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师古
唐朝末年将领
庞师古(?—897年),初名庞从,曹州南华(今山东菏泽)人。唐朝末年著名将领。
人物生平
初登舞台
庞师古,曹州南华人,初名叫从,以中涓官身份追随朱温,性情诚挚愚忠,未曾离开朱温左右。
屡有战功
到朱温镇守汴州时,建立武装,才得战马五百匹,即以庞师古为偏将,援助陈州,攻破蔡州,屡有战功。到朱珍因罪而被诛杀,便任庞师古为都指挥使。于是渡过淮河,到庐寿饷军,攻滁州,破天长,下高邮,沿淮河转战,所到之处都能获捷。旋即取代朱友裕统帅军队,攻下徐州,砍下时溥首级献上。接着转移军队攻打兖州,攻入中都,结营梁山,打败朱瑄的部队,袭至城下,又在清河打败朱瑾。跟从朱温攻伐汶阳,与朱瑄朱瑾及晋军将领史俨在故乐亭交战,大胜而回。乾宁四年(897)正月,又领各军攻伐郓州,占领了郓州城,活捉了郓军首领朱瑄献上,始得上表推荐任天平军节度留后,旋即任徐州节度使,官至检校司徒。
战败被杀
八月,与葛从周分领大军,渡过淮河攻伐杨行密。庞师古进军清口,葛从周进军安丰。庞师古自从贫寒时跟随朱温,为人非常谨慎,从未离开过朱温左右,后来当了大将率兵出征,一定要朱温指示方略然后出发,军中除了朱温的命令不肯妄动。庞师古扎营清口,地势低下,有人建议在高处立栅,庞师古认为不是朱温的意思没有听。吴军决堤放水来淹他,此人告诉他说:“吴军决堤放水,河水马上流到了!”师古说他动摇军心,立即斩了。很快水到,兵不能战,而吴军乘机攻袭,所以被打败,庞师古死于战阵之中。
史籍记载
旧五代史
庞师古,曹州南华人,初名从。以中涓从太祖,性端愿,未尝离左右。及太祖镇汴,树置戎伍,始得马五百匹,即以师古为偏将,援陈破蔡,累有战功。及朱珍以罪诛,遂用师古为都指挥使。乃渡淮,饷军于庐寿,攻滁州,破天长,下高邮,沿淮转战,所至克捷。寻代朱友裕领军,攻下徐州,斩时溥首以献。遂移军伐兖州,入中都,寨于梁山,败于朱瑄之众,袭至垒下;又破朱瑾于清河。从讨汶阳,与朱瑄朱瑾及晋将史俨战于故乐亭,大捷而回。乾宁四年正月,复统诸军伐郓,拔之,擒其帅朱瑄以献,始表为天平军节度留后,寻授徐州节度使,官至检校司徒。乾宁四年八月,与葛从周分统大军,渡淮以伐杨行密。十一月,师古寨于清口,寨地卑下,(《玉堂闲话》云:庞从会军五万于清口,所屯之地,盖兵书谓之绝地,人不驾肩,行一舍方至夷坦之处。)或请迁移,弗听。俄有告淮人决上流者,曰:“水至矣。”师古怒其惑众,斩之。(《九国志·侯赞传》:时兵起仓卒,加以阴寒,士皆饮冰餐雪而行。甫及梁营,则竖戈植足,斗志未决。朱瑾与瓒率五十骑潜济淮,入自垒北,舞槊而驰,嚣声雷沸,梁兵皆殒眩不能举,遂斩庞从,大将继之,死者大半。)须臾,我军在淖中,莫能战,而吴人袭焉,故及于败,师古没于阵。
新五代史
庞师古,曹州南华人也,初名庞从。后梁太祖镇宣武军,初得马五百匹为骑兵,乃以庞师古将之,从破黄巢、秦宗权,皆有功。后梁太祖攻时溥未下,留兵属师古守之,师古取其宿迁,进屯吕梁。时溥以兵二万出战,师古败之,斩首二千级。孙儒逐杨行密,取扬州,淮南大乱,梁太祖遣师古渡淮攻孙儒,为孙儒所败。是时,朱珍、李唐宾已死,师古与霍存分将其兵。郴王朱友裕攻徐州,朱瑾以兵救时溥,朱友裕败时溥于石佛山,朱瑾收余兵去。太祖以朱友裕可追而不追,夺其兵以属师古。师古攻破徐州,斩时溥,太祖表师古徐州留后。梁兵攻郓州,临济水,师古彻木为桥,夜以中军先济。朱宣走中都,见杀。
太祖已下兖、郓,乃遣师古与葛从周杨行密于淮南,师古出清口,从周出安丰。师古自其微时事太祖,为人谨甚,未尝离左右,及为将出兵,必受方略以行,军中非太祖命,不妄动。师古营清口,地势卑,或请就高为栅,师古以非太祖命不听。淮人决水浸之,请者告曰:“淮人决河,上流水至矣!”师古以为摇动士卒,立斩之。已而水至,兵不能战,见杀。
呜呼,兵之胜败,岂易言哉!梁兵强于天下,而吴人号为轻弱,然师古再举击吴,辄再败以死。其后太祖自将出光山,攻寿春,然亦败也。盖自高骈死,唐以梁兼统淮南,遂与孙、杨争,凡三十年间,三举而三败。以至强遭至弱而如此,此其不可以理得也。兵法固有以寡而败众、以弱而胜强者,顾吴岂足以知之哉!岂非适与其机会邪?故曰:“兵者凶器,战者危事也。”可不慎哉!
