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群
具有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
建筑群是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如故宫建筑群等。
概论
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其规模宏大壮丽表现在: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太和殿高28米,面积2
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
其建筑精美表现在: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凤流云。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雾,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其布局统一表现在:紫禁城东西南北各有一座城门;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角楼;三大殿规模不同,用处不同,而从外观上看属同一组建筑;紫禁城前后两大部分的建筑基本上相对称,如三大殿后三宫遥相呼应。
布局
明、清故宫的主要建筑基本上是附会《礼记》、《考工记》及封建传统的礼制来布置的。例如,社稷坛位于宫城前面的西侧(右),太庙位于东侧(左),是附会“左祖右社”的制度;太和、中和、保和三殿附会“三朝”的制度;大清门到太和门间五座门附会“五门”的制度;而前三殿和后三宫的关系则体现了“前朝后寝”的制度。但是明朝在规划宫殿时,一方面继承了前代宫殿的布局方法,同时结合实际需要作了一定的改变。例如,所谓三朝制度,唐、宋宫殿的三朝都是各自独立成组,元朝是工字殿的形制,而明朝则三殿同在一个三级的工字形台基上;又如左祖右社的位置,金中都是在宫城前千步廊的两侧,元大都皇城以外,而明朝则在宫城前面的两侧。
和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皇宫一样,明、清故宫的设计思想也是体现帝王权力的,它的总体规划和建筑形制用于体现封建宗法礼制和象征帝王权威的精神感染作用,要比实际使用功能更为重要。为了显示整齐严肃的气概,全部主要建筑严格对称地布置在中轴线上,在整个宫城中以前三殿为重心,其中又以举行朝会大典的太和殿为其主要建筑。因此在总体布局上,前三殿占据了宫城中最主要的空间,而太和殿前的庭院,平面方形,面积2.5公顷,是宫城内最大的广场,有力地衬托太和殿是整个宫城的主脑。至于内廷及其他部分,显然是从属于外朝,因此布局比较紧凑。为了更加强调前朝的尊严,在太和殿前面布置了一系列的庭院和建筑。其中由大清门至天安门为一段,天安门至午门又为一段。午门以后,在弯曲的金水河的后面矗立着外朝正门太和门,太和殿就在其后。这一系列处理手法渲染出外朝的重要地位,使人们在进入太和殿前就已经感到了严肃的气氛。
中国封建社会宗法观念的等级制度,在明、清故宫中得到典型的表现。由于前三殿是宫城的主体,所以在这组宫殿的四角建有崇楼,同时太和殿是当时最高等级的建筑,采用重檐庑殿的屋顶、三层白石台基、11间面阔等;甚至屋顶的走兽和斗拱出跳的数目也最多;御路和栏杆上的雕刻,彩画与藻井图案使用龙、凤等题材;色彩中用了大量的金色;月台上的日晷、嘉量、铜龟、铜鹤等也只有这里才可以陈设。除太和殿以外,其他建筑的屋顶制度与开间等都依次递减,装饰题材也有所不同。至于红色的墙、柱和装修,黄色琉璃瓦,则是皇宫建筑所专有的色彩。
明、清故宫建筑在总体布局上是继承着前代经验而进一步发展的。如果拿宋代的后土祠及明清的太原崇善寺和故宫相比较,不难看出它们之间在主体建筑的空间处理和主要与次要建筑群的排列关系上有很多相同之点。太和殿周围,在明代原来用廊庑环绕的形式,殿的两侧也有斜廊,其制度更与上述两例相同。这种利用平矮而连续的回廊以衬托高大的主体建筑,造成相当开朗而又主次分明的艺术效果,是中国古代建筑常用的手法。其次,明、清故宫依着中轴线布置大量建筑也是一个重要特点。由大清门到景山,主要建筑完全位于轴线上,严格地保持对称布局,这对于统一建筑群的艺术面貌起了一定的作用。至于明清故宫的空间组织,由大清门到坤宁宫,中轴线上共有八个庭院。它们形式不同,纵横交替,有前序,有主体。
大清门天安门千步廊构成纵深的庭院作前导,而至天安门前变为横向的广场,通过空间方向的变化和陈列在门前的华表、石狮、石桥等,突出了天安门庄重的气象。天安门至午门,以端门前略近方形的庭院为前导,而端门和午门之间,在狭长的庭院两侧建低而矮的廊庑(朝房),使纵长而平缓的轮廓衬托中央体形巨大和具有复杂屋顶的午门,获得了很好的对比效果。太和门前广阔的矩形庭院是前三殿的前奏。乾清门前狭长的横向庭院则给人以空间变化中一个关捩的感觉,表明外朝部分已经结束而将进入另一性质的空间。在这些空间中,前三殿和后三宫两组庭院的宽度比例为2∶1,建筑形制大体类似而体量有差别,这种处理加强了二者的统一,同时表示它们在整个建筑群里具有密切的关系。此外,故宫其他的许多小庭院轴线都与主轴线平行,并且与主要建筑具有密切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
在形成明清故宫整个建筑群统一的艺术风格中,使用形式类似而比较简单的个体建筑和大面积相同的色彩是一个重要因素。除少数个别建筑外,单体建筑都按照高度规格化的官式建筑做法进行建造,因而体型比较简单,屋顶形式只有几种,构件种类也不多,只是依靠有节奏的空间组合和体量的差别创造了有规律的轮廓线。而大片黄色琉璃屋顶和红墙红柱以及规格化的彩画等给全部建筑披上了金碧辉煌的色彩,获得了丰富而统一的艺术效果。此外,还利用大量的小品建筑如华表、石狮、铜龟、铜鹤、日晷、嘉量、御路、栏杆、影壁等,构成局部的艺术气氛。
但是,整个故宫建筑是为体现帝王的政治权力而服务的,因而不可避免的产生严正而刻板的缺点,甚至内廷居住部分和御花园也是如此,以致清代皇帝常年住于圆明园、避暑山庄等苑囿中。对于内廷居住的宫殿,只是在紧凑的庭院内,以常绿的松柏和一些特殊的陈设形成一定的居住气息。这里,精致的室内装修和家具发挥了不少作用。
