日,赐白金五百两助襄事。十一月甲申,葬陜州夏县太师温国文正公墓次。君字公休,文正公讳光之子也。其先出于晋安平献王孚,历后魏、隋、唐以及本朝,子孙未尝去乡里。积厚流远,是生大贤。曾祖讳炫,试秘书省校书郎、知耀州富平县,赠太子太傅。祖讳池,以清直事仁。
个人作品
资治通鉴》(为其检阅文字)
参考资料
《东都事略》卷八十七.中国哲学电子化计划.
《范太史集·卷四十一》.中国哲学电子化计划.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30 23:12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人物评价
史籍记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