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
清代官员
师范(1751—1811),字端人,号荔扉,又号金华山樵。官至望江县知县。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正月廾九日生于大理赵州(今弥渡县寅街镇)莘野村,嘉庆十六年(1811年)卒于安徽望江旅次。
人物生平
师范少即博学,下笔千言立就。年二十一,以中本省乡试第二名入都,诸先达巨公虽咸叹为国士,卒不获遇。便挑补剑川学博。后以军功保授望江县知县。时值西南用兵,军事繁剧,州郡承应,恒惧不给,而先生以闲曹受当时知,委理州事,措施裕如,且出奇策济饷,一时赖之。及莅任,察奸靖匿,务除民害;复志在整饬风俗,敦礼节,兴学校。士有长者,誉之如恐不及,岁损数百金资书院诸生,而时考其学之进退,亲为讲论辨析,勤勤不倦。并搜刻望江先辈遗文,籍风后进。城内三十年未有通籍者,至是且相继登选。惜以疾去官,未尽展其才,士民哀之。
师范平慷慨有大节,重然诺。自幼倜傥多能,凡有关民生国计者,莫不考求实用。尤熟于水利边防事宜,指陈古今,悉中利害。晚成《滇系》百卷,固为研究西南舆地所必不可少之书,更睠睠于表章遗逸,多足订补史乘,盖合亭林、梨洲两先生之才识为一,非徒推方志善本已也。馀诗文集尚若干卷。
著作
《滇系》
师荔扉的一生,虽经历坎坷但饱览经史,遍历全国、又博闻强记,勤于著述。他的宏篇巨帙《滇系》等大量著述,是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他的诗是一部诗人成长史,南北交通史、社会生活史,而他的历史著作又恰似一部云南家乡的赞美诗。
《滇系》一书,共分十二系(类),40册,约45万字,全面、详尽载述有清嘉庆以前云南一省疆域、职官、事略、赋产、山川、人物、典故、艺文、土司、属类、旅途、杂载等。本书于1806年开始编纂,嘉庆13年(1808年)成书,计40册,约45万字,记述云南的历史、典故、艺文等内容。
《滇系》一书有许多精辟的论断,其中《滇南经费略论》、《滇省利弊》、《论钱法》、《缅事述略》、《征安南纪略》、《金沙江议》等篇,已收入《皇朝经世文编》中。此书在安徽望江县刻板印刷,姚鼐称此书为“撰论古今之是非,综核形势之利病,兼采文物,博考故实,此史氏一家之美。”《滇系》是研究云南历史的宝贵文献,已收入《云南丛书》。
墓葬
师范墓葬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坝下川东山寅街镇蔡家地村干海子之间,名叫一碗水的地方。原墓由翰林学士谷西阿题碑文,举人张登瀛作传。可惜在“文革”期间皆被彻底毁坏,墓碑全无。1991年,经师范后裔去台同胞师惇先生出资1万余元,重新修复了师范墓。墓高、宽各4米,整座墓坐西朝东,耸立于青松丛林之中。1983年,经弥渡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立于弥渡县东山师氏祖茔的师范碑,即《师荔扉先生传》碑,记述了南诏大理区域的兴衰。碑云:“夫滇胎(始)于皇初,萌折于三代,立于秦,步于汉,蹒跚于魏晋南北朝间,翔于唐,而旋痹终痹于五季与宋,苏于元,趋于明,而极舞蹈之节于我国家。”文中的“翔于唐,而旋痹终痹于五季与宋,苏于元”对元代大理区域社会生活的复苏是肯定的,因而聚焦三月街人们盛装华服,结队相携,信仰自由,买卖昌盛的和谐社会,正是诗人用意歌颂元代的反映。
贤里义乡留宦绩;
青山碧树葬诗人。
——题云南弥渡师范墓
由云龙(1877-?),字夔举,号定庵。云南姚安人。清举人。毕业于京师大学堂辛亥革命后,被举为大理等五府一厅自治总理,旋又署理水昌府知府。后任云南都督府秘书长、云南教育司司长、政务厅长,并一度代理云南省长。1927年清史馆聘为名誉协修。雅好联对,著有《楹联录存》、《定庵楹联》等书。
代表作品
著有《南诏征信录》、《金华山樵集》、《课余随笔》、《雷音集》、《荫春书屋诗话》、《小停云馆芝言》、《二余堂诗稿》,并编《历代诗文》、《国朝百二十余家古文抄》、《经史涂说》等。
参考资料
1...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22 16:39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