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墙欲高行
三国·魏国曹植诗作
《当墙欲高行》是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三曹”之一曹植创作的一首乐府诗。该诗运用“众口铄金”和“曾母投杼”两个典故,痛斥众谗惑听,混淆真伪,委婉地发泄了自己的愤怒怨恨之情,抒发了诗人因遭小人诬谗而不被任用,又无法向上陈说的悲伤。全诗句式或长或短,错落有致。
作品原文
当墙欲高行⑴
龙欲升天须浮云⑵,人之仕进待中人⑶。
众口可以铄金⑷,谗言三至,慈母不亲⑸。
愦愦俗间⑹,不辨伪真。
愿欲披心自说陈⑺,君门以九重⑻,道远河无津⑼。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墙欲高行:原属乐府《杂曲歌辞》旧题,古辞已失。当:代替、当作之意,亦即以此诗代替古辞《墙欲高行》。
⑵须:凭借,依靠。
⑶仕进:入仕做官。中人:指君主左右受宠信之人,如贵戚、宦官、佞臣之流。
⑷铄(shuò)金:使金融化。铄:熔化。
⑸“谗言”二句:用“曾参杀人”典故。据《战国策·秦策二》载:费人有与曾参同名者杀人,有人三次告诉曾母这一消息,曾母起初不信,后信以为真,逾墙而逃。这里借用此典故比喻谗言可畏,足以离间君臣关系。
⑹愦(kuì)愦:混乱。俗间:世间。
⑺披心:披露心迹。
⑻君门以九重:宋玉九辩》:“岂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此指国君深居难见,故身受谗言而无处申辩。
⑼无津:没有渡口,此指渡船或桥梁。
白话译文
龙要升天,须乘驾空中飘浮的云,人要仕进,须借皇帝宠信的人。
众口所毁可以熔金,谗言一多,慈母也会疑心。
混乱的世俗,不辨真假。
我真想将心里话向皇帝披陈。可皇帝离我那么远,无船渡过河,真是愁煞人!
创作背景
魏文帝黄初四年(公元223年),雍丘王曹植循照往例,从雍丘前往京师洛阳朝贺。好不容易来到京都洛阳的关外,暗自思忖:既然自己有过,应当首先向皇帝哥哥谢罪才是。因而就叫随从人员留在关上,只是带着两、三个伴当,乔妆打扮,私自去进见清河长公主,希望她向皇帝说情。谁知他到关之事,关吏已经上报朝廷。皇帝派人“迎接”他,找不到他的下落。这就惊动了卞太后。她认为他自杀了,向着皇帝哭泣不止,弄得大家不知如何才好。恰好这时,他披着头发,赤着双脚,负着砍刀和椹板到了,太后才放下心来,后来皇帝叫他僻处在围着高墙的西馆,仍然不许他正式朝觐。虽然他仰瞻城阈,俯惟阙庭,长思永怀,忧心如焚,也见不着皇帝。他曾主动上疏,严历地斥责自己,但仍然见不着皇帝。在这种情况下,便写了该诗。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该诗一开头用对仗的句式以自然现象兴起社会现象:“龙欲升天须浮云,人之仕进待中人。”诗人虽平平道来,不置褒贬,提出的问题却发人深思。试想,人的仕进本该靠才德出众,这里却说要靠皇帝的幸臣——中人,岂非咄咄怪事!诗人正是通过这有悖常理的现象来揭露朝廷风气的腐败,使诗一开始就揭出主旨。
“众口可以铄金,谗言三至,慈母不亲。”化用“众口铄金”的成语和曾参的故事。前者是说众人的话就连金子也可以熔化,更不必说谗毁一个人了。后者见于《史记·甘茂传》。诗人在这里是借古语、古事感讽现实,说明谗言的可畏。而这既是朝廷风气败坏的具体表现,也包含着作者自己遭谗被谤的深切感受。
正因为如此,所以诗人接下去说“愤愤俗间,不辨伪真。”便不是泛泛的空发议论,而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针泛,是发自内心的呼喊。所以愤激之情溢于言表。
说鲁国有一个与孔子弟子曾参同姓名的人犯了杀人罪,有人就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她不相信。不久,又有一人来报告,她仍然不信,照样坐在那里织布。但等到第三个人来报告时,她也慌了,投杼下机,逾墙逃跑了。
胸怀大志,欲有所为的诗人不甘心就此被小人的谗言所毁灭,他要向皇帝披露真心,陈述衷情。“愿欲披心自说陈”一句情辞恳切,忠心可鉴。然而就连这样一点可怜的愿望都成了难以实现的幻想,因为“君门以九重,道远河无津。”全诗就在这沉痛悲怆的慨叹中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无尽的余味。同时,从这一结句中也不难看出,该诗虽主要指斥朝廷奸佞小人,但其中未始没有对亲近小人、听信谗言的曹丕父子的不满,不过是不敢明言罢了!
该诗以议沦为主,却不使人乏味,除了因为诗人不是苍白空洞的说理,字里行间饱含着真情外,形式上也很有特色。例如字数参差错落,句式长短不齐,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兼用,或骈或散,富于变化,而又一韵到底,一气呵成。不仅避免了这类诗易于呆板的弊病,而且有力地表达了作者愤激不平的感情。
名家点评
清代诗人宝香山人《三家诗·曹集》(卷二):“骨肉之间,仕进犹如此。‘谗言三至,慈母不亲’,毫无谤讟其上语。”
清初诗人、诗论家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六):“明明自慨,切至浏亮。起句托兴警动。”
清代作家张玉榖《古诗赏析》(卷九):“此伤谗间不能获上之诗。首二,先言获上必先推荐,反振而起。一句比,一句赋,笔势突兀。‘众口’五句,转落众谗惑听之可畏,醒出篇主。末二着身致慨,无路自明,独用长句,愈觉矫健。陈王诗多词条丰满者,如此与《野田黄雀行》等篇,则又以短劲胜。”
作者简介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曹操第三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与其父曹操、其兄曹丕并称“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曹植的生活和创作分前后两期:以曹丕即位为界,前期作品表现他的政治抱负和对于建功立业的热烈向往,也写了一些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的诗篇。后期作品则较多地反映了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有一定的思想意义。他的诗歌艺术成就较高,《诗品》说:“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同时,曹植又是最早注意声律的作家。其作品音律和谐,对五言诗的发展有重要贡献。他的章表辞赋也很著名,都洋溢着非凡的才气。现存诗八十多首。今存南宋嘉定刻本《曹子建集》10卷,辑录诗、赋、文共206篇。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1 03:41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