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系统(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该系统用以提高对突发交通事件的报警和反应能力,改善应急反应的资源配置。应急管理系统是一个涵盖应急管理整个过程,包括应急准备、监测预替、应急响应(应急指挥)和应急恢复,由应急需要的组织机构、人员物资的储备与运输、通讯设施等构成的,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以期有效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减少损失,恢复社会稳定和公众对政府信任的动态系统。
基本情况
应急管理是指为了降低突发事件的危害,基于对突发事件的原因、过程以及后果的科学分析,有效利用各方面资源,运用各种手段与方法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的应对、控制和处理的过程。应急管理在减轻灾害的过程中的主要工作包括:临灾前的准备工作、灾害形成后的应对工作、尽快恢复受灾系统的工作以及减轻灾害的研究工作。应急管理面对的是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状态,是在事件已经发生或损失已经造成后进行的应急处置,不能使状态完全恢复到从前,只能努力减少损失或终止事件的蔓延。现代的应急管理较传统的应急管理已经有了较大的区别,传统的应急管理通常只处理单一领域或行业的事件,而现代应急管理处理的突发事件大多涉及到多个领域或行业,且更多的采用了现代技术与管理方法。
我国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方面已经形成了以“一案三制”为核心内容的应急管理体系,即应急预案、应急管理体制、应急管理机制和法制。应急预案是根据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综合以往的经验与实践积累,针对各种类型突发事件事先制订的一套能保证迅速、有序、有效解决问题的行动计划或方案;应急管理体制主要是指应急管理机构的组织形式,包括行政责任与社会责任系统,事件响应与评估恢复系统,资源支持与技术保障系统和防御避难与救护援助系统;应急管理机制规定应急管理体制运行所需要遵
循的各种制度化、程序化的应急管理方法与规律、规则:应急管理法制是在突发事件引起的公共紧急情况下,如何处理国家权力之间、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以及公民权利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和。
陈安等应急管理研究组成员对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机理与阶段的研究认为:突发事件的发生是由于一个或多个隐患因素由量变到质变,从而导致事件发生的过程,隐患因素多种多样、错综复杂,往往很难有针对性的从源头开始就及时发现突发事件并将其控制住,而突发事件发生之后,在其自身原因和外在环境条件的综合推进下,在空间上会不断扩大,在烈度上会不断增强,进而使整个突发事件发展扩大。因此,应急管理要从突发事件的内外因着手,在其扩大发展的过程中将其阻止。
系统及其功能
对于应急管理系统有很多不同形式的定义,在澳大利亚,应急管理系统被理解为:用于减少澳大利亚社区危险、突发事件和灾难的计划、流程、资源、人员及其相互关系的集合。我国学者王文俊认为,应急管理系统是一个以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全过程为主线、涵盖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监测监控、预测预警、报警、接警、处置、结束、善后和灾后重建等环节的系统工程
基于对应急管理系统不同形式定义的比较,本文对应急管理系统提出如下定义:应急管理系统是一个涵盖整个应急管理过程,由应急管理者与管理对象共同组成的动态系统。应急管理系统包括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指挥和应急恢复四个过程,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组织性,其管理者是负责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组织、机构、人员,管理对象是各类突发事件,其主要目标是有效预防和处理各类突发事件,最大程度的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随着应急管理系统的变化和发展,应急管理的具体任务和管理目标也将发生变化,因而应急管理系统是变化发展着的。
由于突发事件的种类、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不同,应急管理工作内容及其侧重点也不同,因而针对不同的事件、不同区域建设的不同类型的应急管理系统在目标与功能上有较大差别。例如,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相继开始建设的社会应急联动系统(society emergency replying system, SERS),它是一个综合利用各种应急服务资源,提供相应的紧急救援服务,为社会的公共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的系统,建设该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在有限资源下为民众提供更快捷的紧急救援服务,以提高政府对紧急事件快速反应和抗风险的能力。而应急
管理信息系统通过集成的信息网络和通信系统,集语言、数据、图像为一体,辅助政府的应急管理机构,其主要目的是协调民政、交通、消防、公安、医疗、公共事业等政府职能部门,以统一的接收中心和处理平台为民众提供相应的紧急救援服务。
意义
从京广桥事件,我们已经可以发现原有的
电子政务系统存在很大的缺陷。过去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诉求表现在提高政府办公效率和政务公开方面,而忽视了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现在国家和各个职能部门都针对各类
