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炳勋
原国民党高级将领
庞炳勋(1879年10月25日—1963年1月12日),河北新河人,字更臣。原在西北军任职。1930年任国民党第六路军总指挥,随冯玉祥参加中原大战。失败后被蒋介石收编。历任国民党第四十军军长,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河北省党部主任委员,河北省政府主席,冀察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
人物生平
早年生涯
庞炳勋(1879年10月25日—1963年1月12日),字更陈,陆军中将加上将衔(1936年12月),直隶新河(今河北新河)人。
庞炳勋幼年读书,后投笔从戎,参加了当时的清军,毕业于东北测绘学堂,在清军第三镇充当测量官。辛亥革命前加入同盟会,辛亥爆发后因受当局怀疑,被迫弃军还乡。
庞炳勋回到家乡后,由于家中经济拮据,兼做小本生意,以补贴家用。由于从商多年,庞具有小商人的精明。
民国9年,新河遭受到严重灾害,民不聊生,时已41岁的庞炳勋又第二次从军,在孙岳第十五混成旅任副官。
军阀混战
1920年7月,爆发了直皖战争,庞炳勋曾率义勇队参战,1922年4月又参加了第一次直奉战争。时任孙岳第十五混成旅骑兵营长的庞炳勋,率部在北京以南长辛店附近的南岗洼与奉军展开激战,被奉军的炮弹炸伤了一条腿,几乎丧命,幸被勤务兵救出,送往保定思罗医院治疗。在旅长孙岳的关照下,腿是保住了,但是从此落下了残疾,成了瘸腿。虽然不良于行,但对行军打仗也并无多大影响,奔跑起来不亚于常人。
战争结束后,第十五混成旅旅长孙岳兼任冀南镇守使,庞炳勋亦跟随孙岳进驻冀南,不久升任第十五混成旅参谋长。
1923年,庞炳勋被孙岳任命为威(县)平(乡)八县(包括广宗、肥乡,曲周、清河、南宫、冀县)联防指挥官,率领守备队的一个步兵营驻防威县县城,肃清匪患。
1924年9月17日,爆发了第二次直奉战争。庞炳勋随第十五混成旅被调进北京,参加了“北京政变”。尔后,第十五混成旅改编为国民军第三军,孙岳任国民军副总司令兼第三军军长,庞炳勋改任补充团团长,并奉命南下,会同徐永昌部解决盘踞在保定的曹世杰,阻止其北上。曹世杰见直系军阀大势已去,遂缴械投降。庞炳勋率部进驻保定。
1925年2月,补充团扩编为第二混成旅,庞炳勋升任该旅旅长。以后他曾随国民三军赴豫参加胡、憨之战,进而转战陕西,驱逐陕督吴新田
同年秋季,孙岳率国民三军回师河北,庞炳勋所部第二混成旅又进驻保定,不久率部东进,支援国民一军,与奉军李景林部激战于天津以南地区。李景林败退德州,国民三军占领天津,庞炳勋任天津镇守使,同时晋升为陆军少将,并获三等文虎勋章
1926年初,直鲁奉军阀集结数十万兵力,向国民军发起进攻,国民军三面受敌。为保存国民军实力,减少损失,3月下旬孙岳发表撤军通电,下令国民军退守北京地区。3月23日庞炳勋撤出天津,退至武清一带。这时北京外围已被直、奉两军相继占领,庞炳勋部与国民军总部的联系被切断,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正当庞炳勋无所适从时,直系军阀吴佩孚派人游说,收编了庞炳勋的部队,改称第十二混成旅,庞炳勋任旅长,不久开赴石家庄。
对抗北伐
1926年7月9日,广州革命政府誓师北伐,向反动军阀发起了强大的进攻,8月27日攻克了湖北的汀泗桥,继而占领贺胜桥,直逼直系军阀吴佩孚的武汉大本营。吴佩孚急忙调庞炳勋旅南下增援。
庞炳勋率部由石家庄登车南行,到达河南信阳时,接到吴佩孚的命令,停止南下,就地布防,与驻信阳的田维勤联合防守信阳,企图阻止北伐军北上。田维勤任信阳城防司令,庞炳勋任城防副司令。
