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季高,沈阳农业大学农业工程系创始人。我国杰出的农学家、
农业工程学家、教育家,我国农业工程学科创始人之一。1917年2月18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44年毕业于
金陵大学研究院农学部,获农学硕士学位。1947年获美国
衣阿华州立大学农业工程硕士学位。历任
复旦大学教授,沈阳农学院农业工程系主任、教授、
辽宁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所长,
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副院长,中国农学会第三届理事,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第二届理事,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第一、二届副理事长,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人物简介
张季高先生1917年2月18日出生于江苏苏州,1940年年毕业于成都金陵大学农艺系并获金陵大学农学学士学位,1940-1942年任四川金堂县铭贤农工专科学校土壤肥料学助教,1944年夏毕业于成都金陵大学研究生院,获金陵大学农学硕士学位。1944-1945年任成都金陵大学农艺系土壤肥料组讲师。1945-1948年考取美国万国农具公司留美奖学金。1945年赴美国衣阿华州立大学研究生院学习,并于1947年获农业工程硕士学位。1948年满怀兴农报国之愿,欣然回国。 1949年担任复旦大学农学院教授,1952年沈阳农学院成立,张季高主持创建农田水利系、农业机械化系、农业工程系等,任系主任、教授。在我国首次开设了农业机械化课程,1952-1978年26年中,为沈阳农业大学创办好适应我国农业发展需要的农业工程系,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农业机械、农田水利、农业电气化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主持筹建辽宁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兼任副所长、所长,为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学会第一届理事长。
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成立,同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张季高先生出任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副院长,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第一、二届副理事长,第三、四届名誉理事长,为我国农业工程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理论研究、技术推广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开拓性工作。张季高教授是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农业工程学科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作为创建我国农业工程学科的发起人之一,张季高先生非常重视农业工程学术出版工作,积极倡导创办《农业工程学报》学术期刊,并出任《农业工程学报》编委会首届主编。《农业工程学报》的创办对推动我国农业工程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对我国农业工程学科发展的又一大贡献。1979年,张季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以极大的热情参加了人民政权的建设,先后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五、六、七届委员,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农业组副组长。
1980年至今任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副院长、顾问、教授;兼任
沈阳农业大学、
北京农业工程大学教授。
1996年,作为对中国农业和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代表性人物,张季高教授入传我国著名科技专家大型史实性文献《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
2007年1月4日,张季高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人物生平
