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铭
全国政协原委员
张学铭(1907年/1908年-1983年4月9日),字西卿,辽宁海城人。先后毕业于日本步兵专职学校、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张作霖次子,张学良胞弟。曾任天津市长、天津市人民公园主任、天津市工程局顾问、民革中央委员。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张学铭为张作霖的原配夫人赵氏所生,系张学良的二弟。由于赵氏与张作霖感情原因,张学铭从小就与母亲在新民府生活,其母去世后才住进沈阳大帅府,故与其父较为隔膜。之后,在卢夫人的照顾下进入奉天省立高等学堂读书。张学铭在校就读期间刻苦学习,回家后每晚又在张作霖所请来的三位家庭教师的指导下补习功课,不久即以优良的成绩毕业于省立高中。
当时张学良早从东三省讲武堂毕业,并统率军队,在吉林一带山区剿匪。张学铭十分羡慕其兄学良,渴望进入讲武堂深造。张作霖却不肯允许,认为学铭不宜进入军旅带兵,主张让其去做学问。张学铭婚后仍然想投入军界,追随兄长以求救国救民。加之其对于姚氏这桩包办婚姻始终耿耿于怀,郁郁在心,所以极想当兵作战以寻求解脱。但是因其父亲反对,张学铭不敢违逆。
出国深造
不久,张学铭在胞兄学良的鼓励支持下,放弃到军队里的想法,决定出国深造。张作霖也对张学铭出国求学的想法极为支持。1925年,19岁的张学铭东渡日本求学,张学铭是张氏家族中第一位到国外留学的子弟。张学铭在日本着重学习自然科学和日本城市建设。在日本期间其极力克服自己的弱点,奋发图强,刻苦学习功课。其认真的求学精神,使那些日本人根本就看不出张学铭是出身于当时东北第一家庭。
跻身政界
1928年,张学铭父亲在皇姑屯遇难后,张学铭中断学业归国奔丧。张学良继承东三省保安总司令不久,张学铭即于1929年初携姚氏夫人及女儿张闾娥去天津。1930年10月,年仅22岁的张学铭被任命为天津市警察局局长,之后升任天津市长。张学铭在管理天津期间,着重发展城区建设,疏通海河故道,惩治国民党贪赃枉法的官僚。“九·一八事变”前夕,张学铭和留日同学、天津市保安队队长王一民一起到北平向张学良汇报天津治安形势和日军的活动情况。返津后,张学铭遵照张学良的指示,会同河北省主席兼东北军第二军军长王树常提前实施冬防,加强戒备。
天津事变
1931年深秋,日本特务为掩护溥仪出逃东北,日本天津驻屯军司令香椎浩平和土肥原贤二人在天津制造暴乱,收买地痞流氓、社会流民2000多人组成便衣队,由日本人出钱、发枪,并委任李际春、张璧、袁文会等人为军政头目。袁文会为首的流氓地痞2000多人组成一支便衣队,制造暴乱以转移人们视线。想让城内交通瘫痪,商铺纷纷关闭,让许多无辜市民死于非命。为此,张学铭亲自召开会议,研究作战方案,打算要狠狠地教训一下便衣队和日本人
1931年11月8日,这群民族败类由日租界的万国公寓、大同公寓出发,在日军掩护下,袭击国民党政府的公安局、市政府和省政府。早已潜入中国管辖区的便衣队则分别从南市、万德庄、南门外林场、广开及河北一带策应;日租界的日本警察、宪兵在日租界边沿向中国管辖区射击,为便衣队呐喊助威。当晚,便衣队攻占了靠近日租界的南市警察署一区六所和驻海光寺二区六所及河北电灯房。张学铭事先已得知暴乱的消息,指示以东北军改装的天津保安队进一步做好戒备,于11月9日凌晨击退了便衣队的进攻,夺回被便衣队占领的地方。这帮乌合之众组成的所谓“第五纵队”(便衣队),狼狈逃回租界。
1931年11月26日,日本人发动了第二次便衣队暴乱。当晚九时,在日军机关枪的掩护下,便衣队又从日租界海光寺附近袭击中国保安队,日军并在中原公司(今百货大楼)等处架设大炮,袭击国民党省、市政府、公安局、电话局等处,妄图配合便衣队,搞垮天津国民党政府。面对日军和便衣队的猛烈攻击,张学铭毫无畏惧,亲自上阵指挥战斗,再加上天津保安队平时训练有素,战时更是如一把钢刀直捣敌人阵营。几个回合下来,便衣队被打得丢盔弃甲,抱头鼠窜,日本人的暴动阴谋又一次失败。
辞职出国
