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山翠亨国家湿地公园
中山市国家级湿地公园
广东中山翠亨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新区珠江口横门水道的咸淡水交汇处,地理坐标介于北纬22°29′51″~22°32′42″,东经 113°34′53″~113°35′48″之间。湿地公园总面积625.6公顷。
公园简介
中山翠亨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中山市翠亨新区境内,珠江口横门水道的咸淡交汇处,总面积625.6公顷,湿地率63.09%,是珠江流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该湿地公园的建设,对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保护珠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和红树林群落具有重要意义。
中山翠亨国家湿地公园位于翠亨新区横门西水道,规划面积625.6公顷,其中陆地面积243.9公顷,湿地面积395.44公顷,湿地率达63.21%。该区域现有成片的红树林、滩涂地、桑基鱼塘,还有多条小河流横穿其中,有无数的白鹭等鸟类在这里繁衍生息,生物丰富、多样,被称为中山最后的一块、也是最美丽的处女地。
中山翠亨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区内包括河口水域、红树林、永久性河流、草本沼泽等多种湿地类型,独具岭南风格的生态系统,50公顷独特的红树林景观为湿地公园增加了宝贵的研究价值。据介绍,公园将以保护红树林湿地资源为重点,以保护和恢复横门西水道近海与海岸湿地生态系统为宗旨,改善和恢复红树林湿地资源、水生动物的栖息环境为核心,以厚重的中山文化、丰富的湿地文化、独特的民俗文化为内涵,实现恢复珠江流域生态系统的目标。建设以沼泽、河流和水上森林构成的独特入海口湿地景观,集湿地保护与修复、湿地文化展示、科普宣教、科研监测、湿地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区域管理
中山翠亨国家湿地公园的规划目标旨在建设集湿地保护与修复、湿地文化展示、科普宣教、科研监测、湿地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以生态性、地域性和参与性为原则,共分五区:
该区是湿地公园的管理、服务机构和设施的建设区,主要建设中山翠亨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码头、游客中心,完善管理和服务体系,配置相应的保护管理设施、设备,为游客提供高效的服务。
该区是湿地公园开展实地科普宣教、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休闲游憩的场所,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湿地宣教展馆和数字化监测系统的布点等。
该区是湿地公园野生动物栖息地恢复的核心区域,主要建设内容为退田还湿、沼泽湿地生态恢复和鸟类停歇地恢复。
该区是湿地公园的重要生态基质与红树林集中区域,主要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对横门水道设置限入区,严格保护河口湿地水质、红树林及湿地生态系统,以构建良好的生物栖息地。在此基础上,规划在本区域内仅能开展保护和科研监测活动,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水面日常保洁工程、废弃物集中处理、面源污染的防治、红树林保护、湿地监测点和数字化监测系统的布点等。
该区是以和谐发展和宜居环境建设为目标,合理配置湿地景观与休闲体验设施,开展湿地休闲、游憩体验的区域,主要建设亲水平台、休闲步道等。
自然资源
经监测发现,近年来翠亨湿地公园所在片区的横门海滩出现5000多只红嘴鸥、200多只鹭鸟、6只黑脸琵鹭、600多只,在此觅食公园鸟类共计121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种包括黑鸢黑翅鸢红隼小鸦鹃褐翅鸦鹃等。
设立意义
翠亨湿地公园以保护红树林湿地资源为重点,以保护和恢复横门西水道海岸湿地生态系统为宗旨,改善和恢复红树林湿地资源、水生动物的栖息环境为核心,结合厚重的中山文化、丰富的湿地文化、独特的民俗文化内涵,旨在建设成为集湿地保护与修复、湿地文化展示、科普宣教、科研监测、湿地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所获荣誉
2019年12月25日,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19年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
2021年,入选2021年广东省自然教育基地名单。
地图信息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21 13:37
目录
概述
公园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