庲降都督,
蜀汉平夷庲降都督府长官。汉末
刘备入蜀后,按照
诸葛亮“南抚夷越”的方针在
益州南部、南中地区设置的戍卫重镇,是
蜀汉政府在南中地区设立的最高军、政机构,其最高统治长官也叫庲降都督。
庲降都督又与
江州都督、永安都守、汉中都督同为蜀汉政府常置的四个镇戍都督之一,同其他三个都督一样,庲降都督承担着防御敌人入侵的重要任务。但是因为南中是一块特殊的区域,这里有众多的少数民族与汉人错处杂居,庲降都督还负有治理南中、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职责,因此蜀汉政府派出的庲降都督不仅注重军事才能,而且还要求具有较强的处理民族关系的能力,因此“都督常用重人”。然而由于蜀汉统治者的执政重点在于北伐而不在南中,他们只希望南中维持一个“纲纪粗定,夷、汉粗安”的局面,是故庲降都督的主要职责和功能体现在这几个方面:维护南中地区的政治稳定;组织各郡,将南中地区的兵员及其他军国所需的战略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蜀地,以助北伐;推行绥抚措施,安定南中各族人民的生活。
邓方,字
孔山,
南郡(今湖北荆州)人。“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蜀既定,为
犍为属国都尉,因易郡名,为
朱提太守,选为
安远将军,庲降都督(时建安十九年),住
南昌县(今云南
镇雄)。章武二年卒于任。为蜀汉第一任庲降都督。
史评其“安远
强志,允休允烈,轻财果壮,当难不惑,以少御多,殊方保业”,“夷汉敬其威信”。
李恢,字德昂,建宁俞元(今云南澄江)人。南中大姓(南中大姓都是指汉族)。
刘璋时为郡督邮,后投
刘备。“
章武元年,庲降都督邓方卒……遂以恢为庲降都督,
使持节领
交州刺史,住
平夷县(今贵州毕节)”。“建兴七年……更领
建宁太守,以还居本郡。九年卒于任。李恢任内,“军功居多”,建兴三年,与
诸葛亮分道南征
建宁郡,以计破反者,乱平封“汉兴
亭侯”、加“
安汉将军”。后又扑灭南夷复叛。
史评其“公亮志业”。
马忠,字德信,巴西
阆中(今四川阆中)人。初为
郡吏,因
举孝廉至
汉昌长,
刘备败于吴后得显识。建兴三年任牂牁太守,随之平息
朱褒叛乱。建兴十一年,临危受命,代
张翼出任庲降都督。履新伊始,“遂斩胄,平南土”。功劳至大,“加忠
监军、
奋威将军,封博阳亭侯”。为加强对南中的统治,将都督治所从“故都督常驻
平夷县……移治
味县(今云南曲靖),处民夷之间”。
马忠都督南中,由于其“宽济有度量”、“处事能断”,“蛮夷畏而爱之”。“及卒,莫不自致丧庭,流涕尽哀,为之立庙祀”。人心之深得可见一斑。由于功勋卓著,以致后继者“皆不及忠”。
延熙十二年(公元249年),马忠卒于任,在任十七年。
史评其“扰而能毅”。
张表,
蜀郡人。督庲降前即“时名士”。马忠卒,“以蜀郡张表为代,加
安南将军”。由于史料缺乏,其卒年不详。
阎宇,字文平,南郡人。“表后,以南郡阎宇为都督”。蜀汉最后一任庲降都督。
景耀元年(公元258年),拜
右大将军,都督巴东,庲降都督止于此。史论其“宿有功干,于事精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