张季高,出生于一个职员家庭,2岁时父亲病故,家境陷入清贫。生活的艰难,社会的动荡,使他从小深感“读书非易”。所以,他在小学、中学求学期间,学习非常勤奋,学业成绩及品德年年均名列前茅。正值他进入初中二年级时,“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同时长江发生水患,大片农田被淹……农民卖儿鬻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惨景,强烈震撼着张季高的心。他立下了“学农”的志向,决心走“兴农救国”之路。1935年当他作为全校4名优秀生之一而高中毕业时,毅然考入了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
“七七”事变后,学校西迁成都。1940年大学毕业时,本有条件在四川找一个工资待遇较好的工作,但他为了实现“兴农救国”的宏愿,毫不迟疑地选择了工资菲薄,条件艰苦的
铭贤农工专科学校(由山西迁至四川金堂县),任土壤肥料学助教。1940-1942年任教期间,他进行了金堂县的土壤调查,走遍了全县每一个农村。农业生产的落后,农民对科学知识的渴求,深深教育了他,使他更加感到,大力兴办农业教育,培养大量科技人才的紧迫与重要性。同时,痛感中国农学院的教育体制与课程设置脱离实际,必须改革,必须从农业生产需要培养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以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他决心先尽快提高自己的水平,1942年考入成都金陵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农艺学硕士研究生。进修期间,尝试加读理学院的数、理、化课程,挤时间选修工科的水力学、棉花加工机械、果品贮藏保鲜等课程。通过亲身实践,一方面解决了他在从事农村调查时碰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另一方面领悟到,农学院开设一定数量的理、工科课程,可以有效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使他意识到农业院校办农业工程专业,培养既懂农业生物学,又懂工程学的学生,将是中国农业发展所必需的,从而,又萌生了涉足农业工程学科的愿望。
1944年夏,他获得金陵大学农学硕士学位,同年年底考取了美国万国农具公司提供的留美奖学金。1945年赴美国,进入
依阿华州立大学攻读农业工程硕士研究生。由于他勤奋刻苦地学习,1947年冬,提前半年获得该校农业工程硕士学位。1948年即满怀誓以农业工程振兴祖国农业的心愿,欣然回国。不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他充分发挥才智,实现抱负提供了良好条件。
1949-1952年张季高应聘担任上海复旦大学农学院教授,首次开出适应中国农科院校需要的农业机械化课程。1952年秋全国院系调整,年仅35岁的他,担任了沈阳农学院的农田水利系系主任。沈阳农学院是在上海复旦大学农学院与哈尔滨东北农学院部分系、专业基础上新建立的,当时生物、经济类专业力量还较强,而工程类专业几乎是空白,一切都要从头做起。在创建新院、新系的艰难岁月里,他除了对农学院开办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验室建设作出很大贡献外,还对生物、经济类专业拓宽学生知识面,开设工科课程并提出很多行之有效的倡议。在严重缺乏师资的情况下,为保证新办工程专业按时开课,他既主讲了工程制图、画法几何、理论力学等基础课,又讲授了农田水利学、农业机械化等专业课,还亲自带实验、实习课。他为农学院各系主讲的水土保持学、农业机械化,理论联系实际,深受广大师生赞誉。1952-1978年26年中,为农学院创办好适应
中国农业发展需要的农业工程系,培养大批合格的农田水利、农业机械化、
农业电气化专业人才,他付出了全部心血与可贵的年华。在繁重的教学任务外,他还长时期参加了北方旱作农业机械化的科学研究工作,把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起来,促使教学质量与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1978年党和国家再次重申实现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四个现代化的宏伟任务后,张季高深受鼓舞,更加坚定地认为,要在中国加速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早日实现现代化,必须全面、完整地建立农业工程学科,发展农业工程技术,不能片面地只重视农田水利与农业机械化。于是,他积极参与并向国家建议成立中国的农业工程学科、组建学会与科研设计机构、健全完善农业工程教育体系。为搞好这一重大事业,当1979年国家批准成立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与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之际,他就欣然受命,担任副院长、副理事长。从此他全身心地投入了繁重的、艰苦的创建我国第一所农业工程科研、设计机构与第一个学术团体的工作。1980-1988年的8年中,为在中国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工程学科,组建科技队伍,形成教育体系,发展地方学会,开展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工作,推动农业生产迈上新台阶,张季高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开拓工作。在那段创业期间,他发表了专著《农业工程学浅说》 (农业出版社,1983),还写了多篇系统论述,介绍农业工程学科的研究论文与普及文章。并在1981年、1985年先后两次出国宣读中国农业工程发展成果的论文,介绍中国迅速发展的情况,引起各国的重视,产生了很大影响。
