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山,1937年11月出生,北京武术家,籍贯
北京。曾任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武术协会专职副主席。
人物评价
这些年来,国内外武术发展呈现了可喜的局面,在武术的科学化、竞技武术的规范化、群众武术的多样化和武术市场的开发等均作出了巨大贡献。
个人履历
1955年开始习武,1961年考入北京体育学院,1965年毕业后,分配到
国家体委武术处工作,1973年任副处长。1978年-1981 张山年任国家体委运动司负责人。1980-1993年曾任
中国武术协会副秘书长、秘书长中国武术学会秘书长、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办公室副主任、训练竞赛部主任。1993年任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武术协会专职副主席。
人物生平
1950~1955年念小学。酷爱武术,随伯父张永和习武。1955~1961年在北京市第八十三中高中毕业。课余,随体育老师王凤阁继续习武。1959年11月在高二时,通过了50公里“竞走健将”标准。1961~1965年在北京体育学院武术系本产毕业。任班长。1965年3月18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1978年在国家体委武术处工作。1973年起任副处长。1978~1982年任国家体委运动司负责人、中国武术协会秘书长。1982~1993年历任国家体委武术处副处长、中国武术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武术学会秘书长、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办公室副主任、训练竞赛部主任。1993年任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武术协会专职副主席。
1994年起,任国家体委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国武术学会副主任、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四届理事会成员。1995~1999年任
国际武术联合会第一届技术委员会主任。1990~1995年先后被批准为国家级、国际级武术裁判员,“中华武林百杰”之一。自1965年参加工作到1998年退休,长期从事武术运动管理和研究工作。从1972年以来,多次组织并参加了国际、国内武术竞赛活动和国内武术竞赛规则、裁判法及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技术等级考核标准的研究与制定。1980年组织召开了全国武术工作座谈会,为1982年召开的首届全国武术工作会议打下了基础。1982年召开的首届全国武术工作会议,称为武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明确 了武术竞赛改革、挖掘整理和武术向外推广的任务和要求,使武术运动的发展呈现了新的局面。在三年挖整工作期间,召开了两次挖掘整理成果展览会,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1984年组织评选了首届“全国千名优秀辅导员”活动,并在北京召开了表彰大会,推动了群众武术活动的开展。近几年来,在挖整工作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对主要拳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整理,已完成南拳、形意、八卦、少林、八极、劈挂、螳螂拳等系列规定套路的编审、出版工作。为了规范全国武术馆校的教学。组织了有关教练员、专家编写了《全国武术馆校教材》。又用三年多时间完成了《
中国武术百科全书》的编审、出版工作。为了经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使武术运动发挥更大的健身作用,主持或参与在全民中推广“
中国武术段位制”。完成了段位制的技术、理论、管理体系教材的编审、出版工作。
1998年评出了首批高段位人员,得到了武术界的重视和支持。同时,在国内武术教练员岗位培训工作中完成了初、中、高三级教练员岗位培训大纲和教材的编审、出版工作。教练员岗位培训工作多次受到了国家体委的表扬。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术套路运动有了较快的发展。从1978年开始,在国家体委领导下,主持或参与了武术散手、
太极拳推手项目的研究和试验工作。经过十多年实践和研讨,散手项目在技术体系、竞赛规则等方面已基本定型。从1989年开始散手项目被列为全国正式比赛项目。嗣后,经过努力,散手(后称散打)逐步成了亚运会、
世界武术锦标赛的正式比赛项目。
1987年参与组织成立了中国武术科学学会及首届全国武术论文报告会。并多次参加了全国武术论文评审工作。曾被聘为
成都体育学院、
武汉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单位客座教授。曾任《中华武术》杂志编委、《少林与太极》杂志顾问。1984年以来,组织并参加了中国武术向国际推广工作。当年就邀请12个国家和地区的武术组织负责人参观全国武术比赛,从而拉开了武术向外推广的序幕。到1985、1986年分别在西安、天津举行两届国际武术邀请赛;1988年又成功地举办了国际武术节,为成立国际武术组织以及国际武术正式比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87年在日本成立亚武联并举行了第1届亚洲武术锦标等。还负责国际教练员、裁判员训练班教材和国际武术竞赛套路编审、国际武术竞赛规则、裁判法和和国际裁判员管理条例的研究与制定。
1974年,新中国首次成功地组织中国武术代表团访问美国、墨西哥、香港,副团长。嗣后多次任团长、领队出国访问和比赛,曾出访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宣传推广武术。1984年率团去日本参加第1届全日本太极拳武术比赛大会,并担任总裁判长。1987年出席了在比利时的欧洲武术锦标赛,并担任裁判长,大会结束后,在比利时及荷兰又进行了教学;1988年率团去波兰教学; 1995年率团去越南,应邀为东南亚武术邀请赛任总裁判长,并在散手裁判员培训班上授课。
1996年率团为印尼武术协会举办了武术散手、套路训练班,并参加了印尼第14届
全国运动会武术赛区的裁判工作。在第3届和第4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中任仲裁主任,1999年在香港举办的第5届民办武术锦标赛上任总裁判长。
主要作品
自参加工作以来的主要编著:参与编著的:《武术运动小知识》《大百科全书·体育卷》(武术分科)《体育词典》《中华武术精粹》(香港版)和《武术学概论》等。领导并参与编著的:《四十八式太极拳》《四式太极拳竞赛套路》(陈式、杨式、吴式、孙式)、《武术竞赛套路》(长拳、剑术、刀术、棍术、枪术、太极拳、南拳)——列为1990~1998年3届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及世界武术锦标赛的内容,还有《
太极剑竞赛套路》《南刀竞赛套路》《南棍竞赛套路》《全国武术馆校教材》和《中国武术百科全书》等。
主持编著的:《中国散手》《中华武术大辞典》《武术太极拳竞赛套路》《中国武术史》《全国武术训练教材》《中国南拳系列规定套路》《中国武术段位制教材》国际武联指定教程——《
武术初级教程》《
武术中级教程》《
武术高级教程》《武术散手教程》和《
中国太极推手》等。
出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