庞炳勋与田有宿怨,一直想寻机报复,这次联合布防正是天赐良机。庞炳勋趁中秋之夜突然向田维勤师发起进攻,企图以武力解决田维勤。但因事先联络好的樊钟秀部没有按计划行动,致使庞炳勋孤军作战而遭失败,官兵死伤惨重,余部退往信阳以北的明港车站,收容改编为河南第一师,继而又改编为靳云鹗的河南保卫军第十一师,庞炳勋任师长。
参加北伐
1926年冬,庞部由明港开往信阳以东的洋河镇。在这里,庞炳勋结识了国民党中央委员王法勤。在王法勤的劝导下,庞炳勋同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暂编第五军,待机易帜,参加北伐。
1927年初,庞炳勋率部移驻信阳。不久,又奉靳云鹗的命令由信阳北上,企图阻止奉军南下,进抵漯河时又编为河南保卫军第三军。
由于郑州前线失利,庞炳勋率部折回南下,当进到驻马店时,遇到国民革命军唐生智的部队。庞炳勋见时机已到,公开打出了国民革命军暂编第五军的旗帜,接受唐生智的指挥,加入了北伐革命的行列。
4月12日,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武汉革命政府准备东征讨伐蒋介石,命令庞炳勋部立即南下。庞炳勋表面上答应南下,暗地里却将部队开到开封,投靠冯玉祥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改称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并参加了有名的豫东大战,颇受冯玉祥的右路军总指挥鹿钟麟的赏识。
豫东大战以直鲁联军的失败而告终。是年冬,庞炳勋奉命在兰考县境渡黄河北上,在滑县击溃了当地的红枪会,继而进至汤阴县,效法冯玉祥领导的西北军的治军方法对所属部队进行了整训,使部队的面貌为之一新,战斗力也有所提高。
1928年3月,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进至安阳一带时,受到当地红枪会的袭扰。庞炳勋奉命进攻红枪会,由汤阴出发,经安阳向林县进击,将红枪会武装围困在山上,屡攻不克。
这时,奉军已渡过漳河南进,庞炳勋又接到冯玉祥的命令,支援安阳对奉军作战。庞炳勋留下了一个师继续围困红枪会,军部及另一个师驰往安阳作战。在这次作战中,庞炳勋亲自督战,头部负轻伤。奉军退回漳河以北,庞炳勋又奉命追击,所部沿京汉路东侧北进。
北伐结束后,庞炳勋又率部返回林县,继续围剿红枪会,在晋军的支援下将红枪会击溃。从此名震一时的豫北红枪会销声匿迹。
安阳驻防
1929年4月,庞炳勋率部返回安阳驻防,并缩编为陆军暂编第十四师,下辖两个旅,庞炳勋任师长。
5月,冯玉祥准备讨蒋战争,下令他的西北军(第二集团军)由河南撤到陕西。庞炳勋率领他的第十四师撤至河南郑州以西的巩县时,得悉韩复榘叛冯投蒋,带部队乘火车东行。庞炳勋即令部队在黑石关布防,截击了韩复榘的军车。经过激烈的战斗,韩复榘部伤亡惨重,韩复榘弃车步行,向南溃逃,经登丰到达开封。后来,韩复榘提起这件事时说:庞瘸子还真有点厉害,差一点叫我在阴沟里翻了船。事后,冯玉祥奖其大洋5万元。不久,庞炳勋由巩县开往陕西渭南驻防。
中原大战
1930年5月,中原大战爆发。庞炳勋奉命参战,虽多次与蒋军作战,但由于他避重就轻,善于保存实力,所以部队不但没有削弱,反而通过缴获的武器弹药得到了补充。
中原大战后期,张学良出兵助蒋,冯玉祥的西北军纷纷倒戈投向蒋介石。庞炳勋倒戈未成,率部北渡黄河,在新乡稍事停留,即经获嘉县进入山西,又经夺火镇、高平、长治,最后到达沁州。时已进入严冬季节,庞炳勋的部队衣食无着,陷入困境,只得靠晋军将领徐永昌(原属孙岳的国民三军)的一点接济勉强维持。
接受改编
1931年春,蒋军副总司令张学良派富占魁到山西沁州点编,庞炳勋改编为步兵第一师,辖两个旅,庞任师长。
是年夏,步兵第一师改为三十九师,奉命开往河北河间县驻防,同年秋又扩编为陆军第四十军,庞炳勋任军长兼三十九师师长。这个军只是一个虚名,实际兵力仍只有一个三十九师,名义上还有一个一0六师,但不归庞炳勋指挥,而是单独行动,由北平军分会直接指挥。
