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德提供的近似公式是A=β/(1-α),B=(1-β)/α。他也给出了这种检验法的平均抽样次数和功效函数(见
假设检验),并在1948年与美国统计学家J.沃尔弗维茨一起,证明了在一切两种错误概率分别不超过α和β的检验类中,上述序贯概率比检验所需平均抽样次数最少。
瓦尔德在其著作中也考虑了复合检验的问题,有许多统计学者研究了这种检验。瓦尔德的上述开创性工作,引起了许多统计学者对序贯方法的注意,并继续进行工作,从而使序贯分析形成为数理统计学的一个分支。
一个产品抽样检验方案规定按批抽样品20件,若其中不合格品件数不超过 3,则接收该批,否则拒收。在此,抽样个数20是预定的,是固定抽样。若方案规定为:第一批抽出3个,若全为不合格品,拒收该批,若其中不合格品件数为x1<3,则第二批再抽3-x1个,若全为不合格品,则拒收该批,若其中不合格品数为x2<3-x1,则第三批再抽3-x1-x2个,这样下去,直到抽满20件或抽得3个不合格品为止。这是一个序贯抽样方案,其效果与前述固定抽样方案相同,但抽样个数平均讲要节省些。此例中,抽样个数是随机的,但有一个不能超过的上限20。有的序贯抽样方案,其可能抽样个数无上限,例如,序贯概率比检验的抽样个数就没有上限。
H.F.道奇和H.G.罗米格的二次抽样方案是较早的一个序贯抽样方案。1945年,C.施坦针对方差未知时估计和检验正态分布的均值μ(
数学期望)的问题,提出了一个二次抽样方案。依此方案,在事先给定了l>0和0<α<1后,可作出均值μ的一个
置信区间,其
置信系数为1-α,而长度不超过l。可以证明:当方差未知时,具有这种性质的置信区间在固定样本的情况下不可能找到。由此可以看出序贯抽样方案除了可节省抽样量之外,还有一种作用,即为了达到预定的推断可靠程度(这里为置信系数)及精确程度(这里是以区间长度来刻画),有时必须使用序贯抽样。
例如,估计一事件A的概率p(0
0及0<α<1,要找到这样的估计,使能以不小于1-α的概率保证估计的相对误差小于等于ε。可以证明,若用固定抽样方案,事先指定自然数n,做n次试验,每次观察A是否发生,则不论n多么大,具有上述性质的不存在。但用下述序贯抽样方案可得到这样的:作试验,观察A是否发生,设到A第一次发生时已作了n1次试验,计算取其整数部分n2,再作n2次试验,记n2次试验中A出现的次数为m,m/n2,则有p(|-p|/p≤ε)≥1-α,而估计具有所指定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