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知彬,男,1964年6月生,河南
太康人,博士,挪威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
海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64年6月,张知彬出生。
1980年9月—1984年7月,就读于
兰州大学生物系,获学士学位。
1984年9月—1989年7月,在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学习,获博士学位。
1989年7月—2008年,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工作,历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所长。
1990年5月—1991年5月,在英国
约克大学作
访问学者。
199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
2008年3月—2012年12月,任
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局长。
2014年,当选挪威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7年,当选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
2021年8月,入选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2023年2月,任海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
2023年8月31日,入选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张知彬揭示了驱动鼠类等有害生物暴发成灾的大尺度气候因子及其复杂双效作用、对抗者合作对物种共存和协同演化的调控机制、种群自我调节的神经生物学和肠道微生物调控机制,提出鼠害不育控制的理论和技术,丰富和发展了大尺度、非单调性种群和群落生态学理论,为生物灾害预警与防控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支持。
气候变化与种群动态
张知彬通过整理和分析数百乃至数千年的一系列生物类群的历史记录资料,发现大尺度气候变冷显著增加了我国旱灾、涝灾、蝗灾、疫病、饥荒等自然和生物灾害;发现温度、降水对鼠疫大流行具有非单调双效作用;发现大尺度气候现象如北半球气温(NHT)、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ENSO)及北大西洋涛动(NAO)等与许多鼠类、雪兔、猞猁、蝗灾、鼠疫、大型哺乳动物等动物种群时空变迁有密切关系,且存在多个直接或间接作用通路,丰富和发展大尺度、非单调种群气候调节理论。
种间互作及稳定机制
张知彬基于模型分析,发现对抗者(如捕食与被捕食、竞争者等)之间合作有利于物种共存,揭示了非单调生态作用是合作起源、群落和生态系统稳定的一种新机制,为互惠-稳定性悖论、多样性-稳定性悖论提供了新的解释。基于热带雨林、亚热带森林、暖温带森林及温带森林鼠类与植物种子互作长期定位研究,揭示了鼠类与植物之间存在捕食和互惠的转化;揭示了种子雨、鼠密度、种子特征、鼠类特征等对鼠类-植物之间捕食和互惠关系的调控作用;揭示了植物种子萌发、再生、克隆、物理和化学防御及鼠类切胚等对抗与合作机制。
鼠类种群内部调节机制
张知彬发现鼠密度增加可降低脑催产素(OT) 水平,增加后加压素(AVP)水平,增加攻击行为频次;发现高密度增加与疾病和应激激素有关的鼠类肠道微生物;发现鼠类独居或群居行为、攻击行为与脑部OT、AVP分布有密切关系,说明OT/AVP及肠道微生物在鼠类行为和种群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鼠类不育控制理论和对策
张知彬提出增强繁殖干扰的鼠类不育控制新模式,研制安全、高效的鼠类EP系列双性不育剂,一次野外饱和投饵可控制鼠类全年繁殖,解决传统不育剂适口性差、污染大、多次投饵等缺点。经广泛实验和验证,表明其对12种鼠类具有很好的不育效果,并于2020年获批坦桑尼亚新农药登记证书。
截至2023年1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官网显示,张知彬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其中SCI论文180多篇 (包括PNAS,Ecology Letter, Current Biology, Climate Change Biology,The ISMEL Journal等)。有关研究研究成果得到 Nature,Science,PNAS,New Scientists,Scientific America, Discovery News,Climate Research,Conservation Magazine,Faculty 1000等报道、评论或收录,另发表学术著作7册。
截至2023年1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官网显示,张知彬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多项大奖。
人才培养
截至2023年1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官网显示,张知彬有在读研究生10余名,已毕业研究生、博士后60余名。毕业生国内就业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国家林草局、中国医学科学院等。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张知彬研究员在大尺度、非单调种群与群落生态学及鼠类防控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评)
“张知彬提出鼠类种群参数估算新方法,首次组建鼠类种群动态模型及数据库信息系统,为鼠类种群生态学的建立和鼠群数量发生报及鼠害综合治理做出突出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专家司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