1932年夏,第四十军官兵强烈要求抗日,庞炳勋也和宋哲元张自忠等爱国将领发表了请缨通电,但是接到的命令却是开往冀南的永年驻防。
参加抗日
1933年1月,长城抗战爆发,庞炳勋奉命增援长城抗战,先在塘沽至乐亭一线布防,继而又沿滦河一线布防。不日,又奉命接替马蹄峪至马兰峪之间长城各口的防守任务。这一线不是日军的主攻方向,所以虽与日军有一些小的接触,但没有发生过大的战斗行动。
是年5月,爱国将领冯玉祥到张家口组织抗日同盟军,宣布抗日救国,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但是蒋介石何应钦却气急败坏地要以武力取消抗日同盟军。这时庞炳勋被他们软硬兼施并许以察省主席引诱收买,公然出任察省“剿匪”总司令一职,并率领四十军和冯钦哉关麟征两师开赴平绥线,进抵宣化附近,准备进攻抗日同盟军。由于冯玉祥不欲内战通电下野,才没有发生战争。
是年冬,庞炳勋奉命开往河南驻马店,1934年5月,移驻南阳。是年,庞炳勋请求参加了庐山军官训练团的反共训练。
是年冬,红军徐海东部由大别山区向陕南转移,途经河南方城县时,庞炳勋派出了一个营的兵力前往堵截,战斗持续数小时,双方均有伤亡。不久,徐海东部进入陕南地区,庞炳勋又奉命开往陕南的旬阳、紫阳、安康一带,与红军对峙。
1935年春,红军李先念部也向陕西转移,途经山阳县时,庞炳勋又派出一个团进行堵截,在山阳以南的漫川附近与红军李先念部遭遇,遂发生战斗,并一直追击至佛坪附近才返回。
1935年4月,国民党政府授予庞炳勋陆军中将军衔。11月,国民党中央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庞炳勋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
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西安事变,庞炳勋曾发表通电,讨伐张学良、杨虎城。蒋介石被释放回南京,途经洛阳时,庞炳勋率部开往山西运城驻防,监视张学良、杨虎城部队的行动,防止其东渡黄河。
在运城驻防的半年时间,没有发生过战事,生活比较平静。经过多年征战的庞炳勋对这种安静的生活非常留恋,一心想长期留驻山西,因此派他的秘书找到晋军将领徐永昌,由他向阎锡山提出,让庞炳勋兼任一地方性职务,这样可以留驻山西。但是,卢沟桥的炮声打破了庞炳勋过安静生活的梦想。
1937年7月7日,发生了卢沟桥事变,从而爆发了全面的抗日战争。
8月,庞炳勋奉命开赴抗日前线。当时正值酷暑季节,骄阳似火,庞炳勋率领他的部队从石家庄下车后,沿沧石公路徒步向沧县开进,沿途受到人民群众的慰问和欢迎,使广大爱国官兵受到极大的鼓舞。
9月18日,国民党第二十九军的防线被突破,日军继续南进,庞炳勋率部在沧县以北的姚官屯一线对日军矶谷第十师团进行阻击。战况空前惨烈,坚守7天7夜,杀伤大量日军,迟滞了日军的进攻。庞炳勋部也死伤惨重,有一个团只剩下300多名士兵,营以下军官也伤亡很大。因此,不得不撤出战斗,转进至江苏的砀山(1949年后隶属安徽)。
12月,庞炳勋部调归徐州第五战区,由李宗仁指挥,补充了一些武器弹药后,调往海州,担负海防任务,庞升任军团长。
1938年2月中旬,庞炳勋部奉调临沂,参加台儿庄会战,阻止坂垣师团南下。3月10日,坂垣师团在飞机大炮和坦克的支援下,向临沂猛烈扑来,庞炳勋部的阵地一片火海。广大爱国官兵不怕流血牺牲,打退了日军的多次冲锋,顽强地坚守阵地,顶住了坂垣师团的进攻。对于这次阻敌,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敌军穷数日的反复冲杀,伤亡枕藉,竟不能越雷池一步。当时随军在徐州一带观战的中外记者与友邦武官不下数十人,大家都想不到一支最优秀的日军竟受挫于一不见经传的支那‘杂牌’部队。一时中外哄传,彩声四起。”3月14日凌晨,庞炳勋部与援军张自忠部联合发起反击,激战五天五夜,至3月18日将坂垣师团赶至莒县,沿途日军尸横遍野。反击作战结束后,张自忠军他调,庞炳勋继续固守临沂。
