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点心又称为广式点心,是汉族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点心的核心源自
中原,来到广州以后,点心师傅创新地融入了本地元素,包括河海鲜等,后来再增添了西方元素,演变成为今日的广式点心。
早在清朝咸丰年间,广州、佛山等地方开始有“二厘馆”,基本上都是喝个茶,吃比较普通的点心。“二厘馆”一般以平房作为店铺,用木凳搭架于路边供应茶点,由于茶价仅二厘,这些店铺被称为“二厘馆”。后来,比“二厘馆”更为高档的
茶居诞生了,茶居已经有了两层楼的规模,可以让茶客们坐下来慢慢聊。伴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茶居渐渐现出繁荣之势,并逐步“发展成为
茶楼饼饵业”。
20世纪20年代末期,广州茶楼点心师傅首创“星期美点”,这张点心纸上的所有点心每星期都要有新变化。20世纪40年代末,广式点心进入发展繁盛期,为了招揽食客,许多上档次的茶楼也争相推出“星期美点”,成为当时餐饮界的潮流。可以说,“星期美点”是粤点师傅们创造力的结晶,反映了点心师求新变革的激情与能力,当年的许多新品种经历时代考验最终存留到今天,成为今日我们所说的“传统点心”。
广式点心的主要包括虾饺、干蒸烧麦、马蹄糕、叉烧包等。点心讲究精、美、新、巧。与北方的饺子不同,广式虾饺以澄面为皮,以鲜虾、猪肉、笋为馅,面皮透明,隐约看到鲜虾肉的粉嫩颜色,引人食欲大开。干蒸烧麦也是广州人喜欢的茶楼传统早点之一,它用薄皮包裹半露的肉馅料蒸熟,色鲜味美,爽口不腻,成为茶楼必备之品。
广州西郊泮塘盛产马蹄(荸荠),以此地的马蹄磨成粉后制作成的马蹄糕,最为地道,软、滑、爽、韧兼备,味极香甜。由北方的肉包子演变而来的叉烧包,松软不粘牙口,肉馅咸香,蒸好后外形呈现“开口笑”为佳,它的口感取决于烧制叉烧的技法和调味。
点心的品种、款式和风味是由皮、馅和技艺构成。广东的点心的皮有四大类二十三种;馅有三大类四十六种。点心师们凭着高超的技艺,给这些不同的皮、馅千变万化的组合和造型,制成各种各样的花式美点。在各类点心中,代表名品有:
鲜虾荷叶饭、
绿茵白兔饺、
煎萝卜糕 、
马蹄糕、
皮蛋酥、
冰肉千层酥、叉烧包、
酥皮莲蓉包、芝麻包、刺猥
包子、
粉果、
及第粥、干蒸
蟹黄烧麦等。
在饼食中,以粤式中秋月饼最为有名。
月饼的制作有其独到之处,选料广泛,加工精细,皮簿馅精。不但在国内市场上十分畅销,而且远销港澳、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