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中国第一代互联网
创业企业家,现靑怡投资创始合伙人,团中央网络
影视中心顾问,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副理事长,
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
人物资料
姓名:张向宁
职业:企业家
学历: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
个人简介: 天下互联董事长兼
CEO,亦是
中国万网的创始人。中国最早开始互联网事业的一批年轻创业者之一。现在致力于个性化信息、
个性化广告的开拓事业。公司有4大产品线,中国网络情报中心、
中国商业电讯、
窄告网、中国总机网。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72年出生,1989年16岁以优异成绩进入
北京师范大学攻读
理论物理学,17岁撰写有关相对论的论文获得麻省
理工大学理论物理研究中心教授高度评价,18岁主动申请退学。
1990年至1994年之间,张向宁经历了普通职员、
不成功创业到成功创业的转变,涉及的领域包括国际贸易、船运、旅游、
招投标管理、设备开发生产、电脑展销等,迅速积累了大量的运营经验和深刻认识,22岁就已成为中国少有的青年企业家。
1994年张向宁即自发地预见到由电脑形成的网络将为人类带来的巨大影响和改变。而后开始对
bbs(电子公告板系统)产生浓厚兴趣,并开始自行搭建。
多次创业
1995年初第一次接触了互联网,张向宁从此决心停止其他正在进行的事业,专注于投身
互联网产业。
1995年底,张向宁联合其兄
张向东创立了北京创联
通信网络有限公司,后来发展成为创联
万网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最大的
域名注册和网站平台
服务提供商。张向宁任总裁兼ceo,带领公司从十几
个人发展成拥有数百名高级职员的大公司,
资产规模达到上千万美元。
2000年1月,张向宁提出了“
中国万网计划”,联合
新浪、
搜狐、
网易、
长虹、
科龙、计算机世界、中国计算机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中国信息协会等37家著名企业和机构共同组建了“中国企业上网服务联盟”,并由张向宁亲自宣布将2000年确立为中国的“企业上网年”。创联万网也因此被称为“中国万网”。
在
万网的创立及发展过程中,张向宁带领中国万网完成了两轮融资,主要投资人包括
国际数据集团(
idg)和美国newbridge capital等。
张向宁于1998年在华中理工大学(现
华中科技大学)完成其
管理学硕士课程,获管理学硕士学位。
2000年11月,张向宁从万网卸任,只继续担任该公司董事,与他多年的几位好友合作,开始了他的新创业“verye.com” (非常易)。“verye.com”将创造一种全新的、前所未有的internet商业模式,使互联网变得更为实用。
2004年2月,verye获得
三井住友基金的投资,重组为天下互联。365agent产品也重组为“中国网络
情报中心”,为
麦当劳、
肯德基、
soho中国等知名
跨国企业提供全程网络情报服务。
2004年5月,天下互联推出上市公司
财经资讯平台
中国商业电讯,短短半年的时间,就有500多家上市公司使用这个平台,发布
企业新闻。包括factiva、bioomberg、
yahoo中国、新浪等在内的国内外几十家网络媒体24小时转发中国商业电讯的
财经新闻。中国商业电讯是促进
投资者关系发展的一个崭新信息平台。
2004年9月,张向宁带领的天下互联,推出了震撼广告及互联网界的“
窄告”。窄告是企业
网络定向广告、是
分众传播的网络化产品。窄告极大地提高了
网络广告的价值,为中国2000万中小企业提供了一种用很小的费用,就能在全国最为权威的网站上同时投放广告的商业模式。
职业生涯
在VC界有这样一个定律,投资那些连续创业者的成功几率会非常高。目前身为天下互联CEO的张向宁已经连续成功创立三家企业,他无疑符合这个定律。 2006年9月15日,以
网络广告推广新模式的“
