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教授,博导。江苏省委、省政府评定为江苏省中青年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委决策咨询专家,省政府十二五规划省长特聘专家;江苏省政协常委;江苏省区域发展研究会会长;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兼职教授;在三个国家级文化学术组织担任专家顾问、专家委员会常委、委员。
个人履历
2017年1月,张颢瀚不再担任江苏省十一届政协学习委员会副主任职务。
人物成就
主要从事都市圈、区域经济、城市经济、长江三角洲、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主要研究有:全球经济与中国宏观经济走势、江苏宏观经济与江苏省委省政府决策,江苏省区域发展,都市圈与长江三角洲发展,江苏文化发展等。
主持完成国家重大项目课题、科技部“863”重大项目子课题、国家规划重点课题、省规划重点课题等40余项。主持完成省委书记、省长布置课题,省、市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课题60余项。个人完成与个人主持完成的国家问题研究文章建议内部报告等,被国家领导人、国家部门领导人批示借鉴等20余项,江苏发展研究的报告被省领导重要批示与批示借鉴的130余项。
发表经济学、哲学、文学、管理学及自然科学论文470多篇,出版个人专著、合著等30多部。有40余项科研成果在北京、江苏省和南京市获奖,国家级奖一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四项;全国性一、二等奖三项,优秀奖多项。
学术成果
1、《论文化产业及其运作规律》,《中国社会科学》2002.2,《新华文摘》重点篇目全文转载,省五个一工程奖2004
2、《新兴产业的兴起与全球经济新周期的到来》,《学术月刊》,2012年8月。《新华文摘》封面重点文章-新华观察栏目转载发表。2013年第一期;
3、《后信息经济时代的全球经济》,《江苏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新华文摘》全文转载2013年第13期;
4、《走可持续的现代化道路》,《人民日报》重点理论文章理论版通栏发表,2013.9.17,中国共产党网、光明日报网、求是网等100多家网站同时转载;
5、《长三角大都市圈的空间结构研究》,《经济学动态》2007.1《新华文摘》选登2007.4
6、《提升发展理念 转变增长方式》,《求是》 2007.4
7、《全球经济弱势周期下的中国发展》,《人民日报》《内部参阅》重点首篇2013年2月;
8、《人的城镇化的多重意义与实现路径》,《人民日报》《内部参阅》重点首篇2013.07.5
9、《消费拉动的理论与实践依据》,《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2月17日;
10、《知识产权是第一产权》,《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4月,《新华文摘》全文转载,《科技日报》刊登;
11、《地理区位、城市功能、市场潜力与大都市圈空间结构和成长动力》,《学术研究》, 2012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2、《探索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中国社会科学报》全版,2013年6月24日
13、《科技兴国再思考》,《光明日报》,1999.11.5;
14、《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导向》,《祖国》杂志2011年12月;
15、《构筑国家沿海与内陆连接的第二通道与沿海第四增长极》,中央党校《理论动态》2009年2月;
16、《长江三角洲发展规划研究报告》报国家专题报告2005年2月;
17、《转型与融合: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18、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研究》2011年被评为优秀;
19、《长三角区域功能定位与空间扩展趋势》,《中国经济报告》2007年1月;
20、《长三角一体化中的行政区障碍与协调》,《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6月;
21、《
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经济与行政区经济的矛盾和整合》,《江海学刊》2009年4月;
2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科技研发方式的转变》,《社会科学》2008年8月;
23、《论都市圈价值导向、城市功能和产业三位一体的转变》,《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2月;
24、《五大战略为何升华为六大战略——十二五规划建议解读之一》,《新华日报》头版头条重点2010年11月;
25、《经济学家的全球视野与国家责任》,《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8月;
26《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力基础》,《学习与探索》1992.10《新华文摘》转载,《人大资料》全文转载,改革论坛入选,《社科信息》《时代战略丛书》《中国新时期社科成果荟萃》介绍。
27、《国有大中型企业扭亏增盈的对策建议》,中央党校国家资产管理局.江苏省党校联合课题第一执笔人,1993,《经济导刊》等近10家重点报刊发表中央党校等报国家,明确提出“两个转变”的建议;
28、《在市场经济中建立社会主义的现代企业制度》,《学习与探索》1993.4,《新华文摘》摘登,《中国改革与发展丛书》等入选。
29、《泛长三角世界第六大都市圈一体两翼新格局》,《社会科学》2007年10月;
30、《交通条件引导下的长江三角洲空间格局演化》,《江海学刊》2007年1月,《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31、《中国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对策探索——我的市场经济观》,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5,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光明日报》、《中国市场报》、《中华读书报》、《文汇报》、《经济参考报》、《中国教育报》等报道;
32、《运行与嬗变——城市经济运行规律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
33、《第五产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9月,著名经济学家张卓元作序予以高度评价。
34、《科学发展 幸福江苏》执行主编、首席专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10月,江苏省十二次党代会献礼书,省委书记顾问,省委常委主编;
