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琴台大道169号,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隶属于武钢集团汉阳钢厂,是一座社会科学类历史专题博物馆。
历史沿革
2001年,开始筹建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
2001年后,“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初名展览馆)落成。
2018年3月27日,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扩建之后重新隆重开馆。
建筑格局
旧馆展厅
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以其独有的特色和视角反映了洋务运动和中国钢铁历史及武汉城市发展史。博物馆以展柜陈列实物(典籍)、墙面陈列历史照片,并按历史发展阶段相结合的形式布展。博物馆复建的“汉阳铁厂”门楼、“汉阳兵工厂”门楼是武汉一景和市民的地名标志。
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主体建筑是一幢二层仿欧式建筑,是以武钢汉阳钢厂为适应山水园林城建设。博物馆外观上采取仿欧式建筑风格,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之理念。按照汉阳铁厂创建、发展、衰落的百年巨变历史分阶段布局(布展),共两层。展厅面积700平方米,文物库房面积40平方米,其余为办公等用房。
基本陈列
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收藏以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的有关史料与实物为主。以汉阳铁厂、汉阳造历史实物和历史照片相结合的方式陈列展出。主要展品有汉阳铁厂界碑、汉阳火药厂界碑、汉阳铁厂生产的钢轨、汉冶萍公司发行的股票、汉阳兵工厂发行的股票、张之洞创办的文普通中学试卷、张之洞著最早版《劝学篇》及《张文襄公诗集》等。
专题陈列
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开设有三组各具特色的图片展览级一组临时:
一是《张之洞在湖北》图片展(侧重反映张之洞督鄂时练新军,兴实业,办教育,修铁路,发展武汉商务,开拓市政建设,推动城市崛起的业绩)。
二是《武汉百年民风民俗》图展(清末明初卢森堡专家拍摄反映武汉市井风俗的照片。当年援建汉阳铁厂的外国专家达50余人,其中卢森堡专家14人,在汉期间拍摄了大量反映城市生活的照片)。
三是《武汉三镇风光》彩色图展(民国时期日本人摄,用于明信片。反映武汉主要建筑及景点,包括汉阳铁厂、武汉大学、省图书馆、古琴台、江汉关等)。是研究张之洞与武汉城市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落后就要挨打》图展。展示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设立汉口租界等罪行。
新馆展厅
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新馆外形借鉴中国古象形文字和古建筑“飞檐翘角”元素,由地下一层,地面二层,空中三层(即主层区含临展区)和空中一层(空中花园),共七层组成,五层开放展览。主体建筑为悬空式全钢结构,总用钢3500余吨,外观造型似一艘即将远航的巨轮。主体结构为悬空式博物馆,将地面留给游人休息或举办活动。顶层空中花园供游人眺望观光,室内分为剧场式展厅、书吧和茶吧,可供游人观展观剧、看书品茶。
展馆一层是张之洞铜像,拾阶而上,是张之洞的生平年表。
展馆二层有一个展柜,陈列着3D水晶内雕、月光瓷盘、温控魔术杯、打火机、钥匙扣、冰箱贴等各种以张之洞和汉阳造为背景的既具美感又实用的文创产品。
展馆三层是一个多功能活动厅,由阅览室、环形讲台、放映室以及展览空间组成。在这个阅览室中,可以查阅各种研究张之洞的历史著作与文献。外部展示的是张之洞在湖北推动的近代化改革幕僚团成员地区的分布及人数的统计,内部可以看到他们的名字以及从事的职务。
展馆四层是博物馆的核心展览空间,全面展示张之洞在武汉的兴革之路。
展馆五层是空中花园和观景台:多根柱子合在一起,线条简洁、外观宏伟,而内部又十分开阔明亮。
馆藏文物
综述
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藏品主要通过征集、有关遗址拆建时挖掘、捐赠、收购等途径取得。藏品多是武汉市知名专家、民间人士捐赠的及在有关遗址拆迁时收购和挖掘的。珍贵照片是当年援建汉阳铁厂的专家拍摄、卢森堡大公国国立博物馆赠送的。藏品类别主要以历史遗物(实物)和历史照片为主。包括钢铁产品、金属制品、木制品、建筑制品、纸制品等。截至2019年末,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藏品有88件/套,珍贵文物34件/套,举办展览3个,开展教育活动55次,参观人数达21.3万人次。
重要藏品
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重要藏品有:
汉阳铁厂钢轨实物,一段二米长,民国三年制造,其标识清晰,品相完好。汉阳铁厂生产的槽钢、元钢、角钢等产品,以及汉阳铁厂造砖处烧制的砖瓦。
有张之洞《劝学篇》最早的刊印本,张之洞任湖北学政时编纂的《江汉炳灵集》,张之洞手书的《千字文》字帖,张之洞创办的文普通中学考试卷,清廷拍发给张之洞的电报。以及湖北水警制发的铁厂码头“水摸”(潜水员)铜腰牌,清农工商部颁发给汉阳铁厂的铜奖杯等。
张之洞手书的祝寿木匾——为历史学家皮明庥教授所捐赠。匾长约3.1米,高1.05米,金箔帖面,上书“德高梁孟”四个湛蓝嵌边大字,虽经百年岁月,雍华褪去,但不凡风采依然不减。此匾是张之洞为其亲家梅卿夫妇六旬双寿祝寿所赠。“德高梁孟”取意古代梁鸿、孟光夫妇“举案齐眉”之典,以颂其亲家夫妇德操甚于梁孟。
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最具特色的“镇馆之宝”——汉阳铁厂的界碑和汉阳铁厂的投产纪念碑。
藏品保护
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建有专门的档案室、图书室、库房和配备相应的保护设施,建立文物藏品档案和电子文本;藏品的保管工作做到制度健全、账目清楚、编目详明;按照《博物馆安全保卫规定》和三级风险等级安全防护规定要求,馆内各岗人员均兼职安保员。并安装电视监控器、应急灯、安全指示牌、开辟安全通道等设施。
文化活动
综述
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在基本陈列展出不断充实更新部分藏品外,多次组织举办讲座、研讨会、巡回展、爱国主义教育周等活动,配合省、市各大媒体多次报道,中央电视台、中央新影有关栏目(专题片)《走遍中国》《中华文明》《中国钢铁》《百年城市》《复兴之路》《文明的脚步》及凤凰卫视《纵横中国》《大视野》和湖南卫视新闻频道先后到博物馆录制节目。
