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良,男,1929年4月出生。第二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淮剧代表性传承人。
早年经历
张云良一家四代唱戏。祖母唱
徽剧;父亲从小学
京剧;云良自幼学京剧,16岁后改学
淮剧;他的大儿子张少良现在也是京剧名角,
国家一级演员。
19岁时,张云良和20岁的张韵良(
淮剧演员)喜结良缘。
夫人张韵良,原姓杨,常州金坛人。她家境贫寒,父母养活不起,卖给了张云良家,后改名为张韵良。张家没有女儿,张韵良就被当作女儿来养育,从小和张云良一起学戏。
十二三岁时,张云良和张韵良二人开始同台演出。朝夕相处、渐生情愫。
19岁时,为了不被抽壮丁,在大人的主持下,张云良和张韵良结为夫妻。这么多年来,夫妻俩相携相伴、即是台上的搭档,也是生活中的恩爱夫妻。
他们经历了
戏迷狂热追捧的大红大紫,在
淮剧是盐阜地区主流娱乐形式的年代,只要张云良的演出海报往剧院门口一贴,不出一天,戏票就销售一空。许多观众听他的戏早已听得滚瓜烂熟,还是一遍遍反复听他的同一出戏,为的是希望能在后台和张云良见上一面。
也经历了
文化大革命的艰辛岁月,家里当时所有的
照片都被红卫兵烧光了,这是非常遗憾的,他们没有留给我们任何
淮剧的剧照。年幼的小女儿把一张全家福藏在怀里,才保留下了一张全家福。他们更经历了数十年如一日的平淡。如今受尽历练的两位老人早就对一切波澜不惊了。
有一次张云良发着高烧,还有他的戏,票都卖出去了,他病得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戏院老板都让他回家休息,他想到不能让台下那么多观众失望,在医院里把挂水的针头一拔,又生龙活虎地上了舞台。
演艺简历
1928年4月24日,张云良出生于上海,祖籍
盐城楼王,从爷爷那一辈起去上海唱戏。
张云良初学
京剧,7岁登台,在
上海浦东洋劲小戏院演出。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的戏曲舞台上,出现了
淮剧和
京剧同台演出(京夹淮)的特殊演出格局,很多京剧名家、
徽剧名家从那时起改唱淮剧,1942年,张云良也受到这一大潮的影响,从
京剧演员改成了
淮剧演员,攻老生、红生、黑净。
淮剧和
京剧有着天壤之别,张云良从小打着京剧的底子,一下子转成
淮剧,有许多地方需要从基础学起。对
京剧和
淮剧都有着深厚的功底,这为后来张云良在淮剧中借鉴京剧的元素为淮剧的改革打下了基础。
那时,张云良经常观摩著名京剧大师
周信芳、
高百岁等人的演出,将京剧的《斩经堂》与
淮剧的《吴汉三杀》糅合起来,使淮剧艺术更加丰富,又移植了京剧《
斩颜良》、《古城会》、《汉津口》、《铡包勉》、《铡美案》、《打銮驾》等红生戏和包公戏。
1952年,张云良与李步才、董桂英、赵艳秋等离开上海,到盐城组建盐城群义
淮剧团,1953年改为
盐城专区实验淮剧团,这就是
江苏省淮剧团的前身。
1954年张云良与栾玉华合演的《南访》在上海参加华东地区戏曲会演中获演员三等奖,从此崭露头角。
1957年张云良以《活人塘》中的孙在涛,《
蔡金莲》中的王文勇参加江苏省第一届戏曲会演均获演员一等奖。
1959年,
周恩来总理和
陈毅元帅陪同柬埔寨的
西哈努克亲王和
越南的
胡志明主席来南京参观。周总理是淮安人,一直都很喜爱家乡戏曲——
淮剧。省领导安排的第一个节目,就是张云良主演的《金水桥》、《一家人》等
淮剧。张云良的演出大受总理的肯定。当天晚上,他还收到了周总理的晚宴邀请。《金水桥》和《一家人》都是省淮的传统拿手戏,现在省淮仍经常排演这两出戏,著名
淮剧演员邱小祥现在演绎的《金水桥》颇得张云良的真传。
1960年在《
舍妻审妻》中扮演的苏正清,大胆吸取了
京剧“
麒派艺术”,丰富了人物的形象,在《赞貂》中扮演关公,与导演、音乐设计一起打破了关公戏采用京剧锣鼓的传统,在
淮剧基础上设计了锣鼓伴奏,改革了乐器。
1960年,因为对
江苏省淮剧团的贡献,和在淮剧界的地位以及对淮剧的改革创新,张云良被评为全国劳模,赴京参加“全国文教、卫生系统群英会”,再次受到
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
人物评价
张云良自幼随父从艺,他表演稳重、自然,塑造现代人物时注意人物内心的刻画,唱腔的音色宏亮敦厚,有“钢喉铁嗓”之称,是
淮剧界少有的擅演红生(扮演关羽)、黑净(扮演包公)戏的优秀演员。
《杨家将》系列剧中的“老令公”、“杨六郎”、“寇准”;《铡美案》、《打銮驾》等剧中的“包拯”、“王丞相”是他在
淮剧舞台上最经典的形象。
至今,老
淮剧迷们对张云良塑造的这些经典的淮剧古装形象仍念念不忘。
个人生活
张云良在
江苏省淮剧团,培养接班人一直是他最重视的事。对有前途的演员,
江苏省淮剧团的前辈们甘愿众星捧月把他们“托上台”,他们曾经培养出过梁国英、王宗珍、邱小祥等一批著名淮剧表演艺术家。张云良一直教导后生晚辈,成角了也不能忘了常练基本功,只有底子扎实了,一代一代传下去,
淮剧才不会“变味儿”。
张云良退休后和老伴过着最普通的老两口相守的生活,也时不时指点指点后辈。有些人还想一睹老艺术家的风采,高酬邀请他出山。张云良说:“戏,我唱了一辈子,现在我不该再是唱戏的主角了。把身上的功夫传给后人,没钱我也愿意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