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分
汝南、江夏2郡地置弋阳郡,郡治弋阳县(今河南
潢川县),辖弋阳、期思、轪和西阳4县,隶豫州。南朝宋武帝永初三年(422年)弋阳郡辖弋阳、期思、安丰3县,隶南豫州。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弋阳郡领弋阳、期思、南新息、上蔡、平舆5县;武帝永明十三年(495年)弋阳郡属北魏,只领弋阳1县。陈宣帝十一年(579年)北周改弋阳郡为淮南郡。
西汉初黄地置弋阳县(潢川建县之始),东汉初弋阳为弋阳候国。三国时期,魏文帝黄初元年置
弋阳郡,辖弋阳、期思、轪和西阳4县,隶豫州,始系郡、县同治。
南北朝时期,更名定城。宋、齐、北魏、北齐、北周,曾改为南郢州、淮南郡,仍隶豫州。隋文帝开皇九年废淮南郡。大业三年复弋阳郡,统光山、定城、殷城、固始、期思、乐安6县。
唐高祖武德三年改弋阳郡为
光州,以定城名为弦州(隶光州)。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废弦州,定城属光州。睿宗太极元年光州迁治
定城县,辖定城、光山、固始、仙居、殷城5县,隶淮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