总之,明、清故宫建筑的空间组织和立体轮廓达到统一中又有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成就,同时它也是世界上优秀的建筑群之一。但是这个巨大的建筑群和中国许多古代规模宏大的建筑群一样,是在奴役大量劳动力和剥削人民财富的基础上建造起来的。仅就使用材料而言,明朝初建时,全部建筑用西南诸省运来的优质楠木,殿内铺地的方砖来自苏州,制瓦的陶土取自安徽太平,彩画颜料自西南诸省征调,自天安门起全部故宫的地面铺砖五至七层,阴沟用铜管,屋顶苫背下铺锡板。而永乐创建后,历时五百余年,不断重建、改建,动用的人力和物力更是难以估计,真可谓“穷天下之力以奉一人”。
相关案例
长城
(Great Wall)
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群,是一种很长的墙体防御建筑,或形式和墙体相近、防御性质和墙体一样的防御建筑。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期中陕西省是中国长城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境内长城长度达1838千米。根据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西周时期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0000多千米。
故宫
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故宫位于北京城中心。布局依据《周礼·考工记》中所载:“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原则,建筑在北京城南北长八公里的中轴线上,南北取直,左右对称。如今故宫左前面的劳动人民文化宫,明清是皇帝祭祀祖宗的太庙;右前面的中山公园是皇帝祭祀土神和谷神的社稷坛;前面有朝臣办事的处所;后面有人们进行交易的市场。北京故宫的北面是万岁山,南面是金水河,恰好符合古人“负阴抱阳,冲气为和”的建宫原则,万岁山是专门为营造皇城风水而筑城的一座人工山,完成于明初,位于元代寝宫延春阁旧址,用开挖护城河和南湖的淤泥堆积而成。此山的堆筑,一方面满足了皇城要“负阴”的原则,另一方面又镇住了前朝的风水,故万岁山又有“镇山”之称。北京四九城的布局是二龙出水护着紫禁城。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星(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
1987年,北京故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组织对故宫的评价是:“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
故宫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使人们对故宫古建筑价值的认识有了深化。故宫所代表的是已经成为历史的文化,而且有着宫廷文化的外壳,同时它却代表了当时的主流文化,经过了长时期的历史筛选和积累,当然不能简单用“封建落后”来概括。故宫和博物院不是毫不相干或对立的,而是有机的统一,相得益彰。远景设计研究院把它们结合起来,就可看到,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上极少数同时具备艺术博物馆、建筑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宫廷文化博物馆等特色,并且符合国际公认的“原址保护”、“原状陈列”基本原则的博物馆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的基本精神是文化的多样性,从世界文化遗产的角度,人们努力挖掘和认识故宫具有的突出的和普世的价值。
圆明园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
园中面积340多公顷,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听政”。乾隆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抢掠,同治帝时欲修复,后因财政困难,被迫停止,改建其它建筑。八国联军之后,又遭到匪盗的打击,终变成一片废墟。
圆明园,在清室150余年的创建和经营下,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被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称誉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
圆明园,诞生在康熙年间,成长于雍正王朝,风华在乾隆盛世。它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汲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真可谓:“虽由人做,宛自天开”。[30]
圆明园体现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是当时最出色的一座大型园林。乾隆皇帝说它:“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而且在世界园林建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法国大文豪雨果于1861年有这样的评价:“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的、如同月宫的城堡一样的建筑,夏宫(指圆明园)就是这样的一座建筑。”人们常常这样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东方有夏宫。这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杰作。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4 22:10
目录
概述
概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