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通渠
隋唐时期关中的水渠
广通渠,是隋唐时期关中的水渠。隋开皇四年(584年),隋文帝命宇文恺率水工开凿。因渠经渭口广通仓下,故名“广通渠”。
建造背景
隋文帝建立隋朝后,最初定都在汉长安城。但当时的长安破败狭小,水污染严重,已经不再适合新的大一统王朝的需要,于是隋文帝便决定另建一座新城。
开皇二年(582年),隋文帝杨坚在长安城东南龙首原南面选了一块“川原秀丽,卉物滋阜,卜食相土,宜建都邑”(《隋书·高祖纪》)的地方建造新都,新都定名为“大兴城”。
名称演变
隋开皇四年(584年),隋文帝命宇文凯率水工开凿。因渠经渭口广通仓下,故名“广通渠”。又因渠下人民颇受其惠,亦称富民渠。仁寿四年(604年)又改名永通渠。
历史沿革
关中平原虽号称沃野,但地狭人众,又经历年战乱与过度开发,早已不复当年之盛,因此所产不足以供京师,要依靠东方诸州的赋税。
文帝以渭水大小无常,流浅沙深,常阻塞漕运,故于开皇四年命宇文恺率领水工另开漕渠
自大兴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汉代漕渠故道而东,至潼关入黄河,长三百馀里,名广通渠。
自此漕运通利,关中赖之,故又称富民渠。
仁寿四年改名永通渠。
隋唐两代建都长安(今西安),将关东和江南的粮食货物运进关中,供应京师的需要是当务之急。由于渭水历来是一条难行的运道,故汉武帝时即已开关中漕渠,以补给渭水漕运的不足。[注:参阅《中国水利史稿》上册第一五八页至一五九页]
隋统一中国北方后,汉代旧漕渠已长期淤塞而不能用,不得不仍然用渭水漕运。但“渭水多沙,流有深浅,漕者苦之”[注:《隋书·食货志》卷二十四。但《隋书·郭衍传》卷六十一中又说漕运四百余里。],很难继续通航。
隋文帝杨坚于开皇四年(公元五八四年)命宇文恺率水工凿渠,“引渭水自大兴城(即长安)东至潼关三百余里,名曰广通渠。”[注:《隋书·食货志》卷二十四。但《隋书·郭衍传》卷六十一中又说漕运四百余里。]
宇文恺是当时有名的工程专家,参加这项工程建设的苏孝慈和元寿等人也是懂得工程的。他们经过调查研究,规划设计,集中大批民工军工,从当年六月开工,仅仅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就胜利建成了。渠成后,“转运通利,关内赖之。”[注:《隋书·食货志》卷二十四。但《隋书·郭衍传》卷六十一中又说漕运四百余里。]这条运河把大兴城与潼关连接起来,使沿黄河西上的漕船不再经过弯曲的渭水而直达京城长安。广通渠的渠道在渭水之南,是在汉代漕渠的基础上开浚的。
广通渠凿通后,黄河三门峡的砥柱仍阻碍关东的航运,开皇十五年(公元五九五年),隋文帝下诏凿砥柱,未见成效。此外,为了统一江南,开皇七年(公元五八七年),又着手开挖大运河的江淮河段,“于扬州开山阳渎,以通运漕。”[注:《隋书·高祖纪》卷一]山阳渎南起江都县的扬子津(今扬州南),北至山阳(今淮安),长约三百里,沟通了长江和淮河;山阳渎实际上是邗沟旧道的全面整修和疏浚。邗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运道,《水经.淮水注》称中渎水。早在公元前四八六年,吴王夫差就已开邗沟(又叫韩江)运河。不过,当初这条运河是利用自然湖泊和河流串联而成,因而路程弯曲,风浪也大。
历史名称
三国时已改由樊梁湖(今江苏省高邮市西北五十里)北至津湖(今宝应县南六十里),再往北过白马湖(今宝应县西北十五里)入淮。晋穆帝时期(公元三四五——三六一年),地方官员陈敏在原运河的西边,从射阳到末口开凿了另一条路程较短而又较直的新运河,取名山阳运道,亦叫山阳水道。到隋代,这条运河虽被淤塞,但行水路线仍清楚。隋文帝修复了这条运河,称山阳渎①[注:参阅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还整修了汴河。在这个基础上,隋炀帝杨广组织续修了四条首尾衔接的运河,即通济渠,永济渠、江南运河,并扩建和改善了山阳渎。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0 15:53
目录
概述
建造背景
名称演变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