35、《中国古诗词赋观止》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5,《光明日报》独立书评《纵览千古诗坛》,《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书与人》、《中华读书报》等重点报道;
36、《长江三角洲一体化进程研究:发展现状、障碍与趋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全国社科规划办评为优秀成果,《成果要报》报政治局与国家有关部委,国务院研究室等主要负责人与国家发改委负责人等批示,在国家长三角地区规划中给予采纳;
37、《从经营国有企业到管理国有资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38、《第一资源—科学人才观简明读本》第二主持人,2012、7月,销量过百万册;
3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合著者之一,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6,胡福明教授主持;
40、《21世纪初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南师大出版社2002.6,江苏省十六大献礼成果,《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报道;
41、《三大都市密集区:中国现代化的引擎》(合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42、《“十三五”江苏区域发展新布局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1月。
43、《苏南模式的新发展》四卷本,主编,人民出版社,2001年;
44、《21世纪初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战略研究》,1999年卷、2000年卷、2001-2002年卷、2003-2004年卷,跟踪合作系列研究,主编之一,分别由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45、《江苏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研究》,省委、省政府重大课题报告,2003年;
46、《创新江苏发展模式:立足扩大内需战略基点 建立消费主导发展模式》,江苏省政府发展新战略重点课题报告,2012年10月;
47、《
宁镇扬同城化研究》,江苏省政府重点战略课题报告 ,2012年8月;
48、《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研究》,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布置课题报告2004年;
49、《提升长江三角洲的经济能级》,上海《社会科学》2003年4月;
50、《长江三角洲经济协调联动发展的战略选择》,《管理世界》1999年4月 。
出版图书
获奖成果
1、《劳动积累
承包制——全民企业混合所有制体制》,中宣部、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代表中央联合颁奖;
2、《运行与嬗变:城市经济运行规律新论》(著作),江苏省人民政府一等奖;
3、《从经营国有企业到管理国有资产》(著作),江苏省人民政府一等奖;
4、《第一资源》(第二作者),江苏省人民政府一等奖;
5、《走可持续的现代化道路》,江苏省人民政府二等奖;
6、《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企关系》,中央党校一等奖;
7、《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走出困境的新思路》,中央党校二等奖;
8、《文化产业运行规律新论》,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
9、《中国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对策探索》(著作),江苏省政府三等奖;
10、《转轨体制中国企过渡体制及其阶段性研究》(著作),江苏省政府优秀图书二等奖;
11、《中国古代宏观经济管理研究》(合作), 江苏省政府三等奖;
12、《21世纪初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著作),江苏省政府三等奖;
13、《古诗词赋观止》(著作),江苏省政府三等奖;
14、立足扩大内需战略基点 增强消费拉动基础作用——逐步建立江苏消费主导发展模式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第二作者,江苏省政府三等奖。
理论创新
(一)全球经济与中国经济态势研究
1、后信息经济时代的全球经济
提出“后信息经济时代”的判断与命题。通过对历次全球经济周期更替的规律研究,考察20世纪50年代以来众多国家和地区尤其是美国30多年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的演变历程表明,信息经济时代已经过去,后信息经济时代已经开始,信息经济时代与后信息经济时代的“拐点”已经到来。正是这一拐点的到来或者说信息经济的衰退构成了全球经济下滑的根本原因。基于这一视角的经济周期演变机理的分析表明,后信息经济时代全球经济周期的交替、更新与兴起,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新兴产业的培育和支柱产业的形成,这也构成当前全球面临的共同任务,进而决定了全球将进入一个“典型的共同治理探索期”。——《后信息经济时代的全球经济》, 《江苏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2、新兴产业的兴起与全球经济新周期的到来
对全球经济的现状与趋势研判,提出进入一个“弱势低速增长的长周期”。
通过对全球经济发展史历次世界性经济危机与经济增长上升周期的规律研究,对全球经济的现状与趋势进行了研判,提出全球经济步入了 “弱势低速增长的长周期”;围绕这一基本观点和主线,探讨全球历次经济危机、经济周期与新兴产业之间的内在关系,表明每一次全球经济的上升周期也是新旧产业的交替更迭期;对欧美社会的高福利与新兴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透视,认为长期以来新兴产业的兴起与新旧产业的叠加效应,支撑着欧美国家的高福利;认为,要走出危机,重新回归全球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必须寻求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并转变现有的增长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新兴产业的驱动及其对经济结构的改造,在这一过程中尤其要放大新旧产业交替更迭的叠加效应,这理应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全球战略任务。——《新兴产业的兴起与全球经济新周期的到来》,《学术月刊》,2012年8月。2013年1月,《新华文摘》重点文章全文转载。
3、关于全球经济弱势下的中国发展