3月25日,坂垣师团经过休整卷土重来,猛攻临沂。庞炳勋为了缩短战线,将部队撤至临沂近郊,与日军再次浴血奋战。张自忠率五十九军回师增援,另有五十七军的一个旅和汤恩伯的一个骑兵团亦增援临沂。3月30日拂晓,庞、张两军在增援部队的配合下,全线发起反击,又将坂垣师团赶出30余里,解了临沂之围。这是临沂之战的第二次胜利。
这次作战结束后,张自忠的五十九军和增援部队全部调走,临沂仍由庞炳勋孤军坚守。
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庞炳勋部损失惨重,全部兵力还不足一个旅。
4月19日,坂垣师团又扑向临沂城,有一处城墙被日军的飞机炸毁,日军突进城内,庞军守城部队在居民的帮助下与日军展开白刃战。这时台儿庄会战已经胜利结束,因此,庞炳勋奉命撤出临沂,开往陇海路附近的郯城以南布防,并与占领临沂后继续南下的坂垣师团再次发生激战。
4月26日,庞军阵地由四十六军接防,庞炳勋部西调沛县休整。5月,徐州失守,庞部陷入日军重围之中,经全力突围,所部损失惨重,开到平汉线以西舞阳进行整编。
1939年初,庞炳勋派马法五李振清旅越过黄泛区,向豫东的睢阳、太康一带出击,并先后在大于集和常营与日军作战,阻止日军南下中原。经过数次作战,杀伤了部分日军,并缴获大批战利品,受到国民党政府通令嘉奖。
3月,庞炳勋部奉调华北敌后战场,名为抗日,实为与八路军争夺地盘。蒋介石为了加强庞炳勋的实力,将一0六师归属四十军。这样庞炳勋的四十军结束了长期以来只辖一个师的历史。
庞炳勋率领四十军军部及两个师从漯河出发,经洛阳以西的渑池县境北渡黄河,进入山西境内,经过垣曲、阳城到达晋城一带。
5月,日军从太原分路南下,其中一路攻陷长治逼近晋城,庞炳勋部进行了抵抗,但没能阻止日军的进攻,晋城失守。随后,庞炳勋率部在晋城以南,晋(城)博(爱)公路线上的常平附近,与沿晋博公路北上的日军发生战斗。当时庞炳勋的部队还没有换装,仍然穿着棉衣,又适逢下雨,棉衣被雨水打湿,且又系山地作战,部队行动不便,伤亡惨重,不得不退出战斗,转移到陵川一带。日军撤退以后又回到晋城驻防。
9月,庞炳勋升任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
是年冬,国民党掀起了第一次反共高潮,庞炳勋部也向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发动了进攻,与八路军三四四旅和山西决死三纵队发生过一些战斗。
1940年初,国民党河北省主席鹿钟麟因为制造反共摩擦遭到失败,被迫辞职。蒋介石又选中了庞炳勋,将其召到重庆,面授(反共)机宜,并由他接替鹿钟麟,出任河北省主席。庞炳勋明知这是蒋介石驱使杂牌军打头阵,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圈套,还是接受了这项任命。
庞炳勋由重庆返回晋城防地后,3月与河北的朱怀冰张荫梧两部相呼应,夹击太行抗日根据地。朱怀冰的九十七军大部和张荫梧的三个师在豫北林县一带被歼灭。庞炳勋老谋深算,行动缓慢,才没有被歼。
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被打退以后,庞炳勋小心翼翼地进入林县以南地区。当时,八路军一二九师为了避免摩擦,团结抗日,与国民党第一战区协商以临屯公路和长治、平顺、磁县为界,以北为八路军一二九师防区,以南为庞炳勋第二十四集团军防区。从此双方时有往来,相安无事。
