彖辞
汉语词语
彖辞,汉语词语,拼音为tuàn cí,是《易经》中论卦义的文字,也叫“卦辞”。
基本介绍
“彖”(tuàn)即猪嘴上吻部半包住下吻部的意思,与现代语文使用的常用符号圆括弧“()”同形同意。引申为“包括”。再引申为“概括”或“注解”。《易经》的专用术语“彖辞”即指“总括之辞”、“概括之辞”,即概括一卦涵义之辞,或注解一卦之辞。彖辞是用来解释卦辞。其余六爻的筮辞就是爻辞。爻辞只断定该爻的吉凶,彖辞则断定整卦的吉凶。古人把“彖”解释为“断”,就是“断定”(吉凶)的意思。这种断定是根据整个卦象来进行的,所以《系辞上》说:“彖者,言乎象者也。”
彖辞是对卦象的吉凶断定,而《彖传》则应该是为彖辞作的“传”,也就是对彖辞的解释。但实际上它也直接解释卦义:“统论一卦之义:或说其卦之德,或说其卦之文,或说其卦之名。”(7) 试以需卦为例:彖辞为:“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彖传为:“需,须也(解释卦名),险在前也(解释卦象:上坎)。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根据卦象下乾上坎解释卦德)。‘需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解释彖辞亦即卦文);‘利涉大川’,往有功也(解释彖辞)。”但要注意的是,这些解释未必是彖辞本来的意思。作为筮书的《周易》古经本是吉凶占断,《彖传》把它们政治化、伦理化、哲理化了。不仅《彖传》,整个《易传》都是如此。
引证解释
1.指《周易》中的卦辞。《左传·昭公二年》“见《易·象》与《鲁春秋》” 唐 孔颖达 疏:“故先代大儒 郑众贾逵或以为卦下之彖辞, 文王 所作。”按,象,或以为非《易》十翼之《象》,应是《象魏》。见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易·乾》“元亨利贞” 宋 朱熹 本义:“元亨利贞, 文王 所系之辞,以断一卦之吉凶,所谓彖辞者也。”
2.指《周易》中的爻辞。《易·系辞下》:“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 郑玄 注:“彖辞,爻辞也。”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3-21 19:36
目录
概述
基本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