经过系统研究,明确提出,从全球金融危机开始,美国经济复苏乏力,龙头作用锐减,欧盟债务危机持续升级,新兴经济体增速呈现下滑,后信息经济困境与后美元主导叠加,全球经济复苏的道路还很漫长;中国30年的高速发展得益于国内要素红利、改革红利、开放红利与全球化红利带来的历史机遇,面临着上述红利衰减及各种困难和问题,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将进入一个较长时期的中高速增长的新态势的判断。提出今后凭借从转型与改革等红利作为支撑因素,中国有可能在全球弱势周期中实现中国经济的中高速增长。为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出需要统筹的四个关系, 把握好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等七个着力点。先向江苏省政府提出研究报告,2013年2月22日《人民日报》《内部参阅》《全球经济弱势周期下的中国发展》,重点首篇内部刊登。
4、关于消费与经济增长的观点
根据世界工业化发展进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提出了投资、出口和消费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呈现梯次为主演进的规律。以此为依据分析得出,当前我国消费主导战略的提出,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世界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全球产业转型息息相关。提出,在消费拉动战略下,仍然需要重视投资的作用,关键是调整投资的方向和结构;仍需要外贸的增长空间,努力实现消费与出口的双赢。——《消费拉动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2月17日。
(二)都市圈理论研究创见
1、关于大都市圈空间结构与成长动力理论。
通过对发达国家都市圈的形成以及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都市圈的形成的分析,地理位置差异引发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异,并决定了城市功能差异性和互补性,而地理区位差异的有限性决定了城市竞争关系的存在,互补与竞争的空间作用建构了大都市圈内既相对稳定又动态优化的层级结构体系,推动了大都市圈成长。区域交通优化则进一步促进市场潜力扩大和城市功能转型升级,后者又进一步强化大都市圈的空间集聚、成长动力和空间结构优化,提高整体发展的能力和效率。因此,大都市圈成长动力主要包括区位动力、结构动力和市场动力。——《地理区位、城市功能、市场潜力与大都市圈空间结构和成长动力》, 《学术研究》,2012年第11期。
2、关于长三角城市群的功能一体化。
提出长三角都市圈跨入了从竞争转向竞合、从产业一体化化转向功能一体化为主的区域发展新阶段。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与转型创新发展,首先需要依赖于城市功能的转型,而城市功能的转型又需要城市价值导向的转型为前提。在长三角区域由“产业一体化”向“功能一体化”发展转变中,指出区域制度合作是实现长三角功能一体化的核心与关键,并从基础制度环境、规划和政策合作、制度实施机制三个层面构建了了制度合作的整体框架。——《论都市圈价值导向、城市功能 和产业三位一体的转变》,《南京社会科学》2012.2;
(三)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研究的创新与推动
在1985年开始研究城市经济的基础上,1997年开始着力研究都市圈与长江三角洲的发展问题。本人有关著作、论文和报告中,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创新有: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的成长阶段与成长机制;长江三角洲发展的总体目标与战略重点;长江三角洲在国家的功能定位;长江三角洲15城市结构定位;长江三角洲的经济能级提升;长江三角洲一体化进程、障碍与对策等。从都市圈、长江三角洲的基础理论,到长三角发展的总体目标、战略重点、整体功能定位,到长江三角洲的15城市定位、长江三角洲的能级提升再到长三角的空间扩展与泛长三角,以及长江三角洲一体化进程、障碍和对策等都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综合十多年的跟踪研究成果,由理论抽象,到具体实践,再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进行综合提升,初步形成了对长江三角洲研究的创新体系。这一研究方法与路径,要感谢中国人民大学的卫兴华教授和厦门大学吴宣恭教授等指导。
1、发起并联合对长江三角洲的区域发展与一体化进程进行跟踪研究。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关注的重要区域,也是顺应国内外
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成长起来的重要区域,1998年由本人发起并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与江浙沪专家对长江三角洲的区域发展与一体化进程进行了跟踪研究,连续出版了《21世纪初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战略研究》1999、2000、2001-2002、2003-2004年卷。这一研究推动了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长江三角洲的研究,其系列研究成果成为长江三角洲
区域研究的基本参考书与政府相关决策的主要理论参考文献。文汇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浙江日报、大公报等都有专门报道。
2、长江三角洲在国家的六大战略性功能。2003年在《江海学刊》、《社会科学》等发文,研究提出,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及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在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战略地位、综合优势和经济社会基础的前提下,提出了长江三角洲区域整体在我国
现代化的战略中应当发挥的主要功能:第一、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作为中国经济发展能级最高、动力最强的
经济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主引擎”作用;第二、中国
现代化的“领航区”。作为率先实现
现代化的地区,对中国现代化起到先导、示范的作用;第三、中国城市化的“示范区”。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群,在中国城市化和城市
现代化中率先探索,对中国城市化起示范带动作用;第四、中国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先导区”。作为中国最大的制造业基地和最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区之一,带动中国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在中国
