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锁江
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工程专家、河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张锁江,男,汉族,1964年11月出生于河南省林州市,化学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河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64年11月,张锁江出生于河南省林州市。
1982年9月,张锁江考入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
1986年7月,本科毕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9月,考入河南师范大学,就读研究生。
职业经历
1989年7月,毕业获得化学硕士学位,之后进入河南大学工作(1991年4月)。
1991年4月,进入浙江大学化学系攻读博士,师从韩世钧教授。
1994年3月,毕业获得物理化学博士学位,之后进入北京化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5年9月)。
1995年9月,获得日本文部省奖学金,进入日本大学,与小岛和夫教授合作开展研究(1997年3月)。
1997年3月,受聘于日本三菱化学株式会社,担任客座研究;1998年起担任高级工程师(2001年8月)。
2001年8月,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工作,担任研究员。
200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8年1月,担任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2010年1月,出任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所长。
2013年1月,入选“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
2015年7月,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12月,当选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
2017年9月,出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工学院院长。12月4日,受聘为西安交通大学兼职教授。
2018年11月6日,被聘为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名誉院长。
2019年,任绿色过程制造创新研究院院长。
2022年6月5日,受聘担任河南大学校长。
2022年9月24日,受聘为“河南省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首席科学家”。
2022年6月,任河南大学校长。
2023年1月,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7月,担任河南省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主任。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张锁江主要从事离子液体与绿色化工研究。揭示了离子液体氢键特殊性、网络结构及构效关系,形成了功能化离子液体的设计方法;建立了离子液体传递/反应原位研究方法,阐明了其结构对工程放大的影响规律;研发了系列反应/分离新体系,发展了绿色过程系统集成方法,实现了离子液体的规模制备和多项绿色新技术的工业应用。
教育成就
张锁江为研究生讲授《非常规介质强化清洁过程——离子液体Z键、团簇及过程创新》,《绿色化学化工前沿与进展》等课程。
截至2017年,张锁江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郑州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独立、联合指导博士生50多名、硕士生30多名,并获得2013年度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
张锁江组织了“第143次青年科学家论坛-离子液体与绿色化学”,创办了“第一届亚太离子液体与绿色过程会议(APCIL)”,多次应邀在绿色化学和过程工程主流国际会议上做大会或主题邀请报告,担任多个国际会议的主席或副主席。
主要作品
图书
论文
荣誉奖项
科研奖项
截至2016年,张锁江主持973计划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多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个人荣誉
社会生活
人物评价
张锁江以离子液体为核心,将基础研究和过程开发紧密结合,在构效关系、工程放大和工业应用三方面形成了系统性成果,实现了多项绿色技术的中试、工业示范及产业应用。(中国科学院评)
参考资料
化学学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资助者(2006-20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2016\u5e7405\u670818\u65e5
中国科学院大学正式成立化学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17-09-26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28 17:05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