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来日大难》是
三国时期
曹魏文学家、“
三曹”之一
曹植创作的一首乐府诗。
作品原文
当来日大难⑴
日苦短⑵,乐有馀⑶,乃置玉罇办东厨⑷。
广情故⑸,心相於⑹。
阖门置酒⑺,和乐欣欣⑻。
游马后来⑼,袁车解轮⑽。
今日同堂⑾,出门异乡。
别易会难⑿,各尽杯觞⒀。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当来日大难:《
文选》卷二十八《短歌行》李善注引作《苦短行》。《
乐府诗集》入《相和歌·瑟调曲》,又注引《乐府解题》曰:“曹植拟《善哉行》为《日苦短》。”《乐府》古辞《善哉行》首句为“来日大难”,诗人即取此篇以命题。当,代,即以此代《来日大难》。来日大难,未来时候的灾难。
⑵苦:痛惜。
⑶乐有馀(yú):指不尽其乐。馀,通“余”。
⑷乃:于是。置、办:具备,置办。玉罇(zūn):玉制的酒器,指精美贵重的酒器。罇,同“樽”。东厨:古代厨房多设于堂屋的东面,故称。
⑸广(kuàng):通“旷”,开阔,指加深朋友的情感。情故:情愫,真挚的感情。
⑹相於(yú):互相亲近。於,同“于”。
⑺阖(hé)门:关门。
⑻欣欣:欢乐的样子。
⑼游马:使马游散。后:迟。
⑽袁车:将车仰立起来,使车的两根辕木向上。袁:通“辕”,此作动词。解轮:把车轮解下来。以上两句都是留客的方法,比喻主人殷勤留客。
⑾同堂:指同堂相聚。
⑿别易会难:化用
曹丕《
燕歌行》中的诗句“别日何易会日难”。
⒀觞(shāng):古代的一种酒器。
白话译文
痛惜时间太短,而欢乐却是无尽,于是叫厨房置办酒席。
通过宴会可以加深朋友的情感,使心与心更加亲近。
关上门,摆酒宴,喜气洋洋宾主共乐同欢。
把马牵出去游玩,让马迟迟回来,把车辕竖起,将车轮解下。
今日同聚一堂,出门各奔他乡。
离别容易相会难,大家应纵情干杯。
创作背景
该诗为拟古乐府诗《善哉行》而作。属《相和歌・瑟调曲》。《善哉行》古辞共分六解,其首句为“来日大难”,是宴会上宾主赠答的诗。曹植该诗既用其乐调。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该诗铺叙了一次宴会场面。
开头两句“日苦短,乐有余”,说明了设宴欢饮的动机。既然人生在世之日苦短,而世上的赏心乐事尽多,何不抓紧时间行乐。这个开头貌似达观,实则相当苦闷。诗人曹植原是一个很有抱负的才能之士,现在忽然要及时行乐起来,说明他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了阻碍,他的生命之船不得不改变航向了。这两句的另外一层意思是说,人生在世十分短暂,何必要骨肉相残。这一层意思作者小心翼翼地把它包得很严,从字面上是不容易看出来的。
自“乃置玉罇办东厨”以下具体铺叙宴会场面。“广情故,心相于”两句,描写宴会的人事与气氛。说明大家都有着相似的心情,所以才能在宽松的气氛中亲朋好友们坐在—起。至于究竟是什么心情,诗中没有直说。“阖门置酒,和乐欣欣”进一步描写宴会的人事与气氛。诗中“和乐”用《
诗经·
小雅·
常棣》中语“兄弟既具,和乐且孺”,这在全篇中有提示作用,提示读者去思索《常棣》中另外一些名句(如“脊令在原,兄弟急难”“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等)的意思。古人熟读《诗经》,诗人只要点到,宴会上的人都会心中有数。当时宴会上既有与曹植的心贴得很近的同受迫害的白马王
曹彪一类的人在,又有做了皇帝而对自己的兄弟面和心狠的曹丕在。说不定该诗就是曹丕指名要曹植写的应景之作。曹植要应这个“景”,实在太难。写些凑热闹的废话,违心;写些规练性的真话,危险。于是只好顺手拉出《常棣》篇来帮忙。话照样说得很愉快:“和乐欣欣”,但诗人种种难以明言的意思已经点到了。曹丕及曹氏诸王都能够各有会心。这就是所谓以少少许胜多多许。
“游马后来,袁车解轮”两句,
王夫之称之为“事之景”是很恰当的。这是因为在叙事之中确实有“景”可看。兄弟欢聚,本该无话不淡,但奇怪的是气氛并不热烈,连前面所说的“广情故,心相于”似亦属于场面上的话。宴会期间,近乎无活可说。于是只好把注意力转向诸如“谁来迟”“谁的马车到了”一类的琐事。也说明了,赴宴之人心头各有重负。
最后四句均为劝酒之词。魏文帝不让诸弟留宿京师。宴会散后,将遣使监护诸弟各自就国。诗人想到兄弟“同堂”聚会机会之难和各处“异乡”之悲,便情不自禁地端起酒杯,劝大家开怀畅饮。王夫之把这两句称之为“情之景”也是很恰当的。这是因为“情”中确实别有一番景象。即将被迫的诸侯王的“情”是一种景象,下令对诸弟严加看管的曹丕的“情”又是一种景象。诗人要把这两种不同的“情”调和起来是困难的,但他又不能不作这样的努力。于是便想到了曹丕《燕歌行》中的名句“别日何易会日难”,他把这句诗化进了己诗,熔裁出“别易会难,各尽杯觞”的结尾。这样的结尾,对曹丕,或能动之以情,而对即将离京的诸侯王,亦多少有些劝慰之意,因此可谓蕴藉巧妙而又不失温润倜傥之致了。
名家点评
明代文学家
钟惺《
古诗归》(卷七):“和媚款曲,缠绵纸外。”
明末文学家
徐世溥《
榆溪诗话》:“‘今日同堂,出门异乡。别易会难,各尽杯觞。’‘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异方惊会面,终宴惜征途。’数语一类也,而子建语爽俊,摩诘语峻冷,老杜语惨淡。譬之一琴二手,官商异曲;一曲两弹,疾徐殊奏。”
明末清初思想家
王夫之《船山古体诗评选》(卷一):“于景得景易,于事得景难,于情得景尤难。‘游马后来,辕车解轮’,事之景也。‘今之同堂,出门异乡’,情之景也。子建而长如此,即许之天才流丽可矣。”
清初诗人、诗论家
陈祚明《
采菽堂古诗选》(卷六):“‘今日’八字,情至恳恻,千古送别之怀,不能外此二语。诗至此,性情至到,何必多言。”
清代作家张玉榖《古诗赏析》(卷九):“此留亲友燕饮为乐之诗。起二以及时行乐意领入,峭甚。中八正叙饮酒高会,以阖门剔起外来,引动结意。末四致慨别易会难,仍收转饮酒作结。”
作者简介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曹操第三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与其父
曹操、其兄曹丕并称“三曹”。南朝宋文学家
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
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
李白、
苏轼三人耳。
曹植的生活和创作分前后两期:以曹丕即位为界,前期作品表现他的政治抱负和对于建功立业的热烈向往,也写了一些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的诗篇。后期作品则较多地反映了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有一定的思想意义。他的诗歌艺术成就较高,《诗品》说:“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同时,曹植又是最早注意声律的作家。其作品音律和谐,对五言诗的发展有重要贡献。他的章表辞赋也很著名,都洋溢着非凡的才气。现存诗八十多首。今存南宋嘉定刻本《曹子建集》10卷,辑录诗、赋、文共20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