窄告”为主旨的“窄告推广联盟”在北京宣告成立,天下互联科技集团董事长兼CEO张向宁将旗下的窄告推向了更高的起点,这个“互联网老兵”总是花样不断。美国的
风险投资家们认为,投资那些连续创业者最容易赚钱。张向宁无疑就是这么号人物,他总能引得VC纷至沓来。
天气晴好的午后,走进张向宁的办公室,可以看到远处的西山,这是一幅令人心怡的美景。然而,张向宁却无暇欣赏,让“窄告”继续领跑,构建一个互联网帝国,要做的事还有很多。
三次创业
张向宁显然有着良好的创业记录:1994年,创立“北京太平洋世纪科贸”,赚取了第一个100万;1995年底,联合其兄创办
万网,两次融资,成为中国最大的域名注册和网站平台服务提供商;2000年,从万网卸任,创立VeryE(非常易),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情报门户
系统服务;2004年,VeryE重组为“天下互联”,至今已获得了两轮投资,旗下的“
窄告”模式被认为颠覆了网络广告。
看到张向宁,绝不会想到这位30岁出头、戴副眼镜、说话温文尔雅的企业家会是一位颠覆者。早在2000年,张向宁就发现,
互联网广告还在沿袭传统的广告模式,不能做到个性化推送,更谈不上互动,于是,他就诞生了要用“窄告”颠覆“广告”的想法。2002年,他在
中国互联网大会预言,“广告”将被“窄告”取代。两年后,他将预言变成了现实,引发了中国广告业、网络业的震撼。
如今,天下互联专注于互联网创新技术的研发、推广和运营。公司秉承在商业化中创新、在创新中商业化的宗旨,不断推出更多新兴产品,先后推出了中国网络情报、
中国商业电讯、
窄告、
中国总机电话实名网站。2003年,公司已经能自负盈亏,而2005年因为“窄告”的出色表现当选Red Herring
亚洲科技创新百强。
张向宁创业,屡战屡胜,在国内这样的创业家很是稀少,用“连环创业家”来形容他再合适不过,和其他的“连环创业家”不同的不在于其
连续创业的成功次数,而在于规模。拥有域名的
万网,一直是中国域名注册及
虚拟主机服务市场的
领跑者,至今仍然占领着超过1/4的
市场份额,销售额上亿。
张向宁对创业十分认真,甚至在他的员工看来有些过于苛刻。张向宁认为,“人生就是和时间的一场赛跑,要想快速创造最大的
人生价值,创业型的公司和员工应该以‘每天都是星期一’的心态工作。”
“这个细微的差别,却可能是人生的一道不可逾越的
分水岭。在心态上,成熟型公司可能每天都如同星期五,可谓‘夜夜笙歌’;而创业型公司,每天都是星期一,可谓‘悬梁刺股’。在
价值增值潜力上,成熟型公司的
股票价值如果能再上涨100%简直就创下了奇迹,而对于创业型公司而言,上涨1000%乃至于10000%都极有可能。从历史上来看,商业奇迹的创造,都是由创业型公司完成的。”张向宁如是阐述他的创业心态,“而天下互联与成熟的搜索引擎公司不同,它是一个创业型公司。对于希望成功的人来说,加入这样的公司,共同完成创业成功的过程,才会最快地完成人生价值的增值。”
预见市场
张向宁跑在了
Google前面!当Google开始进军中国市场时候才发现,中国网络上下的
广告市场已经被“窄告”占据了第一把
交椅的位置。新浪、网易等强势媒体的联盟,令“
窄告”固若金汤。
“当年大家都做
互联网接入,只有搜狐、新浪等门户网站赚了大钱;大家做门户时,互联网寒冬,做B2B的阿里巴巴赚钱了;大家都做电子商务,没想到
陈天桥做游戏发财了。那些赚钱的人,都是走的与别人不一样的路。”张向宁要预见别人还看不到的机会。
“我是国内对
互联网商业模式琢磨得最明白的、为数不多的人之一。互联网最伟大的公司开始是Netscape,后来是Yahoo,然后有了
Amazon,再到后来出现
eBay。而今天没有比
Google更闪耀的互联网明星了,它不但给
微软造成了很大威胁,还把Yahoo打败了。而我几年前想的和现在做的,和Google所想的也是一样的,不谋而合,所见略同。而且我还有不少Google还没有的想法。”张向宁毫不避讳地称自己“思想有国际水平”。“
窄告”大行其事后,商家在
信息传播上的投入成本将极大降低,而“窄告”服务商的利润却会因“浪费”的降低而大幅提高。
此前,张向宁作为
万网的创始人被业内称为“互联网老兵”。如今因为“窄告”,这位老兵焕发了新颜。
为什么“窄告”会引发广告界、互联网界如此大的轰动?据本刊记者了解,“窄告”是相对于传统“广播式”广告的一种全新广告形式,是企业网络定向广告,是
分众传播的网络化产品。只不过分众传播选择的是地面上的液晶屏??