新型工业化道路上起示范推动作用;第五、中国经济与社会稳定的主要支撑。作为中国经济实力最强、为国家贡献最多的地区之一,在迅速增加中国经济的绝对量、增强国家综合实力与社会稳定上起骨干支撑作用;第六、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前沿方阵。作为中国经济能级最高、城市最集中、
竞争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在国际市场上作为中国经济的前沿方阵,参与国际竞争。明确长江三角洲的区域整体功能是确定长江三角洲未来发展战略以及制定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该观点提出后,被全国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广泛引用或借鉴,并成为国家有关规划的重要参考依据。
在研究长江三角洲的功能和潜能的基础上,依据我国推进
现代化战略的客观要求,提出了长江三角洲的总体发展目标,即
经济中心三角洲、经济活力三角洲、经济成长三角洲、机制创新三角洲、城市化高地三角洲、现代化先导三角洲。人民日报、瞭望周刊及半月谈等都有专门刊载或转载报道,被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引用借鉴。
3、提升长江三角洲的经济能级。根据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功能定位及其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需要,在与国际有关都市圈作系统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长江三角洲的经济能级仍然较弱,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在国家区域发展中的带动引领作用仍不明显的基本判断,从而明确提出要从区域
经济总量、区域人均GDP、区域城市化水平、
区域产业水平特别是
第三产业比重、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运载能力和运载效率、区域规划面积等方面,迅速提高这一地区的经济能级和能力,做大、做强长江三角洲。需要国家战略与规划认可,需要对区域进整合与相应扩大,需要国家给予进一步放开的政策。本文是我国第一篇从上述视角系统研究的学术论文,并起到了丰富拓展长江三角洲该领域理论的作用。
4、长江三角洲十五个城市的结构定位。在研究世界城市群与长江三角洲构建世界城市群优势基础上,2003年5月发文提出长江三角洲正逐步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系统提出了以三大都市圈为主体的长三角城市体系,以上海为中心的苏锡常都市圈,以杭州为中心的环杭州湾都市圈,以南京为中心的南京都市圈。系统研究提出长三角城市群的层级格局,主要从功能定位的角度,将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划分为五个层级的梯度城市体系。第一层次:上海,放在一个远大的层面考虑,上海将成为世界级大城市圈的中心,并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改变了上海作为国家一级区域中心的传统定位。第二层次:南京、杭州,都是国家一级区域中心城市,改变了作为国家二级区域中心的传统定位。第三层次:苏州、无锡、宁波,应作为国家的二级区域中心城市,改变了作为国家三级区域中心的传统定位等等。这一成果成为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市制定战略与规划的重要参考。
5、长江三角洲一体化进程、障碍和对策的综合研究。2007年完成的国家规划项目《长江三角洲一体化进程:障碍、对策与趋势》,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长三角发展的现状、问题、趋势和建议的著作。针对长江三角洲行政分割、各自为政、地方保护主义仍然突出,导致内部竞争过度、产业同构严重、区域资源不能有效配置,经济优势不能充分互补,削弱该地区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等问题,有针对性地、系统地研究了长三角一体化中存在的障碍,从多层面、多视角对长江三角洲一体化中的障碍进行
实证分析。该成果的主要创新点有:①从政府、企业等层面,研究一体化中的障碍问题;②从规划、
产业、金融、信息、环境与基础建设等角度,研究一体化中的障碍与问题;③从制度、政策与市场等视角,分别研究政府与企业在一体化中的动力、机制,以及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④从行政区划、合作模式、协调机制、政策投入以及企业机制等多层面,综合提出了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运行机制和制度创新的思路,在国内尚属首部。由于本项目系统性和创新性的研究,被国家社科规划评为优秀项目,作为上报政治局、国家领导人和国务院相关部门的重要成果,并得到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的批示与借鉴。
6、长三角大都市圈成长阶段性过程及运行机制的理论。在多年研究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与城市群的基础上,在理论上进行综合提升研究,提出长三角大都市圈成长阶段性过程及运行机制。基于学术界和实际部门对大都市圈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提出大都市圈是一个由单个地位突出的核心城市和几个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及相应城镇群落所组成的规模层次分明、功能结构合理、经济联系紧密的并具有
国际竞争力的空间发展实体。在研究世界几大典型都市圈的基础上,指出大都市圈过程一般要经历各城市圈
竞争发展、大都市圈培育、发展与扩张、创新发展四个阶段。在大都市圈成长阶段的初期,一般会存在多个以
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的中心城市并行发展及竞争;在此后过程中,处于
区位优势的个别城市由于综合竞争的优势,服务业会相对发展,从而取得竞争绝对优势,并逐步成长为大都市圈的核心城市;核心城市确立以后,其辐射作用将会逐步增强,并形成与四周城市的产业互补,进一步形成各自的优势与错位发展。同时指出大都市圈成长需要具备的主要条件是优良区位、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发达、核心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快速成长,以及统一市场、规范制度和合理规划等。明确指出长三角大都市圈在空间架构已经形成的基础上,已逐步进入了发展的第三阶段。因此,核心城市上海需要加快服务功能升级,提高国际化水平和国际扩展能力;周边城市群落需要加快
产业与功能发展,提升产业层次,提升城市质量。这一理论不仅丰富拓展了都市圈的基本理论,在相关研究中处于前沿,而且对于我国都市圈的成长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四)城市经济与第五产业理论的重大创新与重要开拓
