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男,汉族,1969年11月生,安徽
黄山人,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组长。
人物经历
1969年11月,张宏出生于安徽省黄山市。
1987年—1991年,本科就读于安徽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
1991年—1994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获硕士学位。
1994年—2001年,就读于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毕业获博士学位。
2001年—2004年,在马萨诸塞总医院癌症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4年—2009年,任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2009年—2012年,任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2012年起,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同年获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14年,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
2017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2023年,获新基石研究员项目资助;同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张宏开创性地建立了线虫为研究多细胞生物自噬的遗传模型;鉴定了一系列多细胞生物特有的新自噬基因;阐明了新基因在多细胞生物自噬特有步骤中的机制;发现内质网表面钙瞬变是决定自噬起始的关键信号;揭示了相变通过控制蛋白聚集体的物理性质调控其自噬降解效率;探究了新自噬基因突变导致Vici综合征、神经退行性疾病BPAN等疾病的病理过程。张宏的工作解决了多个自噬领域的难题,开拓了多细胞自噬研究的新领域,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多细胞生物自噬机制及其异常与疾病关系的认识。
截至2023年11月,张宏在《Cell》《Mol Cell》《NCB》《Dev Cell》等期刊发表通讯作者论文90余篇。
据中国科学院大学2023年11月数据:张宏已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据中国科学院大学2023年11月数据:张宏已获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在内的多项大奖。
人才培养
据中国科学院大学2023年11月数据:张宏承担《普通生物学实验》《科研实践I》《发现生命奥秘》的教学课程。
张宏培养的学生曾获2023年度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科兴生命医学优秀研究生奖学金二等奖等奖励。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张宏在多细胞生物自噬分子机制及其与疾病关系方面做出杰出贡献。”(中源协和 评)
“张宏研究员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在多细胞生物自噬分子机制、调控机理及生理功能等方面做出了系统性、开拓性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