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君子侍奉
父母亲能尽孝,所以能把对父母的孝心移作对
国君的忠心;奉事
兄长能尽敬,所以能把这种尽敬之心移作对前辈或上司的敬顺;在家里能处理好家务,所以会把理家的道理移于做官治理
国家。因此说能够在家里尽
孝悌之道、治理好家政的人,其名声也就会显扬于后世了。”
孔子既把至德要道,分别讲解得清清楚楚。又把移孝作忠,扬名显亲的办法,具体的提出来,以告诉
曾子。列为十四章。
孔子说:“
君子能孝亲,必具爱敬之诚,以爱敬之诚,移作事君,必能忠于事君。他能敬兄,必具和悦态度。以和悦态度移于事长。必能顺于长官。处家过日子,都能处理得有条有理,他的治事本能一定很有办法,如移作处理公务,必能办得头头是道。所以说:一个人的
行为,能成功于家庭之内,这样由内到外,替国家办事,不但做官的声誉显耀于一时,而且忠孝之名,将永远留传于后世。”
《
孝经》
中国古代
儒家的伦理学著作。传说是
孔子自作,但
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
清代纪昀在《
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
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
李隆基注,
宋代邢昺疏。全书共分1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