我国城市经济学的带头人之一,提出了城市经济的前沿性创新观点。适应我国城市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我国学界较早开始城市经济的研究,并成为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的最年轻的会员与常务理事,师从汪道涵会长、张卓元副会长等进行城市经济的系统研究。从城市经济的基本理论到大都市圈的结构与成长机制,在国内最早研究提出了中国城市扩散的三个阶段、中国城市规划的三个价值导向等创新性理论观点,并在北京与香港获奖。在《经济动态》、《社会科学》等重要刊物上发表城市经济重要论文十几篇,出版城市经济著作4部,其中《运行与嬗变城市经济运行规律论》获江苏省人民政府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
1.“城市五次产业理论” 的系统开拓性研究。从8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城市经济,在多年积累的基础上,形成以《运行与嬗变——城市经济运行规律新论》为代表的城市经济与文化产业研究的开拓性
基础理论成果。本成果以世纪转型期的世界城市经济为基本对象、以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城市经济为重点,以城市经济学、经济学和
区域经济学等为理论基础,从城市经济演化、
城市经济结构演变、城市经济五次产业、城市市场与流通、城市与区域以及城市经济运行与调控等几个主要方面,
纵向探讨了城市经济四千年特别是百年来的历史演变,横向剖析了现代城市经济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并以新的理念,揭示了城市经济在当代社会、特别在我国
市场经济条件下运行的新的规律,逻辑地揭示了我国城市经济在“经济增长模式”与“经济体制模式”方面所发生的两个重大转变,揭示了城市经济21世纪初的运行趋势。首次按照历史与理论的逻辑,开拓性地系统地阐述了当代城市经济的五次产业:①平中见奇的城市第一产业――农业产业。探讨了农业城市到城市农业的地理、经济与体制整合,着重探讨了城市农业的两个阶段:城郊型农业与都市型农业;②脱胎换骨的城市第二产业――工业产业。探讨了城市工业与城市化的关联与走势,着重探讨了工业创新的新理念与对策思路;③方兴未艾的城市
第三产业――服务产业。对城市
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内容进行了新的探讨,并注意到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④合纵连横的城市
第四产业――信息产业。较系统阐述了信息产业的兴起与特征,在对我国信息产业状况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建议;⑤初露端倪的城市
第五产业――文化产业。在对当代经济文化一体化潮流分析的基础上,逻辑地开拓性地揭示出文化产业将成为一大产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机遇与优势。指出了服务产业、
信息产业、文化产业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与不同消费阶段的各自特征,丰富了一般意义上的
第三产业的内容。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研究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刘维新评价“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城市经济运行规律的著作”,“是我国当前城市经济研究中指导我国城市化和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部有份量的不可多得的著作。”江苏省社科院沈立人老师评价本书“视野广阔,角度多元,内涵恢宏,观点创新,得到了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赞许和欢迎”;在城市
纵向演进内容上,“发旁人所未发,有独特的见识”,在文化产业思路上,“明确了战略和规划”,在城市市场与流通、城市运行与调控以及区域发展问题上,“本书都有了新答卷”。《光明日报》、江苏卫视等进行了专题报道。该书出版发行量进入2000年北京图书“订货排行榜”。
2.社会主义文化产业运行规律与机制的开拓性理论创新。在研究城市经济的基础上,在国内较早较深刻的论述了文化产业的一些前沿理论问题。2002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文化产业运行规律新论》,立足于文化产品的双重属性商品属性与社会属性,及文化生产的双重效益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探讨了当代文化产业作为人类经济史上
产业群兴起的一般过程与一般形态,在共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围绕着文化产业的结构效益与规模效益等关键问题,从宏观管理
体制改革与微观组织模式创新方面,就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产业体制提出了机构改革、内部转移、
双层经营、规模经营等建议。揭示了文化由产品、商品直至
产业的内在逻辑过程。从经济学、哲学的结合上,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的文化产业经济
价值规律作用形式以及文化产业运作中的社会价值作用和表现方式,揭示了文化产业运作的双重价值规律。被评价这一观点对于我们认识文化产业运行特点和指导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文化事业发展,具有迫切的理论意义。对文化
产业特性进行系统化、多层面的研究与确认,从产业活动方式、产业组织过程和动态属性三个视角作了立体化论述,对文化产业的内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赋予了更为深入科学的理解。从哲学、经济学和文化学等多重视角对文化
产业的基本性质、产业形态、产业演进意义和产业运作规律等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梳理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发表后,《新华文摘》作重点文章推出。人大复印资料在《文化研究》中全文复印。社会学家评价本文:“代表了当前国内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新高度”,“这篇文章至少有三方面的论述是集近年来文化产业研究之大成,把文化产业研究推向了新的科学化阶段”,是“我国文化产业研究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的重要标志”。该文获2004年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
3.出版我国第一部第五产业论著《第五产业论》
本书是在本人20余年研究城市经济学与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基础上的成果(在写作中有沈山同志协助),是我国第一部系统 深入论述第五产业的力作。第五产业是人类产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与必然结果,是产业高级化的新形式;它把国家的软实力直接转化为硬实力,把文化力量转化为经济力量与民族力量,并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本书也可以称作“第五产业十论”,分别为:产业演进论、产业功能论、产业结构论、产业组织论、产业集聚论、产业评估论、产业战略论、产业趋势论、产业政策论、产业典型论。
