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海卫城隍庙全称是平海卫城城隍庙,城隍是中国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宗教信仰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属于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莆田市
秀屿区平海镇平海村,创建于明朝洪武二十年(1387年),清康熙年间复界后重修,占地600多平方米,现保护完整。庙前有三层40级的石阶,庙分大门、正殿和后殿三进,依山而筑,错落有致。建筑文化层次丰富,保存有宋代梭形柱和覆盆柱础、明代阙状墀头墙和抱鼓石。附属文物
平海进士坊为明代建筑原构,为纪念明嘉靖间里人黄杭登进士第而建的。现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城隍的信仰由来已久,从最早没有神像、没有庙宇、一堆土坛的自然神的崇拜深化为复杂的人鬼神祭拜,期间经历了一千多年。到了明代,据说朱元璋落难的时候曾夜宿城隍庙,因而,他当上了皇帝后,特别的追祀城隍神,曾给各级城隍神分封爵位,使城隍神带上了浓郁的地方官色彩。后来,朝廷通令各省、府、州、县建造城隍庙,列入国家祀典,将城隍与山川、风云雷雨共祀,更规定只要新官上任都必须抬起吉日到该地城隍庙举行奉告典礼才能就位,城隍庙与地方官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又因城隍爷司掌阴阳两界,关系每个人的从生到死,他无疑又与地方百姓关系也极为密切。因而,现今的宗教信仰之风浓郁的南方县市,只要有点历史,只要古建不是破坏的太严重,通常都可以见到城隍庙,做为县市的传统公共空间的小心,举行大型公共活动的主要场地。
平海卫城隍庙始建于明初平海卫城的设立。为增强海防,防范日益猖獗的倭寇来犯,明初朱元璋派遣江夏侯周德兴巡视福建各地。周德兴来到府,沿着海滨调查研究后,提出一系列
海防建设建议。然后,组织兴建平海卫城、
莆禧所城,心脏
南日水寨、冲沁巡检司等军事设施,并派重兵防守。周德兴是位著名的军事家和军事工程专家。他的一系列的军事举措,使得明前朝100多年,东南海防稳固,人民安居乐业。“惠泽于民”的周德兴死后,被封为平海卫城隍庙神,即城隍爷。人们相信“英雄虽逝英灵在”,逝云的英雄成为城隍爷后仍然能够护国保邦,剪恶除凶,监督一切为非作歹的人,使之心存忌惮。
现平海卫城城隍庙为明代建筑物,仅次于平海卫城西门内、卫治西北。洪武二十年创建,景泰四年重修,清康熙年间复界后重修。占地面积6600多平方米,高奏发厦门、正殿和后殿三进封闭式院落。山门外石墙、石阶、石狮子、石碑,是石头的世界。三层四十级的石阶撑起依朝阳山而建的面阔五间的山门,拾级供销社中,肃穆的官庙氛围油然而生。山门两侧是钏楼和鼓楼,简短浏曲线的正脊线和卷草纹的垂脊装饰使双层四方形的两楼显得精巧秀气。山门的门廊前沿石柱顶上的托木由两对动作各异、雕饰精美的鱼龙木雕承托着,一对以头在下鱼尾在上承托,一对以尾在下嗤牙裂嘴的头部承托屋檐的椽木,两两相对,趣味盎然。山门内一条石板通道直通丹墀至正殿。山门、正殿、后殿、回廊连成一体,整体布局疏密有致,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
正殿内城隍爷居中,手拿记载人一生功过的生殖薄的文判官列一边。一旦人过世,帐下谢将军、范将军即将人拘提到城隍庙,经判决或升天入仙班,或下地狱受苦难。然后由大鬼小鬼连生死薄一起送阎王爷,并由牛头马面站在奈何桥上执法。或让路升天、或踢入地狱。牛将军力大无穷,马将军快速无比,任何人想逃脱都是不可能的。无论你信还是不信,站在这里不由的发入深思。面对这样的铁算盘,是不是该回过头来自我衡量一下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如果真有这样一位铁面无私、又无所不知的正直判官,人间将少了多少的奸佞。
城隍信仰有相关配套的传统民俗活动,而如今的平海卫城隍庙仍然是
平海村的一个重要的公共活动的中心,每年农历正月初九是玉皇诞辰日,传说这一天玉皇要接受天上众神仙拜寿,就委派城隍爷代替他巡游整个平海村。所以,每一年这一天,都有一场倾村而出万人空巷的
莆田最大规模的出游盛典。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灯谜会,庙内庙外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回廊两侧挂满密密麻麻的灯谜,吸引四面八方的乡民来此赏灯猜谜。掀起平海民间民俗活动的高潮。
附属文物就是立于城隍庙旁的同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
平海进士坊, 进士坊修建于明嘉靖二年,即公元1523年。明代地方官为表彰末科进士里人黄杭而特地拨款建造的。黄杭是平海人,十年寒窗换来金榜题名,但他为了振兴家乡教育,毅然放弃荣华富贵,回到
平海卫学讲学。建造
进士坊,除了为表彰黄杭树碑外,更重要的是为后人树立学习的榜样。其时地方官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的良苦用心便可见一斑。
进士坊上铭刻的“黄杭”名字,成为平海人民永远的骄傲。
平海进士坊是福建莆田市一座保存完好的古石坊,也是专为表彰学有所成者的古牌坊。由于它造型独特,结构牢固,几百年来,尽管风雨淫浸,雷电砍斫,可它依然巍然屹立,成为见证平海兴教重教风气的一道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