1979年,张季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还以极大的热情参加了人民政权的建设,先后担任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五、六、七届委员,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农业组副组长;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农业工程学科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等职。他还和中国其他农业工程界老前辈共同发起成立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担任该学会第一、二届副理事长,第三、四届名誉理事长;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学会第一届理事长等职务。
科学成就
致力于农业工程教育 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
张季高长期致力于农业高等院校的
农业工程专业教育,培育了几代适应中国农业发展需要的科学技术人才。早在40 年代初,他就深感中国农业高等教育存在严重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不仅教材脱离农业的生产实际,而且学生所学的知识面太窄,只知生物不懂工程,满足不了农业与农村发展要求。长此下去,中国农业无法摆脱小生产的落后局面。于是,他极力倡导在农学院开设农业工程专业,同时应给各生物、经济类专业讲授有关农业工程方面的课程。针对生物、经济专业的学生一般数学、物理、工程基础课程学的较少,他专门编写了联系中国实际、深入浅出、内容充实的拖拉机学和农业机械学讲义。并对农学、园艺、植保、土壤农化、农经……等等专业,虽然都是农业机械化课程的讲义,但在内容上、侧重面上是有所不同的,对各专业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在讲授这些课程时,他采用直观教学法,亲自带领学生动手装拆拖拉机和农业机器,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熟悉机器的构造与性能;还带领学生实地进行田间操作,并引导学生运用所读专业知识现场评价作业质量,从而培养学生具备评价和选择机器及使用机器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他在编写农业机械学教材时,“不唯书、不唯上”,主张一切从国情和农学院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农村及农业生产需要着手,坚持在统一教学大纲以外编入“读工程图、金属材料知识、水泵的选型和使用、农产品粗加工机械、电机的构造和使用以及家庭用电的设计安装等”。实践表明,他的做法与授课,大大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面,深受师生欢迎。毕业后担任农场技术员工作的几名学生,均向学校反映,这门课学得好,很有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兴建了大批国营农场,急需搞规划、指导生产的技术人员。张季高即在主讲水土保持学课程中,开创性地加设测量土地面积和粗略地形的实验课,增加实地操作使用平板仪和水准仪的能力,编入有关土地规划的内容,从而使学生学到并具备了搞农场规划的能力。这批学生分配到农场后,能文能武,迅速成了骨干,一再受到赞扬。
1950年给茶叶专业开设“茶叶机械化”课。当时,不仅在中国是首次,在世界上也还未有过。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享誉中外,理应由我们首开“茶叶机械化”课。张季高为教好这门课,编好这本教材,几乎献出了自己全部课余时间和假期。他认真分析研究了茶叶人工作业时的栽培技术和加工工艺,查阅了上海各单位图书资料,搜集了已有的茶叶栽培与加工机械,对国内外还没有的专用机械,大胆地将具有相似功能的农业机械编入讲义,提供学生参考。自1950年秋这门课程成功地开出后,各农学院相继开设此课,随之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实施茶叶机械化的进程。
