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信威
中国工程院院士、爆轰力学专家
张信威,1938年1月2日出生于湖南娄底,爆轰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38年1月,张信威出生于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桥头河镇珠溪村丝塘湾,幼年丧父,家境艰难。
1949年,小学毕业后在家务农。
1950年,受政府劝学运动和小学数学教师的鼓励,考进省立十五中,后转学到建国中学(现涟源市第四中学)。
1952年,提前初中毕业,考入湖南省立十五中(现湖南省涟源市第一中学)19班读高中,整个中学阶段均得到人民助学金资助而完成学业。
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
1956年,被老师指定为学生科学小组组长,予以特殊培养。
1958年,红专辩论时,被定为“只专不红”的“走白专道路典型”,因此受到批判。
1960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第二机械工业部北京第九研究所(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从事国防科学研究。
1983年,任研究所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从事学术组织领导工作,分管型号研制、基础研究、高技术、职称评定、博士后流动站等方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6年,根据组织安排,张信威转向高技术研究,从事国家高技术某主题总体研究和论证。
1987年,晋升为研究员。
1990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并主讲研究生课程。
1996年,再次转换研究领域,参加了国家攀登计划中的“计算材料科学的物理基础及应用”研究工作。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9年6月26日,入选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张信威在有关核物理、等离子体、凝聚态等的研究中,解决了一系列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理论问题。参加国家攀登计划“计算材料科学的物理基础及应用”。从事物态方程、贮氢金属与氢及同位素氘氚的相互作用、氢的吸放动力学,C60及其掺杂的第一原理研究等方面的工作。之后他还从事氢气放电实验中异常现象的研究,和王大伦研究员等合作发现氢(氘)气放电中存在的系列异常现象,提出了小氢(氘)原子(团)模型,认为氢原子存在一种新的、其电子半径比玻尔半径小100倍的状态,推导出了其能级公式,与实测出的特征X射线的能量大体符合,还能解释其他异常现象。
根据2020年10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张信威先后发表论文约70篇,合著《高温超导研究》。
根据2020年10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张信威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
人才培养
张信威认为:从事科学研究,要把这个事情做好,要有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这三点都是缺一不可。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张信威为中国核武器研制和核武器科学技术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评)
张信威在近60年的工作生涯中,根据国家需要,不断转换研究领域,几十年如一日,殚精竭虑地埋首于核武器、高技术研究、国家攀登计划、基础研究等不同领域的每一项研究,哪里需要去哪里,干一项精一项,为中国核武器研制和科学技术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人民网评)
参考资料
科技队伍>工程院院士--张信威.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06 18:26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