1933年热河失守后,张学铭对于胞兄张学良无辜代蒋受过,黯然宣布下野心中不满。不久后,宣布辞去天津市长职务。然后携朱洛筠离开天津,前往西欧进行长途旅行。在美国旧金山等地,张学铭在华人集会上,声泪俱下地控诉日本关东军在东三省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在西欧一些国家,张学铭到处控诉日军暴行,呼吁国际社会对日本进行公讨。张学铭在欧洲各国的讲演,使得那些尚不了解日本侵略罪行的欧洲人民,对日帝侵略中国的内幕有了深切的了解,那些同情中国的欧洲人,纷纷起来声讨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罪行。张学铭在美国和西欧的爱国行动,受到正在意大利考察的胞兄张学良的重视。张学铭在国际上的讲演对国内掀起的抗日救亡运动,无疑起到了鼓舞和推动的作用,大长民众抗日的志气。
后回国,张学铭在1934年6月再次出国,居住于欧美。张学铭在欧美等国宣传抗日的演讲,遭到日本关东军的强烈反对。为了阻止张学铭在国外的抗日救亡活动,甚至谋划出种种不利于张学铭的阴谋伎俩。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时,张学铭正在旅居欧洲。张学铭既感佩于张学良的爱国勇气,又担心张学良的处境。虽然张学铭很想见大哥张学良一面,但由于当时蒋介石不允许张学铭回国,只能在异国他乡遥寄情思。1941年,张学铭在香港不幸遭到坏人的劫持。遂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张学铭夫妇不久回到天津。
抗战胜利
抗战胜利后,张学铭于1946年去了东北,任东北保安司令部参议室中将主任、国民政府主席东北行辕参议室副主任、中将总参议。1947年,张学铭回到天津。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后其居于天津。不久,张学铭进入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学习,毕业后返津任天津市人民公园主任。1954年9月,张学铭到北京欲请中央领导人为人民公园题写园名,张学铭住在其岳父朱启钤家里,当时中央文史馆馆长章士钊先生准备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也住在朱启钤家中,张学铭决定请章老转托毛泽东主席题字。第二天,毛主席就亲笔题写了“人民公园”四字,并复函一封。张学铭收到题字后立即返津,制成匾额,悬挂于公园正门上方。
文革时期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张学铭也受到冲击。周恩来总理始终关怀着张学良在大陆上的家属,特别对张学铭先生更是时时挂在心间,然而在当时那种特殊的形势之下,周总理也难以保护张学铭。但是,当形势稍有好转时,周总理马上就设法让张学铭从困境中得以解脱,张学铭1973年得到平反。1974年9月29日,周总理就参加1974年国庆宴会的名单,特别关照解放在天津的张学铭。
晚年生活
“文革”结束以后,张学铭任天津市工程局顾问、民革中央委员、民革天津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继续参加天津政协和全国政协的参政议政工作。1978年,在召开全国政协五届二次全体会议期间,张学铭正因染患较为严重的肝病住院治疗,之后,经常带病参加各种活动。1983年春天,张学铭的病情日渐沉重。1983年4月9日,在北京病逝。1983年4月27日,全国政协在北京为张学铭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邓小平邓颖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送了花圈。
人物轶事