著名经济学家张卓元为本书作序,说“该部著作从产业演进的视角,提出五次产业理论体系的构建”,“进一步分析第五产业的功能、结构和组织,提出产业评估、产业战略和产业政策制定的理论与方法,以及通过产业集群和产业典型案例的研究,提出全球化时代,世界第五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以及当代中国第五产业发展的十大趋势特征,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和创新性的理论构建。”“《第五产业论》,文字厚重而易读,结构合理而紧密,实践案例支撑理论创新,反映了作者对当前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系统性的关注和探求。本书对所有文化产业的研究者、领导者、实践者,都值得一读”。
4.提出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的价值导向要实现三大转变。一是从经济单元中心目标到多元综合目标的转变,以适应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二是从以行政为中心到以社会为中心的转变,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三是从由局限在社会范围内的规划与建设向社会与自然和谐的转变,体现以人为本的需要。并且指出,这是我国城市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由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主要标志。同时提出,片面强调城市的生产与产业功能,最终导致城市与城区畸型发展,城市发展的价值目标必须由单一的经济目标向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多元综合目标转变,这应该成为城市发展和考核城市发展政绩的基本尺度。1998年在香港发文,1999年又在《江海学刊》发表。
5.提出中国城市化道路的两种路径。针对我国二元结构的特殊国情、城市化发展的特殊阶段以及城市二元结构等特殊问题,提出了中国城市化道路的两种路径,即移地式城市化与就地式城市化以及两种城市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论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科学意义和建设路径。对我国城市化道路进行了深入总结、认真分析,具有系统性的思路创新。在国内学术界和政府相关部门产生了广泛影响,并为理解中央新农村建设战略提供了理论参考。该成果被广泛转载和引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给予专题报道,江苏省常务副省长赵克志系统批示。
(五)基础理论研究创新
1、五层次
社会经济结构的理论创新。《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力基础》(《学习与探索》1993年第5期),提出传统
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把社会分为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个层次,把社会经济分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层次。这种划分必将导致由生产力经济学来研究生产力问题,由经济学来研究生产关系问题,经济学则变成生产关系经济学,从而导致把变革生产关系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特别是会导致把变革经济管理体制当做变革社会经济制度加以限制。针对这一弊端作者对社会经济进行剖析和抽象,把
社会经济结构分成如下五个不同层次的内容:①生产力的物质技术形式。即生产力的一定物质技术基础及其运动。②生产力的
经济形式。即生产力在自身运动中、在生产关系范围与本质之外,生产力要素在生产单位内部和生产单位之间流动、交换、组合和配置的社会经济形式。这种形式是生产力要素自身的运动,不随生产关系性质的变化而必然发生变化。③社会经济的管理调节形式。指社会在宏观经济领域和微观经济领域对经济运行的管理和调节的形式,在
现代市场经济中,主要是
市场调节和市场基础上的
计划调节或宏观调节形式。④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指生产关系在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中所表现出来的社会运作形式。⑤生产关系的基础。主要指生产资料和社会资产的所有权归属。进一步提出,第一、第二层次有机结合,构成社会生产力的形式和社会生产力的运动;第四、第五层次相结合,构成生产关系内容。在社会经济的现实运动中,五个层次又互相交融、互相作用。生产力的物质技术形式决定生产力的
经济形式,二者有机统一构成社会生产力形式;社会生产力形式决定社会经济采取何种调节和管理方式。生产力
经济形式和社会经济管理形式又客观要求一定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和基础形式与之相适应。这一理论逻辑地推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力基础——社会生产力的商品经济形式和现代物质技术基础形式相统一的现代生产力。其中,生产力的现代商品经济形式是决定社会主义必然实行市场经济的深刻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杂资料》全文复印,《社科信息》等发表专家评论,说该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新体系的理论支点,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为科学界定生产力经济学、经济管理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提供了理论依据”。获《学习与探索》首届论文评奖一等奖。
2、提出知识产权是第一产权的论断、观点与政策建议。(2011年发表于《江苏社会科学》、《科技日报》,《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提出知识产权确立为第一产权,并且是科技是
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必然逻辑,是推进智力投入与利益回报平衡机制保护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我国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增强
