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是指面积
广阔的场地,特指
城市中的广阔场地。是城市道路枢纽,是城市中人们进行
政治、
经济、
文化等
社会活动或交通活动的空间,通常是大量
人流、
车流集散的场所。在广场中或其周围一般布置着重要建筑物,往往能集中表现城市的
艺术面貌和特点。在
城市中广场数量不多,所占面积不大,但它的地位和作用很重要,是
城市规划布局的重点之一。
基本信息
广场是一个可让人们聚会休息的空间,同时也是人们逃离城市喧嚣的地方。用
巴赫金的话来说就是指“集中一切非官方的东西,在充满官方秩序和官方意识形态的世界中仿佛享有‘治外法权’的权力,它总是为
‘老百姓’所有的。”而
好莱坞无厘头喜剧电影广场风格所具有的也就是这种广场因素。
广场文化在体现了城市建筑、文化、人群与活动这些显著特征的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
大自然的亲近与回归。然而广场还有景观的需要,平淡无味的场地仍不能称为广场,因此不论广场的形状如何,总要有一个中心,罗马
市政广场的雕像、协和广场的
方尖碑和
喷泉、
圣马可广场的钟塔都是形成广场交点的手段。
中国在广场建设中亦存在的
盲目求大、缺乏地域特色、经营管理不到位,甚至割裂城市历史文化的误区。城市政府应致力烘托广场的文化氛围;以广场为载体,发展文化产业,从而使广场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
简史
古希腊城市广场,如
普南城的
中心广场,是市民进行宗教、商业、政治活动的场所。古罗马建造的城市中心广场开始时是作为市场和公众集会场所,后来也用于发布公告、进行审判、欢度节庆等的场所,通常集中了大量宗教性和纪念性的建筑物。罗马的图拉真广场中心有图拉真皇帝的骑马铜像,广场边上
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后面的小院中矗立着高43米的
图拉真纪念柱,柱顶立着皇帝铜像,用以炫耀皇权的威严。公元5世纪欧洲进入封建时期以后,城市生活以宗教活动为中心,广场成了教堂和
市政厅的前庭。意大利
锡耶纳城的开波广场就是一例。
15~16世纪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由于城市中公共活动的增加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的繁荣,相应地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城市广场,如罗马的
圣彼得广场、卡比多广场等。后者是一个
市政广场,雄踞于罗马卡比多山上,俯瞰全城,气势雄伟,是
罗马城的象征。
威尼斯城的圣马可广场风格优雅,空间布局完美和谐,被誉为“欧洲的客厅”。17~18世纪法国巴黎的协和广场、
南锡广场等是当时的代表作。
19世纪后期,城市中工业的发展、人口和机动车辆的迅速增加,使城市广场的性质、功能发生新的变化。不少老的广场成了交通广场,如巴黎的
星形广场和协和广场。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和现代建筑的出现,交通速度的提高,引起城市广场在空间组织和尺度概念上的改变,产生了像
巴西利亚三权广场这样一种新的空间布局形式。
中国古代城市缺乏公众活动的广场。只是在庙宇前有前庭,有的设有戏台,可以举行庙会等公共活动。此外,很多
小城镇上还有进行商业活动的市场和码头、桥头的集散性广场。衙署前的前庭,不是供公众活动使用,相反,还要求他们肃静回避。这在古代都城的规划布局中更为突出,如宫城或
皇城前都有宫廷广场,但不开放。
明清北京城设置了一个既有横街又有纵街的“T” 字形宫廷广场(在今
天安门广场)。在纵向广场两侧建有千步廊,并集中布置中央级官署。广场三面入口处都有重门,严禁市民入内,显示宫阙门禁森严的气氛。
分类
广场按功能分为公共活动广场、集散广场、交通广场、纪念性广场和
商业广场。兼有几种功能的称综合性广场。