受众细分进行得更彻底。首先是通过文章的语义进行细分匹配,然后企业还可以将其
广告定位到特定的年龄、性别、收入、喜好、地域等指标的受众。举例来说,
汽车销售的“窄告”,会投放在新浪、网易、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新闻网等4000多家“
窄告”联盟媒体中所有“汽车”相关的报道旁,而不会出现在“高考”、“足球”等关联性不大的网页中。
而“
按效果付费”更是颠覆了传统广告的营收模式。传统广告往往按照时间收费,而不论广告是否产生效果,但“窄告”却为
广告主提供了
一站式服务。在窄告宣传,即便包含新浪、网易、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这样的大牌网站,“窄告”也一律给广告主“免单”的优惠,广告展示完全免费!而只有顾客
被广告吸引,进行点击之后才进行计费,每次点击的费用最低为0.2元
人民币。
迄今为止,已经有3万名广告主采用了“窄告”这种新型广告形式,而其中不乏有
戴尔、
SOHO中国、长虹等“
大腕”。如今,
窄告被誉为“全球价格最低的广告”,覆盖95%以上的中文网民。这时,张向宁发起“窄告推广联盟”,将加深“窄告”的影响力。
搞定VC
“我们投的就是你这个人,你走了怎么行!”决定离开万网再次创业时,
IDGVC合作人这样对张向宁表示。张向宁非凡的预见性和判断力是投资人认可的,也是他时常得意的。
推出“
窄告”前,张向宁筹备资金,投资人一度质疑他,“这些事情
Google这样的公司也会做”,张向宁头也不抬的回答,“关键是他们什么时候做!”
“尽管这是第三次与
风险投资商打交道,却一点不轻松,前后谈判耗去一年多的时间”,张向宁这样说。前两次融资是基于稳健的接入服务,风险投资容易接受。而第三次,他“兜售”的是具有一定风险的技术,而在外国人的
定势思维里,中国企业是没有技术的。
但是,多年成功的创业经验,使张向宁团结到了一批优秀的人才,譬如创业伙伴之一的付光勇,早年在中软公司从事了多方面的研究;另一位美国人Timothy Wendt,长期供职于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远程信息研究所,具有20多年IT和
电信业经验。这样一个长于技术的团队,其价值就在于把张向宁的抽象理念以实在的技术表现出来。
2006年,在北京的大街小巷,立柱广告牌、公共汽车车身上,天下互联、“
窄告”的广告随处可见,随着诸项产品的成熟和市场品牌被广泛认知,天下互联引起了国际互联网行业和
资本市场极大的重视,
三井住友、JAIC和
MIH 2400万美元的投资已经追加进公司。
作为一名创业者,张向宁不但学会了利用资本市场,而且也逐渐变被动为主动,成为一个以其
创新能力被资本市场热烈追逐的人。
张向宁在选择
风险投资时候,是坚持“崇洋媚外”的。他认为:“国外的投资非常正规,对企业的认定能有一个国际的
市场标准,同时还能够给公司带来很多的国际资源。和国外的风险投资谈合作时,如果他对你不感兴趣,他会明确告诉你。他根本没有时间在任何不感兴趣的项目上耽误时间。如果你第一次接触
风险投资商,就必须在5分钟内打动他,如果做不到,对方已经没有兴趣了,
他没有耐心等你说第6分钟。但是国内的风险投资商有可能一直跟你马拉松。对一个企业来讲,时间的延误是致命的。”
“企业也同样分辨需要的资金到底是风险投资还是
产业投资。” 张向宁给正在融资的创业者这样的建议,“如果你的项目需要50万的投资,第二年收回20万,第三年收回100万,这种项目绝不要找创投,而应该找产业投资,或者是去
银行贷款。创投追求的项目是将来能够有上市机会的项目,至少有这样的可能性或者被收购兼并,这样的项目意味着一定有足够大的
市场容量,往往是以数亿美元容量来计算。因此你的市场特点、商业模式、团队,所有的这些因素都要和创投的标准相匹配。”
张向宁说:“我总是在把握自己的人生道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我选择
创造环境而不是适应环境。”在跨越了技术创新、资本市场两条门槛之后,张向宁心目中的互联网帝国,正在他的努力下逐步浮现。
个人荣誉
张向宁创业,屡战屡胜,在国内这样的创业家很是稀少,用“连环创业家”来形容他再合适不过,和其他的“连环创业家”不同的不在于其
连续创业的成功次数,而在于规模。拥有域名的
万网,一直是中国域名注册及虚拟主机服务市场的领跑者,至今仍然占领着超过1/4的市场份额,销售额上亿。
个人影响
“我喜欢创业的味道”
VeryE融资成功后,张向宁将办公地点转移到繁华的中关村地段——
知春大厦。在开放的会议间,陈列着AOL、YAHOO、AMAZON、
EBAY等创始人的半身照片。
在办公室的进口处挂着一张
大地图,是2000年
硅谷创业企业的“清明上河图”,上面标注着2000年硅谷地区知名的创新企业的名字——有成百上千家。