重要活动
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在市图书馆举办讲座,为市民和读者“解读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并在汉阳区政协、汉阳区党校、汉阳区民主党派、武汉船舶学院、汉阳钢厂等单位为政协委员、党政干部、民主人士、大学生和工人举办有关张之洞与“汉阳造”的讲座。
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在市图书馆、晴川阁、武汉船舶学院等单位(包括博物馆前广场)举办图片巡回展。并在博物馆举办专题展如《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长征70周年》《八荣八耻》《武钢成果展》。
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船舶学院、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及所在月湖街区实行共建爱国教育基地活动。
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曾连续三年与汉阳区教委、市团委组织举办爱国主义教育周活动,并与有关旅行社举办“夏令营”、“工业游”(参观车间)等活动。
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连续两年(2007、2008年)与汉阳区政协、晴川阁管理处联合举办两次大型研讨会、三次座谈会及有关文化活动。
所获荣誉
相关历史
张之洞:字孝达,又字香涛,号壶公,晚年自号抱冰老人。清末重臣,洋务派首领。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清同治二年(1863年)进士。清光绪七年(1881年)授山西巡抚。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调湖广总督,建立湖北铁路局、湖北枪炮厂、湖北纺织官局,开办大冶铁矿、内河船运和电讯事业,力促兴筑芦汉、粤汉、川汉等铁路,后又编练新军,在鄂、苏两地设新式学堂,多次派遣学生赴日、英、法、德等国留学。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命张之洞为湖广总督兼参预政务大臣。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调京,任军机大臣,充体仁阁大学士,兼管学部。次年清政府决定将全国铁路收归国有,任督办粤汉铁路大臣,旋兼督办鄂境川汉铁路大臣。
清宣统元年(1909年)病故,谥文襄。
十九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破了中国的国门。国家日益积弱积贫。鸦片战争后,清朝一部分官僚在“师夷长技”思想的影响下,寻求“自强”、“求富”,开始举办洋务企业。从19世纪60年代起,先后举办了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等10余所官办军事工业。70年代又先后创办了轮船招商局、
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平煤矿等20多家民用工业。这些企业所需钢铁原料主要依赖进口,造成白银大量外流。随着铁路建设的兴起,国内对钢铁需求激增,创办近代钢铁工业已成当务之急。张之洞视察汉阳铁厂汉阳铁厂在张之洞的倡导、策划下,汉阳铁厂应运而生。张之洞任两广总督时曾委托驻英公使刘瑞芬向英国订购冶炼炉及各种机器。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奏请将在广州购置的铁厂机器一并移鄂。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6月设铁政局于武昌水陆街。同年9月,在汉阳大别山(今龟山)下勘定厂址。汉阳铁厂从开工到建成,历时二年十个月。整个工程包括炼钢厂、炼铁厂等十个分厂。
甲午战争爆发,清廷财政困难,提出招商承办,张之洞保举盛宣怀,汉阳铁厂改为官督商办。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3月盛宣怀派李维格率外籍工程师到欧美考察炼钢工艺、购置炉机设备。委托卢森堡人吕贝尔为总工程师对铁厂进行改造、扩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3月盛宣怀奏请清廷批准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合并组成汉冶萍煤铁厂矿股份公司,改为商办。生产规模逐年扩大。汉阳铁厂产品曾出口到日本、美国、暹罗(泰国)、新加坡、吡鲁、爪哇(印尼)等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钢铁价格急剧下跌,国内军阀混战,汉阳铁厂生产受到严重影响。民国十年(1921年),民国政府改变钢轨标准,造成近5万吨钢轨报废,炼钢被迫停产,炼铁先后停炉。至民国十三年(1924年)汉阳铁厂全部停产。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战爆发。次年,
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及资源委员会设立钢铁厂迁建委员会,将汉阳铁厂设备及大冶铁厂、铁矿部分设备运往四川重庆大渡口另建。同年10月24日
武汉卫戍司令部和警察局将汉阳铁厂难以拆运的设备炸毁。汉阳铁厂在其生产期间共产铁240余万吨,钢60余万吨。京汉铁路约有1000千米铁路是由汉阳铁厂生产的钢轨铺设而成。
机构设置
单位性质:社会公益性质的国有企业自办单位。
经费来源:免费开放后文化局拨款部分。
机构设置:设有工作室、办公室、档案室、图书室、安全保卫科(安全保卫科与工作室合署办公)。
人员编制:人员编制数暂定九岗五员。
观众接待:年观众人数约2万余人次。博物馆已接待欧美多国(英、法、德、比、卢、美、日等国)和我国国家发改委、国务院监事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档案、规划、钢铁、文化等部门以及本省、市、区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先后多次到博物馆视察。
参观信息
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琴台大道169号。
公交线路:575路、579路、740路、801路琴台大道龙灯路公交站。
地铁线路:轨道交通4号线五里墩地铁站。
9:00—17:00,周一闭馆。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