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研究了产权与知识产权的关系,与传统产权的差异,提出知识产权作为第一产权的理论与实践依据。结合知识发展与技术进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奠定知识产权在私权权利中的特殊地位,这是一种优先于其他任何私权的第一产权的地位。知识产权成为第一产权,有利于把知识产权作为最重要的经济增长要素之一加以重点保护;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鼓励科技创新,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竞争力;有利于进一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从而最终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利于在
国际分工中占据更高位置,改变中国制造形象。
3、提出“从经营国有企业到管理国有资产”的命题。2005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从经营国有企业到管理国有资产”》。通过深入剖析我国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进程,揭示改革始终无法真正向纵深推进的根源在于没有将国有企业的核心—
国有资产—作为改革的关键环节 ,没有很好解决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问题。以“从经营国有企业到管理国有资产”的命题为核心,构建了一个研究
国有企业改革历史变迁的分析框架。 由“转轨体制”、 “国有企业的性质、功能和定位”、“时代背景”构成了分析框架的三重维度,在此基础上提出“国有企业功能重新定位”、“国有企业资产结构重组”、“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国有企业竞争优势重构” 和“构筑国民经济生存基础”的
国有企业改革战略总体思路。
4、《古诗词赋观止》。从1985到1995年,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出版《古诗词赋观止》(上、下卷)。国务院古籍规划组成员、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郁贤皓教授在《光明日报》发表“独立书评”《纵览千古诗坛——评〈古诗词赋观止〉》,评价:近半个世纪以来,关于中国古典诗歌的选本已出版很多,甚至同题目、内容也大同小异者也时时可见。在图书市场并不十分景气的时候,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张颢瀚教授等历时10年撰写的200余万字的《古诗词赋观止》,以高度的学术性、艺术性和独具特色的结构布局引起了读者关注。高度的学术性,表现为诗歌史与名家名篇的有机融合。全书以中国诗史为线,以断代为面,以名家名作为点,展现出古诗发展的线索与轨迹,突出了典范作家与典范作品,反映出各个时间时代诗歌最高艺术成就。选篇精当。本书的重要价值之一在选篇。独具特色的宏观结构。全书共选入从秦至清528位诗人和无名氏的作品共1878篇,这是迄今为止古诗词释本之最,如此巨制,因为它按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七个时段,而又以作家姓名或作品出处列目,以作品篇目列条,所以检索十分方便。本书结构使人们对诗歌的分类有重新认识。从文学分类的角度来说,文学可以分为韵文与散文两大类,韵文均可称为诗歌。本书名《古诗词赋观止》,仅收律赋,而不收唐以后的散赋,这样的安排是正确的。书名中的“诗词赋”一语中的“词”实是“词典”之义。纵观近半个世纪以来的诗歌选注,诗词合编者有之,诗词典汇编者亦有之,诗词典赋汇于一书者并不见寓目,若非笔者孤陋寡闻,则未尝不是本书的与众不同之处,也算是一大特点。自1988年开始本书的编纂,到今天出版此书,这部200余万字的巨著经历了十载风霜。古人有“十年磨一戏”或“十年磨一剑”之说,本书作者十年磨一书,几易其稿,使本书从总体结构思架构到细枝末节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六)对江苏区域发展研究的创新
1、主持《江苏生态省建设重大问题》研究。2004年主持“江苏生态功能区规划”。该项研究深入分析了江苏生态省建设的背景与难点,制定了江苏生态省建设的评价体系,提出了生态省建设的战略实施途径,特别是首次创新性地提出了生态功能区规划的内容。在开展全省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江苏各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生态系统类型、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经济社会发展区域特点及生态环境问题诸要素,进行了江苏省的首次生态功能区划划分,分为5个一级区(生态区),31个二级区(生态功能区)。其中一级区包括:黄淮平原生态区、江淮平原生态区、滨海平原生态区、沿江平原丘岗生态区和太湖水网生态区。该项研究成果由省政府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并由省人大于2004年12月立法通过。
2、首次提出我国水资源的“三类污染源”的观点和应对措施建议。对认识与治理太湖污染,起到关键作用。提出主流观念认为,工业污染是造成我国水环境污染的唯一主要根源,太湖污染也主要是由于工业污染造成的。本人通过对太湖蓝藻产生原因分析与研究发现,不仅太湖,而且我国城乡水资源的污染源,都有三种重要污染因素:一是工业污染,二是农业污染,三是生活污染。工业污染的原因及其治理的重要性已引起普遍关注。由于我国农业的产业结构,特别是农业的耕作方式,大量地施用化肥、农药以及围栏式水网养殖等,是造成水体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城市生活污水,包括洗涤污水、生活费水、卫生废水、饭店污水等大量排入水源,也是造成水体污染的重要因素。治理太湖及我国水体污染,必须“三污”并重治理,不仅要优化工业产业结构,而且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改变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并实行工业污水与生活污水都要分别集中治理,才能真正见效。提出必须按统筹兼顾的原则,以对环保、
产业、科技、区域、制度、政策等方面的综合治理为根本方法,才能从根本上治理太湖水环境及我国的环境问题。对涉及到不同区域、不同省市关系的污染问题,要由中央下决心建立相关省市之间的、协调一致的共建、共防、共治的协调机制。对
产业结构如何调整?对政府的政绩如何考核?考量着政府决策的智慧。首先在工作会议与研讨会议上提出上述观点,2006年6月又在《社会科学报》发表《太湖蓝藻:促使人们对环境污染重新认识》。
3、提出用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来衡量一个国家公共教育经费是否充足,这一国际通行指标不适用于来比较中国各省、市
教育投资的高低。学界普遍用这一比例比较各省或各市的高低,2004年研究提出,这一比例适应国与国的比较,不适应省与省、市与市的比较。因为国内省与省、市与市之间,通过国家
财政体制,经济发达的省与市财政大量
转移支出,将自己
财政收入的相当部分上缴中央,为国家作出贡献;而经济欠发达的省与市,得到国家财政给予的大量
转移支付。在中国这种
财政体制之下,发达省市的GDP数额大,但不等于