张学铭爱吃,喜欢研究吃,登瀛楼在20世纪80年代推出的“帅府宴”最初的菜单,就是张学铭亲自开列出来的。1982年的一天,张学铭应王钦宾之请,随手开列出了包括八冷盘(中间大白切鸡)、清汤哈士蟆油(扣碗上)、黄扒大翅(豆芽菜底)、红烧海参、烩三泥(鸡、肝、菠菜)、两做大虾、奶汤口蘑扒白菜(或鲍鱼莴笋)、鸡腿元鱼、砂锅冬菇黄酒蒸湖鸭;点心(二甜二咸)、水果。凉盘免用肠子等和洋火腿,因洋货破风味。帅府菜以北方菜系为主,兼有南菜风味,在烹制方法上适于东北人的饮食习惯。
个人生活
家世背景
张学铭为张作霖的原配夫人赵氏所生,系张学良的二弟,姐姐张首芳。岳父朱启钤(1872年-1964年),张学铭之岳父,字桂莘,亦作桂辛,号蠖园,中国著名学者、实业家,爱国民主人士。
家族关系
个人爱好
听戏和美食是张学铭的两大爱好,尤其是在美食方面,张学铭更是地道的美食家,张学铭喜欢吃、讲究吃,更喜欢自己下厨。张学铭家宴的菜单经常是亲自推敲拟定的,逢年过节、迎送亲友,张学铭都要亲自到厨房掌勺献技。
同时,张学铭也是京津两地众多厨师心中的“上帝”,因为只要经过张学铭的指点,厨师的手艺定会大增。京津饮食业有名望的厨师及其专长、拿手菜,张学铭都能一一详述,甚至那些名师所烹调的拿手菜、主副料配比和调味品的投量以及操作工艺也都清楚。张学铭能娴熟地介绍全国各大菜馆的主要特点及主要菜的烹调技术,详述当年津门的名馆、名师、名菜,连当时天津许多有特色的小饭馆、小吃店也能品出长短来。
感情生活
张作霖于1923年为张学铭选一大家闺秀姚氏(奉天华北医院姚院长的女儿)为妻。张学铭对于父亲包办的婚姻心中不满,但却无法违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古来家训,于是在该年春天与姚小姐结为秦晋之好。后来,姚夫人为其生一女,取名阊娥。
后来,张学铭在天津与志趣相投的朱洛筠女士相识,两人对时局的看法居然有惊人的相似,出身于北洋总理朱启钤之家六女儿的朱洛筠女士,不仅在许多观点与张学铭一致,甚至对许多生活情趣也非常雷同。这使得从小就对父亲包办婚姻心存不悦的张学铭,终于找到了自己所钟爱的知音。张学良将军对于胞弟张学铭的这种选择持有深深的同情。1933年,张学铭与发妻姚佩铭离婚,和朱洛筠结婚。张学铭与朱洛筠育有二子,长子张允冲,次子张鹏举。
人物故居
张学铭故居位于天津市睦南道50号,英庭院式建筑风格,建于1925年。1931年,时任民国政府天津市市长的张学铭购置了这处房产。
该楼为前后两幢,分为前楼、后楼,有过街楼相通。外墙为紫红色机砖,大筒瓦多坡顶。室内硬木双槽窗,菲律宾细木人字地板,细线圆光顶棚。大门朝东,门前有带玻璃钢网的扇形雨厦,十分独特。一楼进门处有整容镜和整容台,有门厅、客厅和饭厅。上楼梯拐角处为小型乐池,打开一楼的各扇门,可成一个大舞厅。一楼主客厅有双柱英式壁炉,门厅凸出,坐北朝南,有四扇落地式玻璃门。形成直角的还有两扇,分布朝东、朝西。这里共有六扇门,有非常好的采光、通风效果。
张学铭在1931年住在这里,前楼为客厅、饭厅和办公室;后楼为卧室、起居室和书房,现为天津市房产总公司。
人物评价
张学铭同志热爱新中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对党的号召和各项方针政策都积极响应并努力贯彻执行。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待人诚恳热情,在为社会主义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中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屈武 评)
历史上张学铭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军人和称职的市长,更是一名热心于新中国建设的爱国者。他在新中国成立后为天津园林事业所付出的心血与汗水更是有目共睹的。(《张学铭旧居》编写组 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4 16:01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