1941年5月,日军发动了中条山战役,国民党军队遭到严重打击,退出中条山区,第二十四集团军所辖第二十七军的一个师投降当了伪军。当时庞炳勋已年过花甲,身体不佳,曾三次提出辞职,未获批准。
10月,为配合中原作战,阻止黄河以北的日军南下增援,庞炳勋指挥第四十军对汤阴至安阳间的平汉路进行了一次破袭战,使日军的铁路运输中断半月之久。
1942年6月,日军对太行山地区进行“扫荡”,庞炳勋退往深山区消极避战,只有一零六师广大爱国官兵进行了小庄山战斗,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日军扫荡结束后,庞炳勋才返回林县防地。
战败投敌
1943年4月,日军抽调5万余人,“扫荡”太行山区。中旬,日军从东、西、南三个方向,分成十几路,向庞炳勋防地扑来。各军防地先后被突破,庞炳勋没有组织迎击,而是带领集团军总部和四十军军部向深山区转移避战。
4月29日晚,庞部在距陵川24公里的九连窑附近与日军发生遭遇战,总部人员大乱。转移中庞炳勋本来是坐在抬椅上的,战斗打响后,抬他的人不知去向,只有他和他的儿子庞庆振(时任总部参谋)以及两个卫士躲在了一个山沟里,与军部失去联系。当夜,第四十军军长马法五集合被打散的总部和军部人员突围南下。第二天天亮后,庞炳勋发现敌人已经退去,部队也已经转移,自己成了光杆司令,便向东走,企图返回林县寻找部队,行至辉县三郊口附近时,又遇日军,在群众的引导下藏在凤凰山半山腰上的一个山洞里(黑风洞)。在山洞藏身期间一位姓杨的农夫每日借放羊为借口偷偷给庞炳勋送水送饭。
数日后,已投降日军的新五军军长孙殿英得知庞炳勋隐藏的山洞以后,立即报告了日本人。日军派了一个叫田中彻雄的少尉带领十余人,由孙殿英的秘书李国安带路,找到了庞炳勋。经过了一番讨价还价的谈判,庞炳勋于5月7日半推半就地跟随日本少尉到了日军所在地新乡,正式投降了日军。5月23日,汪精卫伪政府任命庞炳勋为伪暂编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庞炳勋在投降日军后把曾经给他送水送饭的姓杨农夫任命为旗下副官)。
庞炳勋投降日伪后,国民党进行了策反,曾密令庞炳勋以军事演习为名,南渡黄河脱离日军,并由洛阳战区派原四十军参谋长王瘦吾在荥阳县境汜水附近、黄河南岸的枣树沟设立联络处,负责接应庞炳勋渡河。但由于庞炳勋拖延了时间,被日军发觉,取消了演习,并对庞炳勋严加防范,将其唯一的三十九师由新乡附近的汲县调往远离新乡的长垣县,致使南返计划落空。
1944年初,庞炳勋调任伪开封绥靖公署主任,并带去一个独立团。在此期间,庞炳勋既接待南京汪精卫伪政府的官员,也接待重庆国民政府的官员,他的公署成了蒋汪合流的一个场所。
参与内战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伪政府随之垮台。庞炳勋急忙致电蒋介石,表示戴罪立功,听候发落。蒋介石复电慰勉并委以先遣军司令,庞炳勋转而又为蒋介石卖力,阻止八路军进城对日军受降。
1945年10月,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发动内战,进攻华北解放区,国民党第四十军在邯郸一带被歼灭。该残部逃回安阳后,庞炳勋便将他的四十军(实际不足一个师)交出,与国民党四十军残部合编,并拿出一部分款项,重新组建了一个师。此后,他不再担任军职,只任挂名的国防部咨议的虚衔,在开封闲居,不久迁居到四十军防地新乡,后迁居郑州和南京。
退居台湾
就在南京解放前不久,庞炳勋携带他的姨太太和一双儿女,随他的老部下李振清到了台湾,居住在台北市,与孙连仲合开一家餐馆度日。
人物离世
1963年1月12日,庞炳勋死于台北,时年85岁。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06 16:22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