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来斌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来斌,1961年9月18日出生于安徽省铜陵市,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委、提案委员会委员。 国际石油工程师协会(
人物经历
1982年,张来斌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机械系,获学士学位。
1985年,在华东石油学院获石油机械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
1991年,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获机械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1992年—1994年,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电系副主任。
1994年—1998年,历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电系主任、机电学院院长(其间:1997年11月,在美国伦塞勒工学院作访问学者)。
1998年—1999年,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副书记。
1999年—2005年,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
2005年—2021年,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
2021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3年4月,安徽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特聘教授。
担任职务
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十三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第十四届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委员。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张来斌在油井管损伤检测、油气生产大型动力机组故障诊断及油气生产系统风险评估和早期预警方面作出了创新性成绩,推动了中国在该领域的技术进步;在油气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这一领域,张来斌先后主持和负责完成了重点研究项目30余项,在基于巨磁阻效应的油井管损伤磁记忆检测诊断技术、油气站场动力机组精确诊断预警技术、在役炼化装备智能故障溯源与安全预警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部分达到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
根据2022年7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张来斌出版专著多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根据2022年7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张来斌获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4项,其中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和一等奖多项,授权发明专利50余件。
人才培养
张来斌认为,教师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最直接和最主要的承担者,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生命力,师资队伍良性发展,也是衡量学校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高校要加强政策设计、创新体制机制,分层分类开展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师资源配置,着力营造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良好氛围。
张来斌认为,政府部门、企业及高校要团结协作,进一步探索方式、创新举措,加强对到基层、到西部就业的毕业生的精准化、跟踪式管理,通过构建长效性的帮扶机制,给予具有家国情怀、乐于奉献担当的青年毕业生更多的激励和帮助,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成才。
张来斌创建了石油高校首个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他瞄准油气钻采领域系统及装备损伤检测、故障诊断及风险评估持续攻关,为学科成长提供核心成果支撑;同时,统筹各种资源,为学科发展铺路搭桥。他积极推进学校策划并主办“北京安全文化论坛”,持续与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及下辖各相关单位间的合作交流,扩大学校及安全学科的影响力。
根据2022年7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张来斌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奖项。
荣誉表彰
社会兼职
人物评价
张来斌始终秉持着铜陵人的质朴和求实,没有让外在的喧嚣掩盖内心的声音,学业上总是自觉自律、刻苦钻研。(铜陵电视台评)
张来斌在中石大这所石油高等教育的领航院校里辛勤耕耘,他始终践行着石油科研人的报国使命,播撒着教书育人的种子,也思考探索着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之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评)
张来斌大学学习机械专业,理工科的熏染与训练培养了他冷静、理性、严谨的思维方式,但是在内心深处,他又与很多石大人一样,有一种“头戴铝盔走天涯”的豪情壮志,有一种“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深厚情怀。(中共北京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1 17:15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