“每个员工,在进入办公间时,都能仰头看到这张地图,它时刻提醒我们,要像硅谷企业那样富有创新、创业精神”,天下互联一位员工解释这样的布置。
这就是张向宁的方式。
虽然张向宁在新经济领域的
二次创业依然选择了创办一家新公司,但他认为创业在于
创新精神而不是创立公司。他认为,特别是对于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进入一家创业型的小公司,一样叫创业,关键是要有创业精神,而这恰恰是时下最欠缺的。
张向宁认为,如果是走投无路进行的创业,在西方看来,通常不具备真正的创业精神。真正的创业精神是要不断创新,不满足于以前的成绩,总觉得有更伟大的事情要做,而且你愿意承担风险。
因为创业其实就是一种投资。也许你并没有拿出太多的钱,但是你却承担了所有的风险、所有的
机会成本,包括财富、时间,甚至生命;而同时这个投资的失败机会也很大。如此,仍然有这样一种创业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恰恰是这样的创业精神,在中国现在是特别值得鼓励和提倡的。
“我喜欢创业的味道,关键在于,创业的过程及结果让我异常兴奋。”张向宁也是这么实践的。1991年主动退学,应该说就是一种创业精神的体现;1995、1996年创立
万网,2000年创建VeryE,都是创业精神的反映。
“一个人,对自己现在的成功不满意,他就要进行跳跃,一定要让自己能够获得满足,不断地超越挑战自己的极限。”这就是张创新精神的原始动力。
不知道多少年以后,又一个
新兴产业出现,而且比互联网更具吸引力,张向宁是否会像放弃万网一样,放弃天下互联再次创建一个新企业呢?
“我喜欢创业的味道”,这句话值得品味。
“拥有情报权和
话语权,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社会,拥有公平竞争的权利”
人物评价
有
业内人士这样评价张向宁:表面谦和,骨子里甚狂傲。
记者在2003年以来的频繁接触中,对张向宁却有“感性与理性完美结合”的感觉和印象。本来应该成为
理论物理学家、研究
相对论的他做起了企业家,而且是在充满激情、创意不断的
新经济领域;本来应该更多地与理性、冷静、严谨这些
抽象思维相随的他,却逐渐融合进了更多的感性、激情、创意这些形象的东西。
“我是一个有很强理性的人,也是一个很感性的人”,这也是他对自己的评价。
张给人最深的印象是:预见性、
创业精神,以及要引领新经济的气魄。
“我有很强的预见性”
“我一直有很强的预见性,从青少年时代就开始了。我喜欢的
理论物理、天文学方面的知识都很强调前瞻性、
逻辑性。”
“互联网对
人类社会的关键作用,那个时候我就体会到了,而且是非常独立地体会到了。我意识到,这个产业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产业;而且,凭我们的才智,没有做不出来的东西”。
1995年,张向宁22岁,做进出口、
国际招标业务已经很成功,是少有的小百万富翁。但正是在这期间,他发现了互联网,并被深深地吸引。很快,他开始进入互联网领域,筹建创联公司(
万网前身)。张向宁的预见性首次在新经济领域彰显。
1995、1996年时,还没有门户概念,很多公司都在照搬美国
AOL的
商业模式,做互联网的接入服务
ISP。万网是否也要做ISP?研究发现,在中国照搬AOL模式是行不通的。而结果表明,到1998年,几乎所有做ISP的公司,除
中国电信外,基本上倒的倒,分拆的分拆,经营不下去。
那么,不做ISP又做什么?张向宁的
预见性再次
表现在对万网的定位上——做
企业服务,做??,是互联网大浪淘沙后,幸存的几家成功企业之一。在1999年到2000年之间,
B2C、B2B、
IDC等都红极一时,
万网也被游说或认真讨论过进入这些领域,但冷静的张向宁进行分析后,认为这些业务都难以获得长远的发展。后来,他的判断得到了准确的验证。曾经与万网寻求合作的美商网被清算,而中国整个IDC行业急剧畏缩,几乎所有的民营、外资IDC企业濒临绝境。
万网的成功,和几次绕过危险的陷阱,令张向宁又一次得意于他的预见性。
2000年底,他的预见性又一次令VeryE诞生。这是一个以竞争
情报服务为核心的互联网
创新公司。张向宁分析,第一代互联网以信息为核心,第二代以“知识”为核心,而第三代将以“情报”为核心,信息开始具备目标和针对性。2004年2月,VeryE获得日本VC的巨额支持,其
赢利模式再次获得认可。
而今,张向宁又一次大胆预见,中国将进入“
知识产权经济”时代。未来,凡是没有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标的企业,不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将不会再获得(超额)利润,甚至无法长久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