为办好适应中国农业发展需要的农业工程专业、系,培养将工程学与生物学结合起来的新型工程技术人才,他认真吸取并研究分析国外农业发展情况与办学经验,针对中国农业现状,拟定了专业设置、学制长短、课程安排和教学方法等。他认为解决好中国农业发展,必须先侧重农田水利与农业机械化、电气化的人才的培养,并且要有坚实的数学、物理、力学等基础知识,有很强的实际动手能力。为此,他既抓教学,又抓实验室、实习工厂建设。没有合适的教材自己编,没有人上的课自己顶。他的工作量,一度达每周讲授22节课。他一边四处走访聘请老师傅、老工人建厂、管机器,并带实习、实验课,手把手地教学生掌握机器操作和维护能力。张季高为培养一代又一代新型农业工程技术人才做出的奉献,深深激励着每一个师生。
在教学育人工作中,张季高素以平易近人、勤奋、求实、高标准、严要求著称。他在授课期间,从不迟到早退,更不缺课;每讲一门课,都作充分准备,讲课深入浅出,论述透彻;理论联系实际,容易接受,理解很深。在教学中一贯采用直观教学法,让学生既懂理论,又能动手装拆、使用。他认为这是培养农业工程师基本素质的重要步骤。他的很多学生,如今已是高级工程师、厂(场)长,工作中勤勤恳恳,做出了突出成绩,但每当他们回顾自己的成长,总是万分感激当年张季高的精心培养。
开拓农业工程学科 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
张季高为中国农业工程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开拓工作。他早在求学时期,就曾为中国农业如何靠科学振兴苦苦思索过。农业科学应该如何发展最有效,一直是他探索的大问题。从美国学习回来,又经50年代学习苏联经验,他认为建设现代农业,必须靠三大农业科学分支,即农业生物学、
农业工程学和农业经济管理学。三者不可分割,只有互相协调发展才能使农业获得大发展。结合到中国的农业,他深感之所以发展的不快、不稳,除去社会、政治经济因素影响外,主要是对农业科学三大分支认识不足,只片面认识到农业生物学的重要而忽视了其他。受历史发展的局限,在农业工程学方面,又只认识到农田水利与农业机械化的重要。单一抓粮食,使其与林、牧、副、渔业比例失调。由于对土地开发利用工程、农业建筑与生物环境工程、农产品加工工程、农村能源工程等等认识不足,发展缓慢,导致农业工程学内部各分支发展不平衡,从而使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综合生产水平低。正因为这样,张季高积极主张发展农业工程事业,倡导全面重视农业科学的三大分支协调发展,在提倡农业工程技术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
农业经济管理学的研究与发展。
他还认为中国发展农业工程事业采取的步骤应与欧美不同。因为中国历来是以粮食为主食,而欧美素以肉、蛋、奶等畜产品为主食。所以中国应先从种植业发展,重视农田水利与机械化,而后才是畜牧业、加工业等,是合理的发展途径。在发展机械化方面,由于中国工业、科学技术水平还较落后,80%的人口在农村,步骤上亦应从半机械化、选择性的机械化向全面机械化合理推进。
农业机械
50-60年代,张季高除在沈阳农学院积极创建农业工程系,开设农田水利、农业机械化、电气化专业外,1958年热心参与了筹建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学会并担任理事长,1959年负责筹建辽宁省
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兼任副所长。1953-1965 年坚持从事农业机械化研究工作。研究中大胆提出:“农业机械化必须适合中国国情,不能照搬外国模式。应先重视畜力机械等半机械化农具的发展,再逐步过渡到机械化”。他还对北方地区主要作物——玉米、大豆、高粱、谷子等机械化栽培田间工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为提高产量和生产率作出了贡献。在此期间,他在《沈阳农学院学报》和《农业机械》杂志上发表过多篇研究论文。
1978年党和国家再次提出实现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并做出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在这振兴中华的关键时刻,张季高认真总结分析了近30年来中国农业建设的成就与问题,坚定地认为:必须向国家建议,重视并全面发展农业工程学科,改革农业教育体系,开展农业工程各分支学科的科学研究,推广实用工程技术,这样才能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技术改造,早日实现现代化。于是他毅然离开沈阳来到北京,与徐冠仁(农业原子能利用)、叶和才(土肥)、蒋德麒(水土保持)、刘步洲(园艺)、王云龙(畜牧),以及当年一道留美的农机专家吴湘淦、何宪章、陶鼎来等等老专家、学者共同研究,草拟建议书。为了使国家领导与决策部门亦认识到农业工程学科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清楚地了解过去孤立搞机械化、水利化存在的弊端,他不顾年逾花甲,多次到国家科委和农业部参加汇报,并陈述自己的看法。他一再提出:中国虽然是一个农业大国,但也是一个人均占有耕地很少而且
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的国家,要提高