资治通鉴
中和四年(公元884年),五月,尚让以骁骑五千进逼大梁,至于繁台,宣武将丰人硃珍、南华庞师古击却之。
龙纪元年(己酉、公元889年),正月,汴将庞师古拔宿迁,军于吕梁。时溥逆战,大败,还保彭城。
七月,丁未,至萧县,以庞师古代珍为都指挥使。
十一月,硃全忠遣庞师古将兵自颍上趋淮南,击孙儒。
大顺元年(公元890年),正月,汴将庞师古等众号十万。度淮,声言救杨行密,攻下天长;壬子,下高邮。
二月,庞师古引兵深入淮南,己巳,与孙儒战于陵亭,师古兵败而还。
十二月,辛丑,汴将丁会、葛从周击魏,渡河,取黎阳、临河,庞师古、霍存下淇门、卫县,硃全忠自以大军继之。
景福二年(公元893年),二月,硃友裕围彭城,时溥数出兵,友裕闭壁不战。硃瑾宵遁,友裕不追,都虞候硃友恭以书谮友裕于全忠。全忠怒,驿书下都指挥使庞师古,使代之将,且按其事。庞师古攻佛山寨,拨之,自是徐兵不敢出。
四月,戊子,庞师古拨彭城,时溥举族登燕子楼自焚死。
八月,硃全忠命庞师古移兵攻兗州,与硃瑾战,屡破之。
乾宁三年(公元896年),三月,硃全忠遣庞师古将兵伐郓州,败郓兵于马颊,遂抵其城下。
五月,李克用攻魏博,侵掠遍六州。硃全忠召葛从周于郓州,使将兵营洹水以救魏博,留庞师古攻郓州。
十一月,硃全忠还大梁,复遣葛从周东会庞师古,攻郓州。
乾宁四年(公元897年),正月,庞师古、葛从周并兵攻郓州,硃瑄兵少食尽,不复出战,但引水为深壕以自固。辛卯,师古等营于水西南,命为俘梁。登已,潜决濠水。丙申,浮梁成,师古夜以中军先济。瑄闻之,弃城奔中都,葛从周逐之,野人执瑄及妻子以献。硃全忠入郓州,以庞师古为天平留后。
三月,丙子,硃全忠表曹州刺史葛从周为泰宁留后,硃友裕为天平留后,庞师古为武宁留后。
九月,硃全忠既得兗、郓,甲兵益盛,乃大举击杨行密,遣庞师古以徐、宿、宋、滑之兵七万壁清口,将趣扬州,葛从周以兗、郓、曹、濮之兵壁安丰,将趋寿州,全忠自将顿宿州。淮南震恐。
十月,杨行密与硃瑾将兵三万拒汴军于楚州,别将张训自涟水引兵会之,行密以为前锋。庞师古营于清口,或曰:“营地汙下,不可久处。”不听。师古恃众轻敌,居常弈棋。硃瑾壅淮上流,欲灌之。或以告师古,师古以为惑众,斩之。十一月,癸酉,瑾与淮南将侯瓚将五千骑潜渡淮,用汴人旗帜,自北来趣其中军,张训逾栅而入。士卒苍黄拒战,淮水大至,汴军骇乱。行密引大军济淮,与瑾等夹攻之,汴军大败。斩师古及将士首万馀级,馀众皆溃。葛从周屯于寿州西北,寿州团练使硃延寿击破之,退屯濠州,闻师古败,奔还。行密、瑾、延寿乘胜追之,及于淠水。从周半济,淮南兵击之,杀溺殆尽,从周走免。遏后都指挥使牛存节弃马步斗,诸军稍得济淮,凡四日不食,会大雪,汴卒缘道冻馁死,还者不满千人。全忠闻败,亦奔还。
参考资料
卷二百五十五.国学导航.2024-04-25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08 12:44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