可用财力比例比欠发达省市多,如果各省市都用自己可支配财政的大致相同比例用于公共教育支出,其结果是,发达省、市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会相对低,而得到国家
财政转移支付的欠发达省、市,这一比例会相对高。这一思路,对解决2005年江苏
教育投资问题起到了关键作用。当前,不仅在教育上,而且在科技与创新投资比例上,也存在上述相同问题。
4、提出江苏沿江开发战略。徐连经济带与沿东陇海线经济带战略,江苏沿江、沿沪宁线与沿东陇海线“三沿”的发展建议。
5、提出江苏省对苏北欠发达地区派大学生村官支持苏北乡村发展。解决2000年以后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同时对大学生进行锻炼的建议。
6、20世纪九十年代,确立“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课题。对改变我国园区建设理念、提升园区规划水平、提升园区功能、改善园区社会环境,改善中、新关系起到重要作用。
(七)对国家改革发展有关研究的创新
在全国较早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研究,成果在北京获得广泛影响。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主要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研究,(曾用名张增芳、张曾芳)做了大量实际调研,发表相关论文100余篇,出版相关著作近10部,因论文被全国学术会议入选,或直接被邀请,每年都在京参与著名经济学家蒋一苇、何建章、戴园晨、经叔平、刘国光、厉以宁、卫兴华、刘海藩、吴宣恭等学术研讨,1992年至1993年,作为教育部访问学者,师从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吴宣恭教授,进行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改革研究。发表的论文,多次获光明日报奖、中央党校奖一等奖、二等奖,曾获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科学全国性最高奖——由中央宣传部、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共同颁发。发表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文章,被刘国光教授主持评奖获一等奖,提出的理论观点与股份制研究,在《经济研究参考》上被厉以宁教授实名评价为我国改革开放十年来,股份制研究的四种代表性模式之一(见附件)。1992年,本人发起组织,在全国较早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研究,并参与出版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研究》一书,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反响。
1.1996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对策探索》,被刘国光等著名经济学家评价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体制的重要创新成果与研究方法上的革命。本书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培育与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制度,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管理体系、优化产业结构,以及中国市场经济的进程与经验,从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的理论创新,以此为起点,从宏观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体系构建、到微观上现代企业制度的构想,以及宏观管理体系与改革经验,进行了系统化的创新,得到了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教授、刘海藩教授、沈立人教授,及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方域教授的高度评价。刘方棫教授认为,本书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改革体制的全面系统创新,“体现了一个普通经济学家勇于自我钻研的不凡胆略”,“首先树立了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立论根本的市场经济理论新篇”,“从而开拓了一个研究方法上的革命” 。
2、共同提出“转变
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经济体制模式”的建议。1993年与中央党校、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等专家经31天对40余家大中国有企业进行系统调研,作为第一起草人,联合完成了给国家的对策建议报告,向国家提出了两个转变的建议。该项建议报告经由时任中央党校校长的胡锦涛同志转中央与国务院,后又在中央党校召开《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的联合座谈会,该项成果建议被国家采纳。成果摘要稿在《改革》、《国有资产管理》、《经济导刊》等近10家报刊刊载。《人民日报》《光明日报》1994年春分别做了综述报道,这一创新成果仍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3、以职工劳动股权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混(复)合
所有制的改革思路。1988年系统提出,以公有企业职工的劳动形成职工个人的股权,以此为核心,构建劳动积累股份制,或
劳动股份制,建立国有企业混(复)合
所有制的思路。创新提出了中国国有企业股份制的基本框架、基本原则与基本特征;其中我国国有企业的劳动股权的建议为首次提出。理论界评价为“在国内同类研究中有一定领先度和突破性”,《光明日报》《中国市场经济报》等10多种报刊先后报道;《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经济研究参考》上厉以宁教授在对我国股份制十年研究综述中,把该思路作为我国股份制改革的主要对策模式之一。其基本原则与观点多被理论界与实际部门借鉴,之后企业改革借鉴了这一思路。中宣部国家规划办《成果要报》向国家领导人、国家有关部委推荐。
4、作为江浙沪联合研究组组长,主持国家长三角高性能宽带网示范应用战略科技部863计划项目。是该领域的开拓性项目,其思路和建议都具有创新性,为江浙沪在全国率先建设高性能宽带网提供了理论与政策支撑。由科技部部长、江浙沪分管省、市长联合鉴定通过。
5、1988年撰文提出国有企业“国家委派会计制”,后被采纳实施。其后《当代经济科学》等多家报刊刊载。
6、1991年7月在国内发起筹备第一个全国性的有关中国市场经济的理论研讨会“中国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理论研讨会”。1992年3月底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