土地产出率、利用率,必须采用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工程技术,对耕地科学管理和改良;中国大部分农业区域处于太平洋季风的控制下,需用工程手段进行有效的保护,才能减少自然灾害的袭击;中国农产品收获后损失严重,只有采用工程手段改造收获、运输、加工与贮藏方式,才可以减少损失;大面积盐碱地、红黄壤,不用工程手段很难尽快改良;必须用工程手段改善作物、蔬菜及畜、禽生长环境,才能保证大幅度增产;还有迫切需要解决的农村能源短缺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农业工程问题,而不是机械化、水利化、化肥化、良种化所能解决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高新科技的应用,农业工程在世界上早已形成一门技术学科,而不是一种应用技术。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中国近30年农业徘徊不前、不能稳产高产的历史教训,清楚地表明我们必须加速发展农业工程学科。
1979年,国家科委同意将农业工程列入国家发展的新学科之一,并成立了国家科委农业工程学科组,挂靠在农业部,张季高被任命为学科组成员。同年,他又积极联系向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申请,并获得批准先在中国农学会下成立了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张季高担任了第一届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随后还是在他的积极活动、建议下,1985年中国科协批准接纳为中国科协的组成部分,国家一级学会,张季高连任第二届常务副理事长。
正在他与老专家、学者们共同论述了中国发展农业工程事业的重要性之后,1979年10月国务院批准在农业部成立我国第一所农业工程科研设计机构——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1980年张季高被任命为副院长。
1980-1987年,张季高做了大量建立、发展农业工程学科的工作。他通过学会紧密团结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建立了土地开发利用工程、农业建筑与生物环境控制工程、农产品加工工程、农村能源工程、农业工程经济、
农业系统工程、电子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遥感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以及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工程等分支学科的专业委员会,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数十次学术交流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各项研究成果在各地农村与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在他不辞劳苦地奔走倡议下,组织十余个省成立了地方农业工程学会,开展了具有各地特色的学术活动,吸引并组织起近四千人的农业工程科技队伍。
为培养大批农业工程科技人才,在学会刚成立不久,他就多次组织全国农业高等院校的教授、专家,针对农业工程学科性质、国内外农业工程教育情况以及中国如何改革农业工程教育、发展哪些专业,开展了学术活动,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学科发展与教育体系的形成。1985年中国第一所农业工程大学成立。同年,国家教委制定的“农、林大学本科专业目录”中,首先承认“农业工程”与“农产品加工”为目录中的两个“类”别,“农业工程”类中设:农业机械化、农业建筑与环境工程、农业电气化自动化、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试办)、农村能源开发与利用(试办)、农业系统工程(试办)等六个专业;“农产品加工”类中设: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制冷与冷藏技术等两个专业。现在均已招生。硕士、博士研究生专业目录也确定“农业工程”为一级学科,取代原来的“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到1987年全国已有45所高等农业院校分别设立了“农业工程学院”或“农业工程系”。
张季高担任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副院长期间,主持鉴定了多项农业工程科技成果。如各种温室、
塑料大棚、贮藏保鲜库、窑洞、种子、种质库、工厂化养鸡、猪、牛场、农村能源试点、省柴节煤灶、农产品加工、干燥系列设备等等方面的研究、设计课题,这些成果均已在全国各地农村、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尤其在大中城市郊区,在解决肉、蛋、奶、菜等副食品生产供应中,发挥了从未有过的重大作用。
