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共产主义小组,是广东早期的共产党组织,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国内的六个共产主义小组之一。当时没有正式名称,或称广东支部、广州支部、广州共产党小组、广东共产党小组等,一般称广州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3月成立,创建人为陈独秀、谭平山、陈公博、谭植棠等。1921年7月中共一大后,广州共产主义小组改组为中共广东支部,此时党员共有19人,谭平山任书记,陈公博负责组织,谭植棠负责宣传。中共广东支部隶属于中共中央局。
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成立,担任书记的
陈独秀函约各地组织共产党小组。陈独秀的学生
谭平山、
陈公博、谭植棠等此时正在广州任教,他们起而响应,积极筹备建党。1920年8月,他们开始组织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10月又创办了
《广东群报》。
几乎与此同时,
区声白、梁冰弦、刘石心等7位无政府主义者和前来广州设立罗斯塔(即塔斯社前身)分社的俄国共产主义者米诺尔、别林斯,广州组成了以“广东共产党”命名的组织,租用永汉北路(今北京路)光光眼镜店二楼作为活动中心。他们主要开展劳工状况调查,并到工人中进行宣传和发动工作。同年10月,他们创办了《劳动者》周刊,用通俗的文字宣传劳工神圣,号召工人团结起来,组织工会,反对资本家压迫。共出版8期,至1921年1月停刊。这个组织实际上是无政府主义者的组织,谭平山等人没有参加。
1920年底,陈独秀应广东省省长
陈炯明之邀,到广州出任广东省教育行政委员会委员长。陈独秀抵穗后,立即与“广东共产党”联系。他发现该组织绝大多数人信仰无政府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格格不入,于是草拟了一份共产党党纲供该组织讨论。无政府主义者认为党纲与他们的信仰迥然不同,于是发生剧烈争论。最后7个无政府主义者全部退党。陈独秀又与谭平山等联系,准备建立一个没有无政府主义者参加的真正的共产党组织。1921年3月,广州共产主义小组正式建立,陈独秀任书记,不久由谭平山继任,成员很快发展到有陈独秀、谭平山、陈公博、谭植棠、
阮啸仙、
刘尔崧、
周其鉴、
杨匏安、张普铭等9人。陈公博负责宣传工作,谭植棠负责组织工作。
广州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大力开展宣传工作,积极培养革命骨干。他们以《广东群报》为机关报,开辟“马克思研究”、“评论”、“工人消息”等专栏,发表了一大批介绍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以及批判无政府主义和资产阶级哲学流派的文章;1921年2月创办了《劳动与妇女》周刊,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号召大力开展妇女运动;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吸收高、中等学校学生及报刊编辑共80多人参加,学习马恩列著作;以广东教育委员会名义,开办广东宣传员养成所,以陈公博为所长,课植棠为教导主任,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培养革命干部;创办注音字母教导团,吸收中小学教师100多人参加学习,向他们宣传革命理论;创办俄语学校,在教授俄语的同时,向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广州共产主义小组同时致力于工人运动,在河南创办了机器夜校,组织工人学文化、学政治,并带领工人开展革命活动,建立了广州革履工会、广州理发工会、广东土木建筑工会等一批工会组织。
1921年7月
中共一大后,广州共产主义小组改组为中共广东支部,此时党员共有19人,谭平山任书记,陈公博负责组织,谭植棠负责宣传。中共广东支部隶属于中共中央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