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年,男,1968年2月出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宣笔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人物经历
宣笔制作技艺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流传至今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手工技艺,这本身就说明了它有着良好的传承习惯。当年泾县政府“以物换人”请来张苏,在恢复皖南的宣笔制作技艺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张苏来到泾县,不仅担任技术厂长,而且手把手地带出了一大批技术骨干,今天从事宣笔生产的中坚技术力量,大多是那时培养的。张文年继承父亲良好的传统,打破了“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传统思想,不但把技艺传给子女,而且在四里八乡培养了一大批宣笔制作的技工。在他现已带出的两茬传承人中,技艺掌握比较好的,水盆有祖恩桃、汪明香、袁有红等,装套有陈生枝、张娟等,修笔有许瑞英、金华、祖恩霞等。
在现代工业化生产的冲击下,宣州宣笔厂不为利益所动,至今仍保留着传统、原生态的制作技艺。张文年不仅自己全面完整的掌握了宣笔制作技艺的整套程序和技艺,而且还让每一个工人都熟悉一到两个,乃至两到三个工艺环节,确保了宣笔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扬。
宣笔制作技艺学艺周期长,工作辛苦,且量小利微,报酬不高,现在的年轻人多不愿学,为了巩固传承人队伍和培养新人,张文年引进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逐年提高工人工资,稳定了宣笔制作技艺的技师和基础工人队伍。同时,将自己的一双大专毕业的儿女留在传承的序列之中,让有文化的年轻人再来学习传统技艺,保证了宣笔进一步的传承和发展。
张文年,张苏长子。1968年出生于宣笔制作世家,自幼受家庭熏陶,与宣笔结下不解之缘。其父张苏先生为中国民间工艺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安徽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往往“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以家族传承为主。张苏自幼学徒,深谙此理,根深蒂固,且最喜长子文年,有意传家业于他。言传身教,悉心传家门绝艺于文年。宣笔制作首在水盆,重在修笔。张文年随父学艺,初攻修笔、装套,后学水盆,历二十余年,不但掌握了宣笔制作的全部技艺,而且得到其父张苏的嫡传亲授,尤其是在笔毫的脱脂、成形方面有独到建树。所制宣笔均能达到笔锋整齐,拢抱不散;无虚尖,无秃锋,无弯毛;笔头平顺,盖毛均匀;装套牢固,紧密无间,不破套;镶头套装光滑,不析缝,不破裂,杆正毫圆,可以说已得张苏真传。
张文年随父学艺后,从技工干起,先后任宣州宣笔厂车间主任、业务副厂长、厂长等职。1988年起,应邀赴泾县茂林宣笔厂等多家宣笔厂任技术指导,授徒传艺,与同行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先后开发了“阳春白雪”、“玉骨冰心”、“玉竹明珠”、“长颈鹿”、“云鹤”、“白鹤”、“飞鹤”等长锋羊毫笔品种,深受林散之、肖娴、武中奇、陈大羽、亚明等大家欢迎;又利用皖南出产的野兔毫,开发了“雪山青玉”、“鼠须画线笔”、“宣州紫毫”等紫毫笔品种;利用多种材料开发了“长锋牛耳毫”、“兼毫书画”等兼毫笔品种,其中,“迎宾兼毫”为中国书协专用。2006年后又开发了工艺收藏笔、观赏笔、特制巨笔等新品种,其中“随缘”巨笔,既能收锋书写,更值收藏观赏,已作为高档礼品被中央领导和书画大师、收藏家收藏。
张文年常抓住时机,在各种场合展示、表演宣笔制作技艺,以期扩大社会影响,同时还在巩固、提高本厂工人技术的基础上,在学校里收了一批暂时不以制作宣笔为生的徒弟,以培养年轻人的兴趣,打下传承的基础。
2011年5月,因在宣笔制作技艺保护、传承工作中的突出表现,宣州宣笔厂被命名为安徽省首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
获得荣誉
活动: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努力扩大宣笔制作技艺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2000年以来,在宣城市每年的“文房四宝旅游节”、“水东蜜枣节”、“民俗文化活动周”等文化、旅游活动中,已作展演、讲座20余次;
2007年10月,参加第二届中国民间艺人节精品展;
2008年5月,参加第二届安徽省民间工艺精品展;
2008年11月,参加“中环·第二届全国文化纪念品博览会”;
2009年7月,参加“欢乐中国行·魅力宣城”,展示宣笔制品;
2010年5月,参加首届安徽省民俗文化节(铜陵);
2010年10月,参加
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济南);
2010年10月28日,作为书法火炬手参与了在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举行的“迎亚运大型书法炬火炬传递”活动;
2011年1月,参加澳门2011年“内地春节习俗展演”活动;
2011年5月,参加第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2011年9月,参加
安徽省文化厅、
安徽省书画院组织的全省书画界赴台湾文化交流展示活动。
成就:
张苏先生一生痴迷于宣笔制作,文年自高中毕业后即随父学艺,一直照顾父亲,形影不离,得父真传。其制作技艺己被各大媒体多次报道,曾接受中央电视台“地球故事”、“走遍中国”、“探索·发现”等栏目和安徽电视台“新安夜空”、安徽卫视以及江苏卫视和东方卫视等各大媒体专访。
张文年亲制或参与制作的宣笔受到刘海粟、林散之、吴作人、启功、萧娴、亚明、陈大羽、武中奇等众多著名书画大师的好评。刘海粟先生曾命名并监制生产了“莲蓬”斗笔,并把张苏宣笔作为礼品赠给日本友人;萧娴先生题字评价张苏宣笔“万毫齐力,四德俱全”;欧阳中石先生称赞张苏宣笔为“得心应手,助我挥洒”;王朝闻先生说:“古人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书画艺术依赖工具毛锥。宣州宣笔厂制品在美术界享有美好声誉。1994年5月参观制作过程,深感张苏师徒工作严谨。”亚明先生高度赞赏张苏宣笔,说“先生制笔,皆属上乘佳品……先生所制胎毫,神品也”;陈大羽先生为张苏宣笔题字并跋:“张苏工艺师制笔精良,为海内书画家交口称赞,故乐为推荐。”武中奇先生为张苏宣笔题字:“刚柔相济,大小由之。”
在张苏、张文年父子的带领下,宣州宣笔厂精研技艺,严格坚持传统手工制作,在业界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优良的品质亦为社会各界所认同,数年前即被宣城市政府及众多企业定为专用礼品,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乡”一张闪亮的名片。
2007年10月,所制宣笔入选第二届中国民间艺人节精品展;
2008年5月,与父亲合作的宣笔“极品兼毫”获“第二届安徽省民间工艺精品展”金奖;
2008年11月,与父亲合作的宣笔“齐锋玉颖”获“中环·第二届全国文化纪念品博览会”金奖;
2008年,所制宣笔被指定为“中博会”用笔,2009年被指定为“欢乐中国行·魅力宣城”专用笔;
2010年10月,宣笔“特大随缘”获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济南)铜奖,同时荣获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传承人展示纪念奖;
2010年10月,所制宣笔获“安徽省首届文艺名家名品博览会”民间工艺品类银奖。
2024年11月,获评2023“中国非遗年度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