突发公共事件编制了相应的应急预案,但是如果没有一个技术平台来支撑,当突发应急事件发生时预案很难发挥应有的效用----松花江污染事件就是一个例证。建立与预案相适应的管理系统,可以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相关的处置方案可以按照预案的规定启动,保证预案的实施。同时由于预案也是在不断的调整和完善,因此建立应急管理系统有利于预案的不断完善。
现代政府的两大基本职能就是公共安全和服务,而应急管理系统恰恰同时涵盖了这两方面,可以在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对公共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在平时又可以沟通各部门的信息为市民提供服务和便利。
特点
交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主要体现了以下三个特点:
1)实时准确的信息联动。当城市发生交通突发事件以及其他自然灾害、火灾、爆炸等各种突发事件时,需要政府统一协调、统一调度相关部门协同工作。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发生交通紧急突发事件的种类更加复杂与多变,传统的依靠单个交通管理部门的应对机制已不能适应日益增多的交通紧急突发事件处置的需要,需联合多家或所有社会单位共同解决。
交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设计二般采用统一的基础信息交换平台,将不同部门(上下级和同级)的应急管理相关系统有效地整合在一起,不仅要实现异构系统的互联,向时还将解决各系统之间的实时大容量数据交换、安全传输、授权认证、业务监管、多网融合等问题.交通应急指挥系统应具有统一接警、迅速定位、快速反应、信息联动、集中监管、科学指挥、扩充性好的特点,有利于推动新运营模式和相关运行规则的形成,打破原有多级指挥中心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传统机制,以集中投资、统一管理的方式,实现信息资源和通信手段的共享,为市民提供相应的交通紧急救援服务,为城市的交通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的系统。实时准确的信息联动将大大加强不同等级的应急指挥相关系统的配合与协调,从而对特殊、突发、应急和重要事件做出有序、快速而高效的反应。
2)多方位一体的交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调度。交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设计是一个集话音、数据、图像为一体,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的各相关分系统有机互动为特点的多方位一体解决方案。该系统能通过有线、卫星、无线、互联网等接收来自上下级和各个分指挥中心的语音、传真、图像;视频监控、电视墙与大屏幕显示等综合性软、硬件体系等实现集中交通应急指挥;通过移动便携式现场摄像、录音、GPS/GSP手持定位机和移动指挥车等现场指挥系统将现场信息反馈给交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心,并运用辅助决策信息库内有关资料,迅速作出交通突发事件的指挥调度,进行抢险、救援等一系列保障、防范和善后处理。
3)专业可靠的业务管理。为了实现交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内的基本业务管理功能,其构成要素应注意注重内容、讲求实效。力求避免出现只重视平台硬件建设,而忽视信息内容建设的现象。平台仅是载体,更为重要的是信息源建设和信息本身的完备性、实施性和标准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多部门之间的协同应对。交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的核心在于其内容,在于对信息和内容的综合分析,这也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功能。横纵互联的交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在技术上关注的主要问题是:面对重大的突发交通事件,如何实现全面监测监控,并快速、动态地全面了解现场的状况;面对不同条件下的突发交通事件,如何科学预测其趋势、后果、危险性并快速预替;面对跨部门重大突发交通事件,如何科学决策和高效处置,以及结合常态时通过风险分析查找隐患、应急后期对应急过程的评估等。
道路运输相关
道路运输应急管理系统是针对引起道路运输系统变化,产生应急运输需求的突发事件提出的,由参与突发事件应急运输保障的组织机构、运输企业共同组成的有机整体。道路运输应急管理系统涵盖整个应急管理过程,包括应急准备、监测预警、信息管理、决策指挥和系统评价等过程,以提供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运输保障为目标,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开展快速、行之有效的应急运输活动,以期减少损失,恢复社会稳定。在突发事件发生前,道路运输应急管理系统能够有效运转,制定预案、培训应急人员、储备应急资源;当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启动应急预警,进行突发事件的决策分析,指挥控制整个应急处置过程;当突发事件结束后,能够完成系统恢复、评估等功能。
由突发事件对道路运输系统的影响及应急运输特点的分析可知,突发事件的发生引发了一些非正常的运输需求,需要大量的人力、运输工具等资源予以满足;同时,突发事件的发生对道路造成破坏,使得道路原有的通行能力减弱甚至丧失,道路运输能力、运输供给状况等都发生了变化。应急运输又具有与正常的运输生产活动所不同的特点,因而,必须由专门的道路运输应急管理系统对突发事件下的应急运输进行管理控制,形成一套特定的管理方法,协调组织突发事件下的道路运输活动,在满足突发事件处置运输需求的情况下,兼顾正常的运输生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