公共活动广场
一般是政治性广场,应有较大场地供群众集会、游行、节日庆祝联欢等活动之用,通常设置在有干道联通,便于交通集中和疏散的
市中心区,其规模和布局取决于城市性质、集会游行人数、车流人流集散情况以及建筑艺术方面的要求,如北京天安门广场。
集散广场
供大量车流、人流集散的各种建筑物前的广场,一般是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应在规划中合理地组织交通集散。在设计中要根据不同广场的特性使车流和人流能通畅而安全地运行。
站前集散广场包括航空港、车站、码头等前面设置的广场。在设计中要根据
站前广场车流和人流的特点统一布置,尽量减少人车之间的干扰,如站房的出入口要与地铁车站、
公共交通车站、出租汽车站、
停车场等一起安排,以减少主要人流与车流的交叉。当车流与人流都很繁重时,可修建地道或天桥使旅客直接从站房到达公共交通设施的站台,不受其他车流干扰。如火车站的出入口可与地铁车站、公共交通车站在地下换乘,以减少旅客携带重物多次上下,缩短换乘距离,减少人流与车流的交叉。站前广场的建筑除站房和上述交通设施外,还应安排必要的服务设施,如停车场、邮电局、餐厅、百货店、旅馆等,并适当布置绿化。站(港)前广场是旅客进入城市的大门,交通方便、服务设施周到,建筑形式协调,会使人们对城市产生良好的印象。
体育场、
展览馆、公园、影剧院、饭店、旅馆等大型公共建筑物前广场也属于集散广场,应保证车流通畅和行人安全。广场的布局应与主体建筑物相配合并适当布置绿化。根据实际需要安排机动车和自行车停车场。
交通广场
为几条主要道路汇合的大型交叉路口。常见形式为环形交叉路口,其中心岛多布置绿化或纪念物以增进
城市景观,如长春市人民广场有六条道路相交,中心岛直径220米。
城市跨河桥桥头与
滨河路相交形成的桥头广场是另一种形式的交通广场。当桥头标高高出滨河路较多时,按照交通需要可做成立体交叉。
纪念性广场
建有重大纪念意义的建筑物,如塑像、纪念碑、
纪念堂等,在其前庭或四周布置园林绿化,供群众瞻仰、纪念或进行传统教育,如南京
中山陵广场。设计时应结合地形使主体建筑物突出、比例协调、庄严肃穆。罗马圣彼得广场是比较著名的纪念性广场。
商业广场
为商业活动之用,一般位于商业繁华地区。广场周围主要安排
商业建筑,也可布置剧院和其他服务性设施;商业广场有时和步行商业街结合。城镇中集市贸易广场也属于商业广场。
设计
广场设计要点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要根据组织各种公共活动的需要,对广场的数量、性质、面积、分布和布局等从整体上作出安排。城市广场是一个由自然的和人工的环境所围成的三度空间。根据它的空间比例、围合程度又可分为封闭的、半封闭的和开敞的几种形式。有的国家的大城市还出现半地下的“下沉式”广场,是一种新的空间形式。在布局手法上,可分为规则的、自然的或两者混合的几种。广场的艺术布局,包括它的尺度、构图手法等,随着时代的前进、技术的进步和观念形态的改变而不断有所发展。广场规划设计要运用视觉艺术规律和各种艺术的、技术的手段,把绿化地带、建筑群、雕塑、喷泉、建筑小品和人工照明、音响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出富有魅力的空间艺术面貌。
广场设计误区
我国的城市广场正陷入雷同的误区。有人将这种现象称作“广场八股”现象,还有人这样概括当今的广场:“低头是铺装(加草坪),平视见喷泉,仰脸看雕塑,台阶加旗杆,中轴对称式,终点是机关”。虽然是简单的几句话却透露出了城市广场中存在的问题。
(1)
长官意志影响城市广场的结果,使它背离了广场的本质,与百姓产生了距离。
(2)广场背弃了城市历史,文化的背景,丧失了广场设计丧失了独特的风格——大城市追西方,中小城市追大城市,互相模仿攀比,致使一个个广场大同小异。
(3)城市广场脱离所处的周围环境,在整体的空间尺度上比例失调。
(4)城市广场交通组织不协调,导致广场功能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