如今,张季高虽已年过古稀,退居二线,1994年底已办退休手续,但他依然为学科,为事业奔波忙碌,不减当年。哪里成立学会、开展学术活动,他就到哪里;哪里需要鉴定成果,进行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审阅和答辩,他就出现在哪里。只要能坐下来,他就翻阅、研究古今中外农业工程发展史料,不停地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工程卷》撰写条目,为学报审阅论文,为青年学者修改论著,推荐发表……在他的日程表上只写着“工作、耕耘”,而没见“休息”。1991年春,当他的学生、同仁,纷纷从各地庆贺他74岁生日时,他感慨地说:“我虽然幸福地看到了终生奋斗的农业工程事业在神州大地上成长、发展的曙光……可我还没把农业工程系的通用教材——《农业工程学概论》写完,要快点干……”这就是他毕生奉献给祖国和人民的愿望。
主要论著
1 张季高。拖拉机学讲义(农艺采用)。上海:复旦大学农学院,1949。
2 张季高。农业机械学讲义(农艺采用)。上海:复旦大学农学院,1949。
3 张季高。茶叶机械化讲义(茶叶专业用)。上海:复旦大学农学院,1950。
4 张季高。农业机械化讲义(农学专业用)。沈阳:沈阳农学院,1952。
5 张季高。农业机械化讲义(国艺专业用)。沈阳:沈阳农学院,1953。
6 张季高。农业机械化讲义(植保专业用)。沈阳:沈阳农学院,1953。
7 张季高。农业机械化讲义(农经专业用)。沈阳:沈阳农学院,1953。
8 张季高。画法几何学讲义(农田水专业用)。沈阳:沈阳农学院,1952。
9 张季高。农业工程学概论。(农业领导干部学习研究班教材)。北京:农委,1980年11月。
10 张季高。耕马牵引力试验初报。沈阳农学院科研成果汇编(第一辑),1982,70。
11 张季高,郑福庭。播种机钢轮轮缘形式的受力分析。沈阳农学院科研成果汇编(第一辑),1982,70-71。
12 张季高。不同类型犁在波浪式梯田上犁耕空行长度比较。沈阳农学院科研成果汇编(第一辑),1982,71。(原载沈阳农学院学报)。
13 张季高,马志泓。胡萝卜挖掘机械化的研究。沈阳农学院科研成果汇编,(第一辑),1982,72。(原载沈阳农学院学报)。
14 张季高,李宝筏,刘涛等7人。沈阳地区玉米机械化
中耕除草田间工艺的研究。沈阳农学院科研成果汇编,(第一辑),1982,73。(原载沈阳农学院学报,1962)。
15 张季高,马志泓,王玉贤等7人。沈阳地区高粱、玉米、大豆、谷子机械化栽培田间工艺程序的研究。沈阳农学院科研成果汇编,(第一辑),1982,74。(原载农业机械杂志,1963)。
16 张季高,李宝筏。按作物行距设计锄铲尺寸的探讨。沈阳农学院科研成果汇编,(第一辑),1982,74-75。(原载沈阳农学院学报)。
17 张季高,齐玉升,李宝筏。关于垅作犁工作面的分析。沈阳农学院科研成果汇编,(第一辑),1982,75。(原载沈阳农学院学报)。
18 张季高,陈新和,马志泓。拖拉机地隙对高秆作物中耕作业的探讨。沈阳农学院科研成果汇编,(第一辑),1982,75-76。(原载农业机械杂志)。
19 张季高,陈新和,马志泓。几种耙压农具的田间保墒效果试验。沈阳农学院科研成果汇编,(第一辑),1982。78-79。(原载沈阳农学院学报,1964)。
20 张季高。农业机器的噪音对拖拉机驾驶员的危害。北京:农业工程,1980(2)。
21 张季高。“农业工程”与“农业工程学”。北京:农业工程,1983(3):3。
22 张季高。漫话农业工程(连载)。北京:农业工程,1984(2-6期)。
23 张季高,蒋耀。回顾“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的建立与发展。北京:农业工程学报,1985(1):2-3。
24 张季高。试论农业工程技术推广。北京:农业工程学报,1988(3):38-45。
25 张季高。中国的农业工程——过去,现在和将来。北京:农业工程学报,1989(3):12-17。
26 张季高。《农业工程学浅说》。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
27 陶鼎来,张庆海,张季高。农业工程学简介。北京:光明日报,1978 年9月12日。
28 张季高。我国的农业工程。北京:人民日报,1985年3月18日。
人物评价
张季高,农学家、农业工程学家、教育家。长期致力于农科高等院校的教育事业,致力于农业工程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对于中国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作不懈的探讨研究,并在北方主要农作物田间机械作业工艺方面作出具体贡献。80年代以后全力投入
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和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的建立和建设,为发展中国农业工程事业,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开拓工作。
张季高教授为我国农业工程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开拓工作。他积极参与并向国家建议成立中国的农业工程学科、组建农业工程学会与科研设计机构、健全完善农业工程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